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法学之最     
普通法的最早形成普通法是英国法律的主要渊源,集中体现了英国法律的特征。它是封建社会初期在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习惯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5世纪,日耳曼族人中的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渡海统治了英伦三岛,英国由此从适用罗马法改为用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由于各地区习惯不同,语言不一,盎格鲁·撒克逊法具有极大的分散性。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后,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从御前会议中分设了王室法院,并实行巡回审判制度。王室法院派往各地的巡回法官,在审判案件过程中,除根据国王敕令外,主要根据该地习惯,因而巡回审判…  相似文献   

2.
为了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法,发展我国的刑法理论,我们应当广泛研究外国的刑事立法和理论,其中亚洲、非洲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属于我们研究之列。亚洲、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刑法典,对于不完整犯罪形态的划分,主要受盎格鲁撒克逊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影响,少数国家也受苏联法的影响。对苏联法律的特点,我国法学界已较熟悉,固此本文主要以受盎格鲁撒克逊法系和大陆法系影响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3.
早期英格兰国王司法管辖权的扩张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早期英格兰国王法院体系建立、法律职业阶层兴起乃至普通法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早期英格兰国王司法管辖权的扩张首先放进中世纪封建主义的框架进行分析,得出其"分散性"、"多元性"的根源所在。进而通过对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诺曼王朝时期和亨利二世时期的历史描述,具体指明国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理论基础、具体措施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保守主义对英国渐进式法律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的英国法律制度表现出了惊人的历史连续性和稳定性。它很少受突发事件或革命的影响而被迫停顿或急剧变化。此外,它还经受住了几次法律危机:在漫长的中世纪,在与罗马教廷的斗争中,英国法成功抵制了教会法对世俗法的全。  相似文献   

5.
郑云瑞 《中外法学》1992,(6):69-71,78
<正> 普通法是以诉讼为中心的法律,当事人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是法律的核心问题。这种救济方法制度就是英国普通法的令状制度(the writ system),或称为诉讼格式制度(the form of action system)。普通法的权利完全依赖于相应的诉讼程序,程序优先于权利是普通法区别于大陆法最显著的特征,同时,也表现了普通法的严格形式主义特征。普通法是王室法院程序救济措施发展的产物。正如梅因所说;"在法院产生初期,程序法异常强大,以至实体法起初仿佛悄然渐长于诉讼程序的缝隙之中。" 因此,把握英国令状制度的特点,是深入理解英国法律特征,特别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关键。本文就令状和普通法的关系及令状本身的发展作初步的探讨。一、普通法与令状普通法与令状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王室法院与令状的关系。普通法是由王室法院适用令状而产生的判例组成的,王室法院管辖权的扩大,适用令状数目增多,普通法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令状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是盎格鲁·撒克逊诸君主的重大创建。诺曼人征服英国之后,继承和  相似文献   

6.
妇女地位是一个国家或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总的来说,在中世纪前半期,英国妇女无论在理论上、生活中还是法律上都处于卑微的地位,相对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有了明显的下降,但16世纪的经济发展和宗教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尤其是妻子在精神上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过仍然没有改变其在经济、社会中的法律地位,妻子在家庭生活中地位的上升并没有经济基础和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7.
李栋 《北方法学》2009,3(4):147-153
英国是宪政文明的发祥地。在英国宪政形成的诸多因素中,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的原始民主遗风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英格兰国家的起源方式的特殊性使“王在法下”、政治协商和珍视个人自由权利等日耳曼原始遗风得以保留。更为重要的是,英格兰原始民主遗风的保留使王权没有发展成为压倒一切的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日后英格兰宪政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正> 普通法的形成开始于十二世纪。那时,在刚经历过诺曼征服之后的英格兰,被征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敌对情绪还很高,教会势力也不断上升,王室急需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巩固统治,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对法律的关注。而当时的法律状况是: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教会法、诺曼法并行,地方法庭(hundred court and county court)、封建法庭(manorial court)、教会法院(court christian)分割案件管辖权。就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而言,王室的力量相当薄弱,这对巩固王权极为不利。前代诺曼国王们纷纷采取不同措施,力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未能有太大成就。到安茹王朝的亨利二世(Henry Ⅱ,1154—1189年在位)时,他进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代理制度发端于中世纪早期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以后随着商事习惯法的发展日趋完备。公元12世纪时,欧洲出现了一种复兴现象,手工业和商品交换日益繁荣,地中海沿岸交通方便,商品买卖尤为兴旺,意大利富商选派他们的雇员外出代为他们经营商业,有关商事代理的习惯法随之发展起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逐渐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并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法律领域便是一种所谓教会法的问世,由此反映出基督教会对于当时世俗生活的积极引导抑或干预。其中,教会的婚姻家庭法构成了教会法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英国的基督教化的历史始于公元597年。从此,英国与这一宗教即结下了不解之缘。英国统一的教会组织体系建立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但是,自征服者威廉一世禁止百户区法院受理宗教案件后,英国才出现独立的教会法院并开始了对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1.
谢红星 《政法学刊》2010,27(1):16-21
英国普通法是多种法律文化混合生成的,具有一种“混合性”的特征。普通法的“混合性”,既指其历史渊源的多样性,也指其法律内容的有机性。中央集权的强化是推动普通法“混合性”特征形成的政治要素,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相通、深厚的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传统、实用主义的法律风格是影响这一特征形成的法律要素。借鉴普通法“混合性”特征及其形成的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混合现有的传统法、苏联法、欧关法等法律文化。在混合过程中,要重视政治权力的积极作用,珍惜传统法律文化,和采取实用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英吉利位于不列颠岛上,公元一世纪中叶被罗马帝国所征服。到公元五世纪,日耳曼部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乘罗马帝国衰落之机,侵入了不列颠。当时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处于由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而英吉利的原有居民则处于封建化过程的萌芽时期,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统治下,英吉利成为早期的封建制国家。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国王的权力不大,封建主各据一方,地方当局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在法律制度方  相似文献   

13.
立法与改革:以法律修改为重心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从"创法时代"迈向"修法时代"。1978—1993年,是中国改革启动及社会开始转折的艰难阶段,立法工作的重心放在对"政治屋顶"的修缮甚至重构上。1993—1998年,立法理念总体上注重与改革发展的决策相结合,市场经济法治化初现端倪。1998—2008年,法律创制步伐放缓,法律修改力度加大,市场经济法治化全面铺开。2008—2014年,立法进入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梳理与总结1978—2014年改革进程中法律修改的基本经验,分析立法工作重心逐步向法律修改转移的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立法与改革关系的规律,更好地观察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英国宪政传统的历史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英国早在盎格鲁 -撒克逊时代就滋生了“王在法下”的法治传统和政治协商传统的最初萌芽。诺曼征服后 ,在强大王权和贵族联合势力大致平衡的力量对比条件下 ,封建法历史地充当了推动法治传统成长的“不自觉工具”。随后形成的普通法以其特有的判例法形式、相对独立的法庭组织、司法职业化以及富有理性的审判方法 ,进一步巩固了英国法治传统的制度基础。与此同时 ,古代的政治协商传统发展到了具有一定代议性质的政治协商新阶段。到中世纪末 ,以普通法制度和议会制度为支柱的宪政传统在英国确立起来。总而言之 ,促成英国宪政传统形成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国家和社会的适度紧张关系与相对均衡结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法律思想中的现代性逻辑是在"现实—人—自由"的关系性概念中检视其法律与社会理论的各种"建构性"预设的可能性。就其本质而言,马克思法律思想中的现代性逻辑是联结西方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思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中介",它为理解马克思法律与社会思想的论述提供了整体性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视野,为修补马克思自身的"断裂"提供了可以理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何勤华  王帅 《法律科学》2015,33(2):44-52
巡回审判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英格兰,可分为总巡回审判(general eyre)和委任巡回审判(assize)两类。巡回审判的产生发展与英格兰在中世纪的政治传统和诺曼制度息息相关,诺曼征服使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王权和诺曼底封建制度相结合,国家治理模式体现出一种"个人王权"的特点。随着社会发展,在亨利一世时,个人王权开始向行政王权转变,总巡回法庭兴起,负担起原本主要由国王个人承担的国家治理功能,统揽地方治理工作。由于中央官僚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总巡回审的司法、财政、监察等职能慢慢被剥离出去,最终走向消亡。而专注于司法职能,更加灵活、专业的委任巡回审判则脱颖而出,一直延续到现代。巡回审判在英国具有原生性的特点,分析这一制度在英格兰的源起与发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价值所在,为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受从"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转变的影响,马克思法律理论的建构遵循了"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这种进路的选择不仅不是马克思的疏忽,更是包含着马克思本人促进人类解放的伟大担当和理论旨趣。而且,这种进路触及到了法律的一个特征,即法律的非自主性(法律的社会—政治基础),对当下中国法律哲学的建构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在"事实/价值"分离的前提下,法律社会学坚持的"事实—解释"立场使其难以进入思想史大传统之列,还常常招致所谓不辨善恶的责难。但是,从发展历程来看,法律社会学不仅在"发现社会"的阶段对社会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的重视,为社会进入思想研究传统的视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在以经济理性化、宗教世俗化方式重新解释社会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完成了"重构社会"的工作,同时甚至参与了"反思社会"这一未竟的现代性事业。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  相似文献   

19.
这一回顾性论文描述了荷兰合同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兴起,关注的是中央政府层面所负责的公用建筑、水利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论文首先讨论了合同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什么,这种合作安排以什么理论和实践期望为基础。接着讲述这些合同式关系的发展历史,划分了1980年代末至今其发展过程中的三波浪潮。每次发展浪潮都描述了为完成PPP项目所采取的政策和这些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PPP项目的成功。此外,论文介绍了合同式PPP的现状,总结了荷兰PPP项目不同阶段所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决策、招标、建设和运营阶段。总的来说,论文描绘出作为制度移植过程的荷兰PPP实践的发展演变,其政策倡导联盟只有在荷兰式基础设施管理的情境下引入新的(盎格鲁—撒克逊)制度模式才能逐渐取得成功。论文也揭示了此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挑战以及要克服这些挑战所必需的权力角色和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现代国家的治理,主要仰赖政策与法律。促进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也促进了法律的发展,法律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有着独到的优势。现代性法律中具有促进型结构的规范类型的集合,可以概括为"促进型法"。英美法系限制干预型立法以"稳定"促进发展,大陆法系国家依法调控型立法以"鼓励"促进发展。"促进型法"具有内在的促进发展的特定规范结构,是专门促进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抽象性、类型化的规范概念,既有核心内核和中心体系,又有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