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国家主权理论受到了很大冲击, 面临着 严重挑战。尽管有许多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全球化进程中进一步维护和强化主权观 念, 但国家主权的让渡、弱化以及实现程度的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 待国家主权, 树立与时俱进的国家主权观, 这不仅仅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 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国家主权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有关主权问题的争论也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国际斗争亦日趋尖锐.本文拟就知识经济时代对国家主权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作一初步分析、探讨,以便对如何坚持国家主权作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已成为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相互依存的世界,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但全球化的发展不等于国家主权的消失,这是因为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经济的跨国界发展、国际组织和跨国机构的建立,首先是从发起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为国家自身的发展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措施,是行使国家主权的表现;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消除民族间的不平等;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也必须依靠各主权国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以“ 民族自决” 为口号的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和以“ 人权高于主权” 为口号的 “ 新干涉主义” 对国家主权提出了严峻挑战。 究其实质是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 因此, 从民族自决权 和新干涉主义同国家主权的关系入手考察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具有现实意义。 为此, 我们的立场 是: 维护国家主权, 尊重合法、 合理的民族自决权与人权, 反对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主权让渡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主权理论, 它反映了主权行使方 式在全球化时代所发生的某些重大变革, 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但目前人们对国家主权让渡概念的理 解及其应用比较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应以层次分析的方法从主权本体的角度把主权分为身 份主权和权能主权, 从而对国家主权让渡的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6.
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璐 《国际观察》2002,(2):26-29
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原则.民族自决权对国家主权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民族自决思想导致了主权国家的诞生,它对于一个民族的统一与整合以及摆脱压迫和争取独立曾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民族自决权又挑战现有主权国家的完整与统一,动摇了国家主权原则.只有构筑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作为集体人权才能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让渡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国际关系实践领域的一种普遍现象。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赋予国际关系现实以独特的内容并在多方面为国家主权让渡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契合为主权让渡提供了空间,主权所有权与主权行使权的分离为国家主权让渡提供了运作上的方便,内政与外交的一致性奠定了主权让渡的基础,国际关系民主化也为主权让渡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
非洲一体化发展相对滞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成员国的国家主权伸张对一体化发展的制约。非洲国家之所以固守国家主权而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区域合作,主要旨在通过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培育以完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规避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自身利益的相对受损。近年来,非盟在决策机制、集体安全治理、经济与社会一体化等方面尝试了许多制度创新,但一体化的制度完善仍面临许多细致的工作。为缓解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必须在观念上明确全球化时代非洲一体化对于非洲国家发展的特殊意义,继续强化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和区域认同的塑造,并妥善协调成员国间的权责与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此过程中, 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国家主 权概念也处于不断演进之中。 从绝对主权 、相对主权到强调经济主权, 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更多 产生的是互动的良性碰撞。在平等让渡经济主权基础之上参与国际经济组织与多边贸易体制, 是 国家捍卫其主权的必经之路 。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 国家主权让渡是国家适应全球化趋势、对主权行使方式做出的适应 性调整, 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但同时, 国际关系的现实是民族国家并不愿意让渡主 权, 发展中国家如此, 发达国家亦然。原因在于国际关系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国家主权让渡的困难和 问题。因此, 尽管主权让渡是一种长远趋势, 但民族国家不会轻易擎起主权让渡的大旗。  相似文献   

11.
利益边疆:国家主权的发展性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国家和人类社会对于自身利益的认识是建立在地理概念基础之上的。只有当人类大范围频繁交往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和潮流时 ,当人类的利益不仅仅在自己所属范围内存在时 ,利益边疆才会产生。在全球化时代 ,维护领土边疆是生存意义上的主权利益 ,而维护国家的利益边疆则是发展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利益。我们需要认清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以确立一种具有发展性内涵的国家主权观。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固然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包括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方面的挑战,譬如全球化与国家主权问题、全球化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问题、全球化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等。联系拉美研究的实际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世界正义理论均以普遍人权概念为基础,要求超越国家主权的界限.本文借助评析哈贝马斯相关理论,进而指出普遍人权概念与国家主权界限之间存在着本质性的矛盾.在评析过程中我们看到,哈贝马斯继承了霍布斯消极自由人权,也就预设了国家主权的强制性界限,但哈贝马斯却又要求去掉这一前提预设,强调人权超出国家主权,这是理论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康德对主权界限的谨慎保留,源于他正视了普遍自由权利与国家主权界限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是近代思想所纠合的古希腊与基督教两大传统之间尚未真正解决的深层矛盾,对它的解决恐怕要借助于西方之外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国际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问题,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全球环境、人口、粮食等问题的出现,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作用的加强等等,都对国家主权原则提出了挑战,是不是国家主权原则已经过时,国家主权可以分割转让了,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辅助性原则"看欧洲一体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辅助性原则"作为欧盟(欧共体)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对欧盟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原则产生的经过、具体内容及影响,尤其是它所引发的欧洲一体化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 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安全受到了诸多挑战, 包括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组织、参与 全球性问题治理时对国家主权的合理干预和限制, 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 的经济主权造成的侵害, 也包括强权政治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安全构成的现实威胁甚至剥夺一国的 主权。挑战发展中国家主权安全的主体是西方大国和跨国行为体。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一员, 中 国的主权安全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继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 树立国家主权新观念是中国维护主权安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十大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在新世纪相当一个时期里会迅速发展。它所包含的各种矛盾和碰撞也会进一步表现出来。它有 10种值得注意的趋势: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全球化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科技进一步成为动力源,矛盾、碰撞会全面展开,挑战、机遇都会增加,国家主权受到进一步挑战,道德等问题更加突显,呼唤绿色产品,全球化同区域化同时并进以及两种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国家间关系的日趋复杂,国家主权的神圣性不断受 到冲击。从“人权高于主权”理论到“国际保护责任”,无不在侵蚀国家主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不同 于以往,当今的国家主权不再仅仅是对暴力手段的垄断,它还意味着一种保护本国人民的责任。在 这个仍是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里,任何高尚的言辞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强硬的世界,“那里有外交上 的纵横捭阖、有迫不得已的、不情愿的各种妥协”。不管是面对苏丹的达尔富尔危机,还是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冲突,在任何时候,国际社会各主权国家都会抱有不同的利益考量。在“没有永远的朋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的现实世界里,寻求发展才是非洲复兴的关键。如何利用好当前中国崛起的机 遇,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是非洲国家从根本上解决冲突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把主权视为国家的生命,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的余地,是不可以讨论的。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要进行有理有节、沉着冷静的斗争,对复杂的主权问题,要把坚定的原则性和解决途径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国力是国家主权的基石,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和世界和平环境。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是中国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全人类负责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地位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概念最早产生于16世纪。西方政治思想家首先提出了国家主权的理论和行为规范。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大大推动了主权学说在欧洲的实践。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主权原则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但与此同时,挑战也伴随了主权原则从产生到确立和深入发展的全过程,尤其是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对主权原则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针对新挑战,国际社会在维护主权原则的基础地位问题上也有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