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报告》2006,(2):5-6
新闻事实:从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于1975年11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到今年8月29日,我国共成功发射了22颗返回式卫星。9月16日,第22颗卫星回收舱带着120平方米的降落伞,降落在预定区域。这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采用的升交点重合法、折算气象风预报卫星返回落点等数项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它使我国测控系统具备了对返回式卫星实施高精度轨道机动控制能力,卫星返回落点预报与实际落点误差缩小到百米以内。至此,我国共成功回收了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为防灾减灾提供服务的能力。国防科工委作为中国航天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航天技术为防灾减灾服务。五年来,我国相继发射了气象、海洋、资源三个系列共计5颗卫星,主要用于防灾减灾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第一阶段共计3颗卫星)也在立项,并在紧张的研制之中。为保证这些卫星的成功发射和正常运行,以满足我国防灾减灾对航天技术的需求,在过去五年里国防科工委做出了不懈努力。充分发挥现有气象、资源、海洋卫星潜力,积极为防灾减灾服务目前,用于防灾减灾的卫星主要是对地观测卫星。1998年在长江和松…  相似文献   

3.
中国卫星在轨控制技术日趋成熟航空航天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就中国新型返回式科学探测技术试验卫星发射与回收成功发表谈话,他说:“返回式卫星用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观测地球空间平台;二是作为微重力试验平台,在空间进行各种科学试验;三是作为发展载人航天必须掌握的技术。因此,返回式卫星在世界各类航天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据发言人介绍,此次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探测精度有所提高;卫星获取的信息量明显增加;卫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也有较大提高;卫星在轨时间也由以往卫星的三至八天延长到十六天。卫星原计划十五天返回,在实际运行中,卫星在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科学技术试验以后,为选择有利的落区气候条件,地面指挥人员及时调整了返回舱回收日,这说明中国卫星在轨控制技术上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及全体参与我国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研制、试验的同志: 正当全国人民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三大的时候,你们继今年8月成功地发射、回收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之后,又把一颗新型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准确地送入轨道,并按预定程序安全回收,取得了连续10次成功发射、回收返回式卫星的好成绩。这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卫星回收技术和发射测控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也说明我国的  相似文献   

5.
科技之窗     
祖国大陆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经过160多天的在轨测试及试运用,卫星性能良好,技术参数正常。达到90年代同类卫星先进水平,于1997年12月正式交付使用。这颗卫星于去年6月10日发射升空,6月17日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至今已经获取可见光、红外光和水汽云图3000多幅,图像十分清晰。它在试运行期间,成功地为长江三峡截流和第八届全运会提供了气象保障服务。它可连续对中国  相似文献   

6.
航天——“五量一船”游太空 2003年是人类实现动力飞行100周年,也是中国的航天年。这一年我国共发射“五星一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卫星有国内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中巴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中国“创新一号”小卫星、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等。2004年,我国计划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发射场进行9次发射,把10颗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7.
减灾动态     
《中国减灾》2004,(11):60-61
10月19日上午9时20分,中国第一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起飞约二十四分钟后,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在太平洋执行任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报告,“风云二号C”卫星已经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随即在发射指挥控制大厅宣布,本次发射取得成功,经过一系列控制,“风云二号C”卫星将最终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据称,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为中国首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而此前升空的两颗“风云二号”均为试验应用型卫星。这颗卫星还将替…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7,(4):113-113
2007年6月1日零时8分,长征系列火箭托举“鑫诺三号”通信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以来,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0次飞行。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中国航天员两度飞天.从成功发射28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到首次出口整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的一次次腾飞.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个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9.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200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十五”计划第一年我国科技投入呈现良好开局,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首次跨上1000亿元台阶,R&D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1.1%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科技投入步入快速增长阶段。△我国发射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于11月12日进入工作轨道,与我国两年前发射的第一颗“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正式组网运行。这次卫星组网成功,圆满实现了双星对地观测资源的优化配置。△11月15日…  相似文献   

10.
高分二号卫星具备1米分辨率全色/4米分辨率多光谱光学成像能力,是我国目前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该星于8月19日成功发射,这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卫星遥感进入了1米空间分辨率的"高分时代",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此次高分二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一号卫星相互配合,进一步改善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主要依靠进口的现状,为土地资源利用调查和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交通规划、林业资源调查与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同时为其他十余个领域和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示范应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据央视国际报道,近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我国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在今后5年内发射8颗人造卫星,以建立世界上首个覆盖全球、用于减灾和环境保护的卫星群。这个卫星群的计划得到了国家批准,目前已经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正在进行工程研制阶段。它将优先用于亚太地区的自然灾害防治及环境保护,也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目前,已有一些亚太国家表示愿意参与这个项目。中国国家航天局外事司司长罗格介绍我国计划在2006年左右完成三颗卫星的发射,在2008年完成整个系统,也就是八颗卫星的发射。据了解,这八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将是世界上首个用…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七年八月五日下午三时三十九分,在中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最后一道指令,火箭载着中国第二十颗人造地球卫星腾空而起.八月十日,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建造过一座又一座的丰碑.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九七○年从这里升起;中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从这里腾空,并准确地返回预定地点;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这里发射,并准确地飞向太平洋预定海域;中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是在这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8,(3):90-91
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次发射是2008年我国首次航天发射。中继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我国航天应急和管理能力又有新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个时期,越南当局不断在中越边境地区制造武装入侵、挑衅事件。仅自八月底到九月底的一个月内,越南军队在中越边境地区进行的武装挑衅、入侵活动即达三十余起,向中国境内发射各种枪弹、炮弹二千余发,打死打伤中国边民多人。仅列举若干严重事例如下:九月一日、五日、七日、八日和十日,越军分别向中国广西靖西县、防城县、那坡县和云南富宁县的正在田间劳动的群众多次开枪扫射,打死边民二人,打伤多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卜用新型长证运载火箭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之后,于ZI日3时41分在内蒙古R滔【中部地【成功着陆,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约又甲程碑。试验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人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中共中央、国务完、中央《要致电表示祝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从1992年开始实施的。有数0个中位、卜万名科研人员参加这项攻关工程^这欠发射的试验飞船和运载火箭,均为我国自行研剖。试验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  相似文献   

16.
“环境减灾卫星”应用系统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减灾小卫星星座)A、B两颗卫星通过一箭双星的方式.于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卫星进入预定太阳同步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A星搭载2台宽覆盖CCD相机、1台超光谱成像仪:B星搭载2台宽覆盖CCD相机、1台红外相机等有效载荷.设计寿命大于3年。两颗卫星协同工作.可实现至少2天一次对同一个地区进行重复观测.  相似文献   

17.
国内我成功发射三颗卫星8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9月9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同时将两颗“实践六号”空间环境探测卫星成功地送入了太空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据8月31日新华社电,教育部、财政部、人民行、银监会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见规定,高校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将从过去大学毕业后的4年延长到6年。新规定将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执行,此前,已签订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将按原有定执行。国务院任命何厚铧为澳门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9月1日,…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探测一号’卫星可以说是 中国首颗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实验卫星。” 中国“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探测一号”2003年12月30日凌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该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永维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双星计划”全称“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中国与欧洲合作的第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1)
<正>长征新征程神箭破凌霄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制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此次发射也令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全球第3个航天发射达200次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说,1970年4月的第一颗卫星上天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个起点的话,那么1984年4月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成功则是我国航天事业新的飞跃。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