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7,(5):101-102
美天文学家称观测到已知最遥远星系;科学家发现两种蛋白质抗癌抗衰老;科学家找到防止水冻结的天然物质;动物实验发现与胆量有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2.
芝风 《中国减灾》2009,(2):55-55
1990年.一位名叫约翰.马丁的美国海洋学家和他的实验小组就指出.南极大洋中因为缺乏铁质.不适宜藻类浮游生物的生长,光合作用有限,如果人工加铁,就会促进海藻生长进而吸收二氧化碳。后来.科学家们做了多次南极海铁释放实验.发现播撒进海洋的铁质的确能够促进海藻的生长.也能吸收二氧化碳。但是环境保护主义者却认为这种人工干预的方法可能会损害地球脆弱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偶然读到一篇文章。文章认为,作为科学家,德与才比起来,才更重要。只要一个科学家能够在本领域做出创新性的工作,那么他(她)就是本领域的人才,不管他(她)的道德水平有多高。道德不好的人照样可以是一个好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马太效应“是根据《圣经·马太福音》引伸出来的。书中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科学史家罗伯特·默顿认为在科学界也有类似现象,即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概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这种现象在科学界被称为“马太效应”。 “ 马太效应”造成的对人才的埋没,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埋没,它往往不像嫉妒等有意埋没那样引起人们的愤慨和关注,后来人们称这种埋没人才的作用为“马太效应”的前抑作用。它使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5.
关于小脑的功能,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意见。一般认为,记忆是大脑独有的功能。但是,也有人认为,在掌握运动方法方面,小脑也能发挥记忆功能。 日本的科学家就此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接受实验的志愿者反复学习和记忆使用某种工具的方法,科学家用类似核磁共振诊断仪的仪器拍  相似文献   

6.
宇宙中存在反物质源现代物理理论认为,物质世界具有基本的对称性,每一个粒子均存在着相应的反粒子。继发现反电子、反质子等之后,1996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又在实验室首次制造出了个反氢原子。60多年来科学家们只是在实验室里找到了反粒子存在的证据,但宇宙中是否存在反物质,一直是个未解的谜。1997年4月,在美国弗吉尼亚洲威廉斯堡的学术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公布,他们借助美国6年前发射的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卫星,探测到宇宙中由反物质形成的粒子云,该反物质源像是被煮了那样从银河系中心附近喷发出来,其巨大的粒子束流长达28…  相似文献   

7.
不仅在电子领域,而且在汽车行业,如诺曼·马克莱所预言的,日本将从美国手中夺取汽车王国的宝座,因为它是以生产小型汽车而制胜的。丰田的皇冠车进入美国市场时的口号是“制造小卡迪拉克”,所以在汽车关车门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张生军  琚和 《北京观察》2004,(10):34-37
高保信,1977年在东海舰队服役时,被查出"成骨肉瘤",手术后高位截肢.出院时,医生预言他最多活不了几年,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战胜了病魔,并率领北京残疾人篮球队获得"远南运动会"亚军和十次全国冠军.全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称他为残疾人的优秀代表;东海舰队的领导称他是海军最优秀的战士,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人!  相似文献   

9.
1985年6月9日,他给新疆地震局拍去一封电报称:1985年8月20日,巴楚北东东(走向)可能发生6.8级地震。结果,8月23日在新疆乌恰发生了7.4级地震,与预测相比仅差了3天。1984年他预言:1991年,我国中南地区可能水涝。结果,1991年,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先后遭受特大水灾,直接经济损失779亿元。1989年12月6日,他预言:1990年中国举办亚运会期间,京城附近可能有地震。结果:1990年9月22日,亚运会开幕前5小时,北京昌平小汤山南,发生4.2级地震,亚运村有震感。他预言:1992年6月19日,美国旧金山大区域可能发生6.8级地震。实际:1992年6月28日,美国洛杉矶发生7.4级地震。他预言:1993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可能发生7.2级地震。实际:1993年7月11日,日本北海道发生7.8级强震。他预言:1993年10月9日,日本关东地区可能发生6.8级地震。实际:1993年10月12日,日本关东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北海道发生7.1级强烈地震。他预言:1993年8月起,京西可能发生严重干旱。实际:1993年8月起,北京发生本世纪以来第4次大旱……  相似文献   

10.
评左宗棠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他和曾国藩、李鸿章一样,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降卖国,应当基本否定。近年来,一些同志提出左收复新疆有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对他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功过并论,不可偏颇。我是基本上同意后一种看法的。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一八一二年十一月十日(嘉庆十七年十月七日)出生在湖  相似文献   

11.
电影简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这样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玛雅文明预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个文化、种族,全球的科学家、政府,都无法预知这一天到底会发生什么。《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我们的主人公如何挣扎求生。  相似文献   

12.
不仅在电子领域,而且在汽车行业.如诺曼·马克莱所预言的.日本将从美国手中夺取汽车王国的宝座.因为它是以生产:小型汽车而制胜的.丰田的皇冠车进入美国市场时的口号是“制造小卡迪拉克”+所以在汽车关车门的声音上特意模仿卡迪拉克.给人一种重厚的感觉。德国的大众汽车是单纯的小型车.而日本的小型车则是把大型车缩小看研制的,所以它更受欢迎。  相似文献   

13.
袁翰青是一位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他青年时期抱着科学救国思想,在1925年考取了清华学堂的化学系,1929年毕业留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伊利诺大学,到了美国之后,他在美国著名化学家亚当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立体有机化学的研究。1932年,他在研究中发现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对立体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获得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相似文献   

14.
国外新闻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新装置减少车祸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些科学家发现蝗虫在飞行的时候具有躲避运动物体的特殊功能,于是准备模仿这种功能来研制一种供汽车使用的监测装置,用以帮助减少道路上日益频繁的撞车事故。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蝗虫的大脑里有一种起运动监控作用的神经细胞。科学家们首先把电子传感器安在这些特殊的细胞上,然后,为了给蝗虫模拟出撞击的视觉效果,科学家们让蝗虫椅子上,反复地看影片《星球大战》最后的激战部分。结果发现,当帝国战士向蝗虫冲过来时,传感器中的电流就发生了变化,显示这些细胞发出了信号,指示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表一系列论著,倡导思维科学研究。1984年在全国首届思维科学讨论会上,钱学森提出”把形象(直感)思维作为思想科学的突破口”,并预言”思维科学的研究将孕育一场新的科学革命。”30年来,他还在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通信中,为思维科学研究和《形象思维学》理论体系的创立提出许多开拓性的见解.并以科研系统工程的战略眼光组织有关研究人员合作攻关,为思维科学研究和《形象思维学》的创立做出了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关注     
华裔科学家黎念之获珀金奖 国际化工界“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黎念之博士,荣膺本年度“珀金奖”(PerKin)(Medal)。该奖在化工界地位崇高,有“化工界诺贝尔奖”之称。黎念之是该奖自1906年创设以来,第一位获奖的华裔。 黎念之在1965年发明了“液体膜”,得到44项美国专利。他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位提出“高压下气体渗透高分子膜”理论的科学家,美政府聘他任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关膜应用方面的顾问。 黎念之 1932年出生于上海, 1954年从台湾大学化工系毕业。黎念之在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相似文献   

17.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意大利人名叫伽利略,通常他被认为是第一位近代科学家。不过,与好多人通常所认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当伽利略凝望夜空的时候,这位科学家在他对自然的理解中也为上帝留出了位置。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自然这部大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就的,于是上帝从此就当上了数学家。上帝是数学家,这话怎么听怎么都透着自信。可不是吗?从伽利略以数学的语言将他那些精妙的思想实验呈现出来开始,数学与物理走过了相互成全的数百年;但还不止物理学,现代科学的各个分支几乎都能找到数学的影子。这样的大获全胜,除了数学之外,其它的学问大概只…  相似文献   

18.
命运     
作家史铁生对命运有独特的看法。人家让他拜佛,他不拜。因为,佛不能使他瘫痪的双腿站起来,因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称其为佛。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是一个动词,是行为而非绝顶的一处宝座。所以,“一切佛法唯在行愿”,他信,并认为那是无终的理想之路。人家让铁生算命,他不算。因为,如果命好则无须算,活着便了,“好”自会来;因为,如命不好,更不必算,乐得活一天高兴一天,省却明知前程险恶,还不得不步步逼近那灾难,成天战战兢兢,何苦。高人说能“为你避灾”,铁生也不信,因为那就是命运无定了,其…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称南极是一座巨大的“记忆库”;它记录了冰川时期、火山爆发,以及风雨在不同年代间所起的变化。这些“记忆”就像密码一般被收录在冰块和尘粒中,“诉说”着地球千年气候变化的真实现象。其中有给厂类发出的警告,关键是看科学家能否破译它的“密码”。美国内华达州的冰川学家泰勒,为了破解这个“密码”专程前往南极钻洞至冰原底部,取出冰层中心不同深度的冰粒,其目的是研究地球气候的变化。4年前,他在研究北极格陵兰岛冰层核心时发现,气候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剧变。大约在11000年前,格陵兰岛的天气突然变得冰冷异常;可是在15…  相似文献   

20.
美韩等国科学家发表研究报告称。某个基因的突变可能是正常细胞转变成癌细胞的最早征兆。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癌症。癌细胞由正常细胞一异化而来,在此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