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对权力转移理论加以扩展,区分实力与政治权力,并探讨了全球层级体系和区域层级体系并存的情形。借助这一扩展的权力转移理论框架,本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的实力格局和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中日对东亚政治权力格局态度的变迁,以及前两项对中日关系和东亚区域稳定的影响,并讨论了美国面对中国崛起而采取的对日战略。本文认为,中国崛起所导致的中日两国间的权力转移有利于东亚稳定,但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对东亚区域层级体系的态度逐渐由满意转变为不满意,给东亚稳定带来不确定性。本文指出,中国在全面推进与日本的战略互惠关系时,不应在日本"入常"、领土主权等争议上轻易妥协,而应承担起东亚领导者的角色,同时尽可能避免在美国的认知中成为挑战者。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美国的国际秩序观入手,通过考察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尝试为这一时期的东亚国际关系建立一个多国的、宏观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美国从世纪之交就开始谋求在东亚建立一个不同于欧洲权力政治的新的国际秩序,这是美国从建国之初就萌生的改造国际秩序思想的延续;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是美国不断推行和实施其国际秩序思想的过程,美国新的国际秩序思想集中体现在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上;从30年代初直至二战结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可以被视为美国捍卫、中国认同、日本挑战华盛顿体系的过程;战后初期美国试图建立的东亚国际秩序不过是华盛顿体系的修正版;华盛顿体系并非仅仅是帝国主义的工具,相反在很多方面有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美国的国际秩序观入手,通过考察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尝试为这一时期的东亚国际关系建立一个多国的、宏观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美国从世纪之交就开始谋求在东亚建立一个不同于欧洲权力政治的新的国际秩序,这是美国从建国之初就萌生的改造国际秩序思想的延续;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是美国不断推行和实施其国际秩序思想的过程,美国新的国际秩序思想集中体现在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上;从30年代初直至二战结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可以被视为美国捍卫、中国认同、日本挑战华盛顿体系的过程;战后初期美国试图建立的东亚国际秩序不过是华盛顿体系的修正版;华盛顿体系并非仅仅是帝国主义的工具,相反在很多方面有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4.
《当代韩国》2005,(2):6
由中、韩、日三国学者和教师历经三年共同编篡、面向三国青年学生的近现代历史读本《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日前在中、韩、日三国同时出版。继韩国、日本举办该书的新闻发布会后,由本书的中文版编写和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中文版首发式”于2005于6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宣部、中共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就东亚和平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以中、韩、日三国的近代历史为叙述对象,…  相似文献   

5.
1895年甲午战争后结束到辛亥革命前的十余年时间,出于各自的现实需要,中日双方采取了合作的姿态,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中国近代留学日本的热潮.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背景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日关系的特点、中日双方对留学的态度和政策,对中国近代留学日本的热潮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中国近代留日潮形成的原因,对理解近代中国留日现象以及近代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民族国家诞生于欧洲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其背后是民族主义的竞争逻辑,因此它亦拥有巨大的国家动员能力。近代时期,东亚三国之要务在于建成现代民族国家以抵御外侮,但唯有日本获得成功,中韩两国均遭遇重大挫折。思想观念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韩两国与日本传统公私观的不同。在思想与政治上受到中国巨大影响的朝鲜王朝,其超越狭隘民族意识的儒家"天下为公"思想使其在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国际体系的竞争逻辑面前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但这种看似具有时代局限性的普遍主义思想,或许却能够为解决今天东亚地区的各种悬案提供一些思想资源,成为新的国际关系形态的指导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在两千多年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剪不断、理不清的关系与认识。回顾中日两国的交往,中国建立华夷秩序,日本被纳入华夷秩序。在华夷秩序下,两国认识上的错位非常明显,究其原因正是华夷秩序对两国彼此认识的影响,使两国看不到彼此的"真相",两国间的冲突也自然不可避免。梳理古代两国认识上的错位,对于近代中日激烈矛盾冲突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东亚当前出现"大战不犯,小乱不断"状况的根源在于新旧嬗变中的地区秩序远未就域内各国的政治安排形成制度化设计,在于东亚地区秩序的"有气无力"。历史上,东亚地区秩序曾经历了天朝礼治秩序、条约秩序和冷战下"自主"秩序三种形态。依据历史脉络的梳理,本文认为有美国、中国、日本等七个要素影响着东亚地区秩序。为明确这些要素的特征及相互作用,本文提出了反映国家和国家关系总体形态的"锥体"模型。美国是影响东亚地区秩序的决定性变量,利用"锥体"模型,本文认为,美国现实主义的热情与贪婪,地缘战略的坚持与冷静,相互依赖的推动与困惑等特征共同勾画着东亚战略。中国的复兴是影响东亚地区秩序的突出变量,其显著特征在于整体性的成长。日本"正常化"是影响东亚地区秩序的另一主要变量,其特征在于日本自身的"二重性"。朝鲜半岛、台湾、东南亚由于其关键性和不稳定性而成为东亚地区秩序的缝合口。此外,俄罗斯要素也不可或缺。在美国要素与中国、日本等要素的复杂互动中,中美关系是东亚地区秩序的主轴,作为其中一方的中国,如何把握自身不断增长的力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日本与其他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殖民地是构成其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形成、确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代帝国主义正是依靠对殖民地的剥削、压迫,而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在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发展史上,日本是一个“后起之秀”,他通过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太平洋战争连续不断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先后攫取到台湾、朝鲜、“满洲”等殖民地,占领中国大陆、东南亚、太平洋各岛等地区,对其全面实行殖民统治。由于日本是一个先天不足而早熟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因此其殖民统治更具有其军事封建性、法西斯残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东亚秩序的独特之处在于,东亚大陆地区和东亚沿海地区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上彼此割裂、尖锐对立,是一种典型的"陆海分离型"秩序架构。在政治上,中国主导的东亚大陆地区与美国卵翼下的东亚沿海地区在意识形态上相互对立,外交上互不承认;经济上,美国对新中国实施经济禁运和贸易封锁,中国与东亚沿海国家的传统经济联系也几乎割裂;安全上,美国在东亚沿海地区建立起双边军事同盟体系,对新中国进行军事包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战略和解、90年代冷战结束以及21世纪以来的东亚权力转移,这一"陆海分离型"秩序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政治和解、经济融合的积极势头。不过,在安全领域依然存在瓶颈,无论是在中美之间,还是在中国与部分沿海国家之间,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安全困境。东亚秩序能否突破安全瓶颈,最终实现陆海秩序的融合,将不仅取决于中美两国的战略互信建设,也取决于东亚国家内部能否克服安全上的互信赤字。  相似文献   

11.
While there exists mistrus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temming from the legac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two countries are making efforts to build mutual trust through bilateral dialogue. Growing bilateral interdependence and common interests will likely ease the mistrust and overcome obstacles to a political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post-Deng era,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Japan and the West should help China integrate with the world economy if they want China's support in preserving a peaceful world order. Sino-Japanese bilateral coopera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are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y are also of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global coope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this article emphasises China's importance to Japan and the Wes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author wishes to acknowledge useful comments by Susan Pares, Senior Executive Member of the Royal Society for Asian Affairs (London); Chi Kara Komura,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 Seikei University (Japan) and Peter Curwen, Professor at the Policy Research Centre,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England), on an earlier draft of the paper. He has recently contributed articles to Asian Thought and Society, The Review of Policy Issues, New Zealand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Korea Observer, and Australia and World Affairs.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Confronted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ly burgeoning US-Indian security partnership and then by the emergence of the Indi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hip, Beijing struggled to respond. After initially attempting to court India away from a too-close partner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decade, Beijing shifted to a more coercive approach around the end of 2005. One key mechanism used to pressure India was psychological war waged via the Internet raising the possibility of another Sino-Indian war. As China shifted from a soft to a hard-line approach toward India, policy toward Japan was mov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fter keeping relations with Japan in the freezer during the early part of the decade, around 2006, Beijing shifted gear and adopted a much more conciliatory approach. The authors hypothesize that these simultaneous shifts in Sino-Indian and Sino-Japanese relations were not coincidence but predicated instead on an understanding that simultaneous efforts to pressure Japan and India could drive those countries further together.  相似文献   

13.
No relationship is more important to the future of Asia than the one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PM Abe’s visit to Beijing last month put the relationship back on a firmer footing. Yet diplomacy alone will not stabiliz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Popular attitudes in both countries also matter, and will be shaped by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leaders to manage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this relationship from food security to fisheries management to national defense and new solutions to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over the daily lives of Japanese. Across Asia too, Japan and China will need to coexist without impeding each other’s influence. Next year’s visit to Japan by President Xi offers ample opportunity for expanding the foundation of this latest round of diplomatic “fresh starts” in the Japan-China relationship. Uncertainty over the US role in Asia, however, has made this a more difficult task.  相似文献   

14.
日本社会对华心态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关系被认为是中国与20多个邻国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尽管中日关系大体上是好的,但是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为此,本文从中日双方角度对两者之间矛盾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日本失衡的民族心态与当前日本消极民族主义的郁结.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在如何处理中日矛盾问题上,除了事关两国政治基础的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之外,对于双方之间不断涌现的具体摩擦,我们应该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原则,一切服从于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大局.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在大连市召开了"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在"甲午战争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议题方面有一些新特点。一方面,研究的视角不断扩大,在以两国政治关系为切入点的研究基础上又增加了经济交往、思想文化、计量分析等新的视角,使甲午战争对当代中日关系影响的研究趋向多维化。另一方面,研究理论与方法亦呈现多样化,由于该议题涉及近代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因此围绕战争对当代中日关系影响的研究,除使用传统的实证史学、比较史学等方法外,还多运用现代化理论、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理论进行了交叉研究。此次会议展示了国内学界有关甲午战争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处理当代中日关系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东亚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既具有相对的同质性或整体性,又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它们之间的文化传播又具有双向互动的突出特点。中国文化对日、朝(韩)以及越等东南亚一些国家产生巨大影响,而各具特色的日、朝(韩)以及越等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影响也不可轻视。当代东亚地区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树立全球意识和开放观念,继承发展东亚传统的优秀文化,学习、吸收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大力增强东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将为21世纪东亚地区以及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做出"根据中日联合声明中国国民的请求权已经被放弃"的判决,使得二战受难者在日民间战争赔偿诉讼陷入僵局。此种境遇下"和解"成为战后遗留问题工作者寻求突破的无奈选择。安野和解正是在此背景下达成。虽然和解取得了如企业承认强掳劳工的历史事实、表示谢罪、经济赔偿等一些成果,但受日本政府态度的影响,和解只能存在于受难者与企业间,就必然使得和解带有不彻底性,这也恰恰成为和解饱受争议的根源。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以诉讼推动战争赔偿立法,以实现日本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上承认强掳华工法律责任基础上的全面解决,诉讼的根本目标及意义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2011年菲律宾经济、政治与外交形势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的菲律宾,经济总体表现不如预期;在国内政治方面,政府三权之间冲突不断引发宪政危机。此外,政府与国内分裂势力之间的谈判进展也不顺利,和解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外交方面,对外关系处于急剧变动时期,菲中关系喜忧参半,菲美、菲日关系急剧升温。  相似文献   

19.
Unlike those who blame the other side or structural forces beyond one's control for the current Sino-Japanese tensions, this paper offers a theoretical insight about the coevolu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o explain why the two Asian great powers that had a better relationship in the past are now experiencing greater tensions when their much closer economic and people-to-people ties should facilitate greater cooperation. The two nations have coevolved over millennia with increasing intensity over time. They avoided serious tensions in the 1970s-1990s partly thanks to each being situated in a different niche. But that separation has diminished in a globalizing world and the two countries are becoming more integrated, which has triggered a backlash. The earlier generation of proponents of Sino-Japanese friendship succeeded in forging strong economic and social ties, but the current generation finds it difficult polit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to manage the new reality in their relations.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日本社会离婚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作为一个东方国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着一套传统的家族制度体系。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的离婚率持续攀高,甚至超过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离婚大国。当今日本社会的离婚,呈现出数量多、年龄段偏高、女性占主导地位等一些新的特点。离婚热的出现,不再只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纷纷行动起来,期望人们能够慎重对待婚姻,降低离婚率,从而稳定家庭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