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从2004年公安部部署“命案侦破专项行动”以来,“命案必破”就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日前,在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拿数据说话”,通报了“命案侦破”的有关情况,强调“命案必破”不会引发刑讯逼供等违法办案情况,更不会影响公正执法。(5月17日《新京报》)看得出来,主管部门仍然十分青睐“命案必破”的提法,对其震慑犯罪、提高破案率的积极效应也是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2.
怎样理解“命案必破”?武汉市公安局认为:“命案必破”是一个工作目标,解决命案破案率不高的问题,发生的命案要努力做到全部破获;“命案必破”是一个工作要求,解决破案决心和信心不足的问题,侦破命案没有退路,不能留有余地;“命案必破”是一个工作过程,解决追求破案结果韧性不够的问题,集小胜为大胜,由局部胜利到全局胜利。  相似文献   

3.
思想认识与作风要到位“命案必破”是个指导思想。命案不一定全破,但要求“命案必破”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案件千千万,重点是命案。 (张新枫)”目前公安部和各地都把命案侦破作为重点考核的项目之一,并明确规定了一些奖罚措施。比如山东省公安厅考核市级公安机关标准上明确规定:当年的现行命案侦破率要达到90%以上;命案全破的和无  相似文献   

4.
在二○○四年的“侦破命案专项行动”中,公安部提出了“命案必破”的目标,既为公安机关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公安工作进入更高境界开辟了道路。实现“命案必破”,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侦破命案、获取成绩,而应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转变刑警理念、整合刑侦资源,提升刑警攻坚能力和克难水平,达到推进整个刑侦工作、公安工作的目的。就此,我谈一些看法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公安厅日前下发通知,特别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在案件侦破中强化证据意识,确保“命案一起都不能错”,该通知并没有要求公安机关命案必破。从必破到不错,这一转变受到了法律专家的好评。(2月26日中国新闻网)当民众的生命遭受戕害,公安机关想方设法尽早破案并力求命案必破,这本是使命感、责任感的体现,初衷良好。然而,命案必破听起来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6.
2004年,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侦破命案专项行动,提出了“命案必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战果,涉命案件破案率迅速上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但是伴随着河北聂树斌、湖北京山佘祥林等冤案的浮出水面,许多人对“命案必破”提出了质疑。之所以出现冤假错案,之所以引起质疑,关键是对“命案必破”理解不当所致。  相似文献   

7.
黄印 《政法学刊》2005,22(2):98-101
2004年年初开展的全国公安机关“侦破命案专项行动”使各地公安机关都将“命案必破”作为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面对比以前更加高标准、严要求,公安机关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更高的工作强度。在命案侦破中,警察将面对巨大的压力;警察在命案侦破中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以适应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4年,公安部在南京召开了全国侦破命案工作会议,拉开了“命案必破,一抓三年”的破案攻坚序幕。三年来,南京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和省厅的统一部署,紧盯“两降一升”目标,牢记“两个确保”要求,在高起点上构建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的侦破命案机制,不断挑战侦破命案的极限,实现了侦破命案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好”,南京市命案发案数连续三年下降,破案率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2007年命案破案率达到98.1%,并相继侦破了“2007·01·20”杀害警官学院教师案、“2000·07·11”大厂一次杀死4人积案等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恶性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的稳定;“快”,随着命案侦破机制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9.
记者:李局长,您就任河北省承德市公安局局长两年时间里,使命案、重案侦破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在2004年取得了侦破命案专项行动全省第一名。请问,您带领新的局党委班子在这一重大转变上的总体谋划、创新务实上做了哪些实质性的工作? 李国华:命案必破、重案必破是我在2003年4月由邢台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刑侦部门始终把“命案必破”作为最高命题,凝心聚力,不折不挠,大力开展“侦破命案”专项行动,形成了围攻命案的强大态势。2004年以来发生的现行命案57起全部破获,同时破获杀人积案7起,抓获杀人逃犯11名,取得了骄人战绩。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较快,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部、省、市三级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综合系统,并在全国各地得到应用和推广。本文重点对以图像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远程维护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并提出构建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远程维护平台的动意,以期为建设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进一步探索发展模式,积累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论证据意义上的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民 《证据科学》2010,18(6):662-670
研究证据意义上的事实,有助于准确把握事实与事物,案件事实与证据事实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准确理解与把握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定首次明文确立的证据裁判原则、意见证据排除规则。事实与事物既有同一性又存在明显差别。事物是事实的载体,事实是事物现象的表述;事物会发生变化,事实却不会变化,事物的变化导致产生新的事实;事物的反面是无,事实的反面是假。案件事实不同于证据事实,案件事实不是适用法律的依据,证据意义上的事实才是适用法律的根据;案件事实的存在形式不受限制,无法被消灭,却有赖于证据证明,证据意义上的事实不仅存在形式和表现方式要受限制,而且还可能被消灭;证据意义上的事实除了具有客观性特征外,还具主观性特征。证人证言中的事实与意见的界定,以及确定证人证言意见性陈述"合乎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的方法,证人根据专业知识就专业问题作出的评论与判断意见性陈述应具有证据事实属性。  相似文献   

13.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需要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应当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与《刑法》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衔接关系;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不能放弃处罚法定原则;主观状态不应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的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在确认治安违法事实时应当遵循多元化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4.
血痕是案发现场尤其是命案中比较常见的生物物证,而血痕的正确组织来源推断是当前鉴定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法医物证学的不断发展,以mRNA(messenger RNA)为基础的体液斑迹组织来源鉴定技术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血痕免疫学检测的新型方法,已经越加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共同提取生物物证的RNA与DNA的目标,建立体液斑迹鉴定与DNA分型兼容的方法,有利于现场重建,提高生物物证的证据效力,完善证据链。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包括血痕总RNA提取、逆转录、荧光特异引物扩增、遗传分析仪电泳检测分析等步骤的血痕来源推断技术平台。实验共采集制备了40份的中国人群(女性)外周血、16份月经血样本,筛选了5个外周血标记:HBA、HBB、GYPA、SPTB、ALAS2,2个月经血标记:MMP7、MMP11,构建了一个囊括外周血、月经血特异标记的荧光复合扩增体系。结果显示mRNA技术为基础的鉴定血痕来源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建立了血痕RNA检验的遗传分析仪结果判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宇冠 《证据科学》2010,18(5):577-584
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宣布的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正式确立,从此,司法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实践中有了法律依据。这是我国司法改革中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统一的刑事证据规则的重要步骤。本文重点探讨的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作用和我们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按照实施先后排序,对《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等12省市地方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上海市《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1/329.11-2009)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技术标准进行梳理,结合案例说明医疗机构在建设、管理和使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主要法律责任和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证据意义上的事实,有助于准确把握事实与事物,案件事实与证据事实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准确理解与把握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定首次明文确立的证据裁判原则、意见证据排除规则。事实与事物既有同一性又存在明显差别。事物是事实的载体,事实是事物现象的表述;事物会发生变化,事实却不会变化,事物的变化导致产生新的事实;事物的反面是无,事实的反面是假。案件事实不同于证据事实,案件事实不是适用法律的依据,证据意义上的事实才是适用法律的根据;案件事实的存在形式不受限制,无法被消灭,却有赖于证据证明,证据意义上的事实不仅存在形式和表现方式要受限制,而且还可能被消灭;证据意义上的事实除了具有客观性特征外,还具主观性特征。证人证言中的事实与意见的界定,以及确定证人证言意见性陈述合乎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的方法,证人根据专业知识就专业问题作出的评论与判断意见性陈述应具有证据事实属性。  相似文献   

18.
“两个证据规定”颁行背景的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喜芬 《北方法学》2012,6(1):117-124
在复杂而多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两个证据规定"之所以能及时出台,客观上有其急迫性。"两高三部"通过完善刑事证据法,大力革新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主要是致力于防控刑事冤案与司法误判,转变司法实践的办案模式,缓步推进刑事诉讼法的再修订,以及履行人权保障的国际义务。这些也正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中长期使命与发展重任。  相似文献   

19.
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痕迹物证,是现场勘查中发现其他物证的关键“导航仪”,在案件侦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足迹检验技术专业受限于人才培养不足、体系建设粗疏、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对侦查、诉讼的支撑明显弱化。2018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与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决定共建“现代足迹检验技术实验室”,希望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实现足迹检验技术的继承创新、跨越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实验室的规划、组织架构、战法流程和运行机制,并对利用新兴技术推动足迹检验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致猝死的病理变化。方法排除外伤、中毒及疾病所致死亡,收集26例不明原因猝死者心脏,采用作者创建的心脏传导系统取材法,常规切片、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26例中见心传导系统有发育不全、结构异常、细胞或组织结构移位和窦房结纤维垫等病变,9例同时具有2~3种类型。16~30岁共21例,占全部样本的80.8%。结论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可能是不明原因青壮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