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工友》2009,(10):32-33
在我国,双重劳动关系的产生,应肇始于上世纪轰轰烈烈的国企改制浪潮,一大批待岗或者下岗的职工迫于生计,在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同时,纷纷找了新的“东家”。由于劳动者事实上只为一家单位提供劳动,此时双重劳动关系之纷争并不突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与发展,劳动者择业机会增多,双重劳动关系也随之大量出现。我国法律是否承认双重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下劳动者是否享受双份社保?……现行规定的不甚明确与滞后致使各地法院判法不一,此类纠纷也成为劳动争议案件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果承认劳动关系不同于民事关系,劳动争议不同于民事争议,那么就必须承认建立在平等主体之上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同于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的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但是,我国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研究和法律规定,仍然没有摆脱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影响和制约,严重地损害了劳动争议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尤其是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因此,应当根据劳动争议诉讼的特点,研究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的劳动关系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双方权益大体均衡,双方收益都可获得发展。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差异决定了双方的斗争和冲突,双方利益的共性决定了双方有可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劳动关系和谐是博弈的结果。虽然在一次性博弈中劳资双方都倾向于采取进攻型行为,但在重复博弈中,进攻型行为只能导致两败俱伤。谈判与合作是重复博弈条件下劳动关系双方的必然选择。执政者可以通过制度性安排,促使劳动关系双方接受谈判解决冲突的行为模式。工会在博弈中扮演了代表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处理劳动关系刘守仁《劳动法》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规范、协调企业的劳动关系。但是,当前有些企业的经营者对劳动关系问题认识得不够明确,在强调企业与职工利益一致性的同时,不愿承认出现的变化和存在问题,似乎强调调整劳动关系问题是多此一举;也有的人自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所发生的劳动关系事件表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不但需要建立劳动契约,更需要建立合理的心理契约。而心理契约是劳动契约的有效补充,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社会管理,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推动发展双重契约劳动关系,成为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下的劳动关系调整路径变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市场化规模已从国内扩展至全球,市场化程度大大加深.由此对劳动关系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国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要求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重新调整,劳动关系变动更加剧烈.另一方面,进入中国的外资和外商日益增多,产生的涉外劳动关系对中国的劳动关系深远影响,客观上要...  相似文献   

7.
《工友》2004,(9)
路春波同志:职工与一个用人单位保持合法的劳动关系,同时又与另一个用人单位保持事实劳动关系,这种双重劳动关系的现象,在现阶段比较普遍,发生工伤后待遇应由谁支付,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只要是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部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虽然你与电子厂的劳动关系不规范,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因而其合法权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政府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对劳动关系实行政府干预,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结、借鉴中外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支持组建强有力的工会,将劳动者“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并对政府工作实施群众监督,这是今后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应该着力履行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职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政府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对劳动关系实行政府干预,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结、借鉴中外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支持组建强有力的工会,将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并对政府工作实施群众监督,这是今后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应该着力履行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12,(4):53-54
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就是光荣的,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承认、受到尊重。要更加尊重劳动者特别是基层一线劳动者.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实现体面劳动.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更好地焕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1.
事实劳动关系在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成为我国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但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中,由于片面夸大书面劳动合同的作用,使事实劳动关系处于尴尬地位,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事实劳动关系,才能达到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对此,应从立法、执法等各个方面加强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和保护,以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会作为员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把协调劳动关系作为推动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以促进企业劳资双方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为重点,以维护员工队伍和企业稳定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劳动就业好、收入分配好、社会保障好、安全健康好、民主管理好为主题的维权工作,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使企业形成利益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人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劳动权利。应当平等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劳动人权,以体现劳动价值。在此法律规范下,劳动自治作为意思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反映,体现了劳动权的契约自由。应允许符合劳动伦理的劳动力自由交易行为。国家应在国际劳工标准基础上,建立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劳动年龄制度,顾及未成年人和退休人员的劳动需求。法律对劳动权利应当保护性限制,而非限制性保护。  相似文献   

14.
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使得骑手运输成为追加的生产过程。平台垄断配送业务,骑手的活劳动 为其创造新的价值,但骑手雇佣却存在乱象。除与专送骑手建立劳动关系外,平台对外包、众包骑手采用隔离手段, 只用工不用人。《资本论》揭示,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服从性劳动。因此,人格从属性应为劳动关系认定的核心标准, 骑手身份定位应抛开表象看本质。政府应加快平台立法与互联网劳动立法,对弱势骑手施以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5.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形成劳动关系立法和社会法制环境的统一,形成党政主导和工会参与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加快我国劳动关系立法进程,营造职工依法维权的社会法制环境.各级政府在劳动管理与监察中发挥主导作用,可探索建立第三方参与的劳动争议调处制度,不断提高现代企业管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劳动者就业和权益保障形势严峻,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增加.因此,当前形势下要更加注重加强劳动关系协调,以关注民生、保障权益为手段继续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引导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迎接挑战,化危为机,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因涉及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而备受社会关注,它有力地推动着传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即将十五年之际,本研究从"实践实施""社会价值""立法属性"及"立法宗旨"等角度,对其探索、实施与推动予以回顾探讨.本研究认为:《劳动合同法》是最为典型的社会法,对于"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在成文法国家还是在判例法国家,批评劳动法"僵化"的声音一直存在.本研究对劳动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梳理,对其未来走向进行瞻望.研究认为,在劳资关系整体缓和的大背景之下,世界范围内,团体劳动法的功能降减,去管制与雇佣弹性因子在不断增长.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给劳动法带来了前所未有之挑战,客观上,劳动法...  相似文献   

19.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共享用工模式成为近几年较为热门的用工模式。共享用工在性质上不同 于劳务外包、员工借调、劳务派遣,属于独立的新的灵活用工形态。在共享用工中,供工单位与共享员工之间 存在实体可消失劳动关系,缺工单位与共享员工之间存在虚实可转换劳动关系。本研究认为,欲实现对共享用 工的规范和对共享员工权益的保护,在程序性方面应构建供工单位工会参与签订共享用工协议并监督其履行制 度、共享用工协议行政备案与行政监督制度,在实体性方面应构建完善有关共享用工条件和期限限定、劳动关 系变动等制度。  相似文献   

20.
工会角色定位法律问题探讨--兼评我国现行工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会法对工会的本质属性已作了概括,但是现代企业三权中对劳权的漠视、劳资关系的恶化构成了修改《工会法》的现实动因.工会法的修改过程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思索过程.工会在政府、企业面前处于弱势地位,而工会角色的市场化转变要求强化其法律地位,完善其职能,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的维权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