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方面,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人大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更高的民主政治的层次上和更广的民主渠道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2.
群众利益诉求是关乎基层群众生存生活、社会安定和谐的大事.但是,在我国群众利益诉求机制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利益代表机制与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健全、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通等因素制约了我国群众利益诉求机制的发展与推进,只有将我国群众利益诉求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群众利益诉求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张克坚 《前沿》2014,(9):34-35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蓬莱市虽然积极畅通和规范诉求渠道,但由于法律政策的缺乏,机制体系的漏洞、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诉求渠道仍然不畅通和不规范。因此,积极探索、规范诉求渠道体系,对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海 《大连干部学刊》2011,27(10):27-28
在推进大连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让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充分表达,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要素。完善社会协调机制,构建利益诉求机制,关键是法律、制度和社会组织资源,着眼点是拓宽和畅通渠道。  相似文献   

5.
薛金礼  孙津 《前沿》2013,(11):31-33
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工作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科学认识我国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基本前提。通过研究西方利益表达理论的内容和制度环境发现,西方利益表达理论在解释我国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方面存在适应困境,难以解释我国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实践。在分析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与西方的理论和实践差异后,提出了我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理论和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生保障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党和政府对顺民意、知民情、解民忧的认识日渐深刻。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的诉求表达渠道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表现为"单位性渠道"的核心地位明显弱化、社区居委会组织在各诉求表达渠道中表现突出、宏观的体制内渠道不断拓宽、"微博"渠道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7.
省级网上信访与公众诉求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  周凌 《电子政务》2008,(4):135-139
“网上信访“工作对加强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拓宽民意和诉求表达渠道,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湖北省网上信访与公众诉求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实践,详细分析了省级网上信访与公众诉求类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系统构架,阐述了技术要点,展示了系统应用效果;通过总结湖北省网上信访与公众诉求系统工作进展情况,为省级同类系统建设提供应用案例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源于三重价值诉求:群众需求、生活需求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这三重价值诉求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这就是"理论掌握群众",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下的生活追求,创造和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9.
冯希莹 《人民论坛》2012,(11):16-17
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对街区群众的微观服务,畅通基层诉求表达渠道是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问题。这意味着基层社会管理要从群众的需求入手,通过基层诉求表达渠道的制度化建设,在解决基层管理制度化问题的同时,破解"人治",建立群众对街区社会管理者的考评机制,从而实现基层社会管理不同主体间的对话、协商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林福灿 《人民政坛》2011,(10):36-36
如何畅通民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关注和及时回应民众诉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高度重视并且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民意机关,应当着力构建人民群众有序有效表达诉求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努力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刑诉法典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其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围绕着是否应赋予被害人以上诉权,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肯定说(赞成说)和否定说(反对说)。基于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目的,比较这两种观点及主要理由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赋予被害人有限的上诉权。  相似文献   

12.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12,28(2):107-111
非正常上访与基层维稳的内在勾连关系表现为:非正常上访意味着基层维稳过程中民众与基层政府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对话和沟通,以及基层维稳运行过程中民众对基层政治主体、治理规范和程序的不认同。当前非正常上访被广泛地视为一种严峻的社会危机而予以"问题化",并呈现出非正常上访的主体向体制内延伸及非正常上访的方式暴戾化的动向。要有效破解非正常上访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司法公信力,防止法律纠纷溢出司法渠道;二是完善信访问责制度,防止民众将非正常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博弈手段;三是完善人大代表的民意沟通功能,防止民众将所有的诉求向基层政府倾泻。  相似文献   

13.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定一成员实施的补贴使其它成员在1994《关贸总协定》项下的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利益受到丧失或减损,则该补贴构成可申诉补贴。受害方丧失或减损的利益本质上来说,就是《关贸总协定》确立的贸易竞争关系,这种利益是成员方在谈判时根据谈判所能够合理预期的。《关贸总协定》规定政府的措施如果是违法的且又存在着利益的丧失或减损.则推定政府措施与利益的丧失或减损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果政府措施不是违法行为,则申诉方需要证明政府措施与利益的丧失或减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Tania M. Chacho 《当代中国》2014,23(87):387-407
Is there mutual benefit in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Alliance (NATO)? At first glance, China and NATO appear to have little to offer one another, and many obstacles to cooperation exist. But distinct (and different) benefits exist for both parties should they elect to pursue a relationship based on interests. NATO and China share a common interest in maintain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increased interaction can thus appeal to NATO's desire to extend cooperative security beyond the Euro–Atlantic area while offering the Chinese a means for protecting their interests on the global stage in a constructive, non-threatening manner. While both NATO and China have interests in Afghanistan, the most fertile ground for a future relationship lies in mutual interests in four ‘politically acceptable’ domains: crisis management, humanitarian assistance/disaster relief, counter-proliferation and counter-piracy. Increased interaction will present both NATO and China with risks, but these are ultimately outweighed by the potenti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刑事被害人诉权的保障,不仅应赋予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而且还应赋予其不服一审裁判的上诉权。赋予被害人上诉权符合刑事诉讼发展趋势,能够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利益,能够制约审判权的滥用。被害人的上诉,既不会带来诉讼结构的改变,也不会影响二审程序中控诉任务的完成。为防止被害人滥用上诉权,可以在程序上对被害人的上诉权进行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国家、被告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 ,法律应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保护被害人的基本权利 ,不能以国家利益取代被害人利益。应当改革刑事立法 ,赋予被害人有限的上诉权 ,以充分发挥刑事立法控制犯罪、保护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申诉的受理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但在实践中,这种多头管辖的规定容易造成管辖责任不明、相互推诿,申诉人多门申诉、无人受理的不良结果。因此,我国急需建立一个刑事申诉的筛选机制,并通过这个机制将冤假错案输入到再审系统。国外立法例中的刑事申诉筛选机制有三种类型:司法机关型、独立机构型和民间团体型。比较而言,在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下,在权力机关下设申诉案件复查委员会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永葆"一切为了人民"之宗旨,必须做"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要真正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落实好眼前的利益,处理好局部的利益,把对上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需要正确处理新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体现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时期 ,其利益关系表现为多元化和多层次性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努力实践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善于把握符合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总体发展方向 ,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申滢 《桂海论丛》2008,24(4):13-16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群体利益博弈不可避免,如何协调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制定出更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政策,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关键任务。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面前,政府首先要整合和消解利益群体矛盾,提升政府能力建设,同时,政府需要提供利益表达机制的制度框架,让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