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来自多方面。在教育内容方面,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和内容已显滞后;在教育媒介方面,新媒体的兴起对于高校道德教育带来广泛深入的冲击,而新媒体自身伦理的缺失更是凸显出"反道德"色彩;在教育对象方面,大学生道德观念养成的不稳定以及媒介行为的含混性更使得高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因而高校积极探索新媒体语境下道德教育的新对策则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面对高校愈演愈烈的学术造假现象,教育部终于坐不住了。据悉,最近教育部正逐步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并将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即便如此,要匡正高校的学风和教风,我看也难。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使人们认识到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但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还没有走出误区:在道德教育的形式上,重显性课轻隐性课,削弱了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过分强调灌输的作用,忽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在道德教育评估中,重形式评估轻诊断性评估。必须从科学地制定道德教育的任务、明确新时期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优化思维方式等方面给予修正。  相似文献   

4.
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工程",而传统德育教育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展开,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义务,也忽视了自然环境存在的道德价值.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走出传统德育教育的盲区,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人格为目标,确定教育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为构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框架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河 《传承》2011,(10):42-43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发展、演变,道德教育的多极格局、多元化也随着产生了巨大变化。在多元化、多极化格局里的许多国家都在进行道德教育改革和探索,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更适应时代变化和本国道德教育发展之路以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对中美当前高校德育目标的比较研究,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分析和比较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社会制度下道德教育的目标,借鉴吸收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特色高校德育工作新内容。  相似文献   

6.
刘华香 《前沿》2006,(5):83-86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外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高校道德教育需要在内容、目标、途径等方面做适当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选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大学生村官选任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有些缺失之处。高校应改变以往陈旧的道德教育模式,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来适应大学生道德教育新要求,着力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效率,力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即实质性地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高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生活水平,提升健康、幸福的个体生活质量.华中农业大学努力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平台,打造“悦雅计划”创新教育品牌,形成了高校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育人的契合点.该计划采取“悦雅课堂”情感培育、“悦雅活动”实践培育、“悦雅园地”情境培育、“悦雅团队”朋辈培育四种途径,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文化育人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积累了经验,为高校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外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勇 《前沿》2006,(5):89-92
新世纪,如何加强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中外高校道德教育内容、途径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对于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星星 《传承》2010,(12):104-105
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他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至关重要的手段。高校德育应当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建设,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贡献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培养新型生态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1.
陈琳 《理论月刊》2007,16(3):12-15
邓小平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论述。邓小平系统阐述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基本内容、指导原则和保障机制,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2.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他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至关重要的手段.高校德育应当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建设,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贡献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培养新型生态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围绕培育“四有”新人,确立人性、公民性、职业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施 心理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对应性与目的性、系统 性与渐次性、交互性与关联性关系,有助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受到挑战,人们的道德生活、道德教育也受到挑战。德育受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其中在德育内容方面,我们仍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需要拓宽现代德育内容,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主体。具体说来,应进行如下两大方面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黄河 《传承》2011,(26):42-43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发展、演变,道德教育的多极格局、多元化也随着产生了巨大变化。在多元化、多极化格局里的许多国家都在进行道德教育改革和探索,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更适应时代变化和本国道德教育发展之路以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对中美当前高校德育目标的比较研究,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分析和比较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社会制度下道德教育的目标,借鉴吸收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特色高校德育工作新内容。  相似文献   

16.
刘志坚 《求索》2005,(8):109-111
当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道德教育内容的确定、道德教育方式的定位和道德教育效果评价的选择三道难题,这三道难题使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困境的突破口在于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自由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行抉择道德行为,并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后果。道德自由教育的理念符合道德本质的要求、时代背景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历史原因及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其原因在于中国近、现代化的特殊方式和五·四传统的影响。政治化的道德教育具有双重效应。政治教育仍将存在于道德教育体系中,但其内容和形式急需变革。  相似文献   

18.
一、韩国与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韩国历来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把它作为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20世纪上半叶,韩国虽然“饱受日本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但始终没有丢失其民族性”。儒学中的社稷、仁等观念与韩国苦难、屈辱的民族历程相交织,形成了韩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历史上形成的这种民族特质被提升为“国民精神”。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高等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增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改革高校德育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注重道德教育过程的知行合一,开展网上道德教育,用科学的道德评价帮助大学生建立内心的“道德法庭”,激励大学生成为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主体。  相似文献   

20.
徐纯 《理论月刊》2007,(7):183-185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高校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方式的改革。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英、日、美等国的高等学校在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历史背景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方式和效果的不同,指出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表现出差异性,又呈相互吸引、相互融合的趋势,并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做法基础上,为我国高校新时期高等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出某些有价值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