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明确的回避主体是具体办案的个人,并未要求具体办案机关整体的回避。确立办案机关的整体回避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的客观需要,更具有保证实现司法公正的正当性。应将行使刑事司法权的办案机关纳入刑事回避的主体范围,对刑事诉讼活动中办案机关的整体回避予以适当规制。  相似文献   

2.
疑罪成因论     
从司法实践看,疑罪成因主要有刑事案件的复杂性、判定主体的局限性、司法工作的失误性和客观方面的制约性等方面。明了疑罪成因,司法人员明确疑罪是一种客观存在,从而在实务中勇于正视而不是回避疑罪问题。针对疑罪的成因,采取完善刑事诉讼机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案、提高司法人员办案水平、增强侦查科技含量等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人为造成的疑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监狱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解决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问题,它对监狱和其他部门(主要是政法机关)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共享过程中需解决共享什么和怎么共享的问题,需要共享单位革新信息共享的理念,发展共享技术,规范共享的流程和制度。信息共享建设中应注意安全与保密、资源库建设和循序渐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侦信息化建设包括经侦工作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以及信息化人才等方面的建设。在经侦工作信息资源的建设方面,存在信息资源来源匮乏、信息资源质量不高、线索类信息稀缺、相关信息资源未形成系统与规模等问题.为此.要构建全警采集、专业研判的网络平台,拓宽信息来源;强化对经济犯罪嫌疑对象的情报采集:强化对经济犯罪多发领域、环节、空间的信息采集;创新与强化举报制度;从立法和司法层面上规范案件线索移送。在经侦.工作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存在信息网络覆盖面不广、信息网络建设项目设计和服务不足、公安内部信息系统共享不畅、与相关行政和经济管理部门系统信息共享不易等问题,为此,应以“小系统”为抓手,促进“大系统”建设:从信息局部交换窗口过渡到信息全面共享平台建设;整合内外信息,优化服务项目,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在经侦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建设方面,目前政策法规和标准仍然处于缺失、抽象、混乱状态,为此,应建设针对性的信息化政策与法规;强化经侦信息化内在环节的规范化建设;统筹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在经侦信息化人才建设方面,存在基层部门对经侦信息人才的培养3-.作重视不够、网络设备软硬件的配置不足、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等问题,为此,应分层级分角色重点培训;优选培训途径,规范考核制度,提高学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机关的刑事办案活动中实现,必须正确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一方面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实现宽严相济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必须围绕办案活动能动地开展必要的社会工作,实现办案的社会效果,进而实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有关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若干问题。所谓“刑事诉讼基本原理”,就是对刑事诉讼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一些理念。本文概述了九项基本原理,它并非是与司法实践毫无关系的纯学术研究,而是对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有关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若干问题。所谓“刑事诉讼基本原理”,就是对刑事诉讼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一些理念。本文概述了九项基本原理,它并非是与司法实践毫无关系的纯学术研究,而是对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载体多元化、因特网全球化的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馆藏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保候审是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采用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 ,由于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还不够缜密和完善 ,因此 ,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活动受到种种限制。为此,有必要对刑事诉讼代理人的作用、权利与义务以及有关刑事案件中代理人的适用等问题进行论述,以充分发挥刑事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刑事侦查讯问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状况,此种情形严重影响办案质量,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并危及我国的法制建设和人民民主专政。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关系,了解侦查讯问轻程序现状的危害与成因,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以保障刑事办案的质量和我国法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有利于保障刑事诉讼的公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并且符合国际刑事司法发展的趋势。在借鉴其他国家制定排除非法言词证据规则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当尽快完善法律体系,规范言词证据"非法性"的提出和举证责任的分配等,逐步构建我国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3.
在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处理顺序上,无论是“先刑后民”“先民后刑”还是“刑民并行” ,均是一种既定的程序处理模式,省思当下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现状,其程序处理应当立足于更深层次的因素。从分类上来看,传统的界定标准与类型划分存在一定瑕疵,类型化的程序处理机制只是一种表象适配,以案件事实为中心的界定与分类才更为妥善。在此前提下,较为妥当地处理刑民交叉程序冲突的进路应当坚持以前置关系判断为主、利益保护判断为辅的原则。优先判断是否存在前置关系,存在时适用“先刑后民”或“先民后刑” ,不存在时适用“刑民并行” 。同时,以利益保护作为辅助性原则,重点考量依据前置关系判断的程序适用是否对涉案人或单位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如具有利益保护的重要性,应重新判断程序适用模式。贯彻层次性的理念,也能为刑民交叉案件中较为疑难的程序问题提供解决思路,诸如生效裁判既判力、证据交叉适用、涉案款物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4.
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当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法治建设、司法审判领域内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自1996年始,重点在于审判机制的信息化,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在审判工作中的有效适用,提升审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司法信息化的探索不仅要着眼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之融合适用,也应重视研究已有法院信息化机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对网上法庭、庭审直播与电子签章的制度梳理,能够有效发现与解决现行信息化制度之问题,这对于司法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刑事简易程序的设立,适应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但作为新设立的特别审判程序,刑事简易程序尚需不断完善。从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及司法实践看,简易程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简易化和正当化的关系尚未得到妥善的处理。具体表现在简易程序的内容规定及司法操作不够具体和完善,简易程序的结构设计不够理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技术侦查适用于司法领域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价值衡量的结果。新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新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的界定过于宽泛.将技术侦查等同于秘密侦查。技术侦查的适用范围应当坚持重罪原则,同时也应考虑例外情况。技术侦查的适用条件和证据使用应当遵循必要性原则。对技术侦查的程序控制应当妥当处理决定权和执行权的关系.对决定权一般应上提一级。  相似文献   

17.
司法实践中,刑事撤案并不如刑事立案那样受重视,存在着撤案即错案、撤案不当、撤案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正视刑事撤案机制中存在的"法外司法"等打擦边球的隐性司法的做法,进一步明确撤案的本质,建立科学的衡量侦查质量的考核体系;对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建议公安机关撤案的不合法律规定的做法,予以坚决禁止;建立起完善的刑事撤案监督制度,从理念到立法,规范刑事撤案制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刑事诉讼法在规定“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同时,又保留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原有“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两者抵牾,必将导致司法实践中的困惑和冲突。必须认真对待两者的冲突,顺应刑事诉讼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的实现为导向,兼顾司法实践需求,降低法律自身的冲突,避免不被强迫自证其罪这一法律原则落空,应提升法官的心证能力,去除对口供的路径依赖心理,实现从人证到物证侦查模式的转变,强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降低非法获取口供的诱因,以实现对两者冲突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