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沂蒙老区,有这样一位法官:他于1995年进入法院后,连续15年—直在基层法庭工作;近3年他每年办案500多件,最多一天调处8起纠纷,被誉为“沂蒙办案状元”;他探索总结的“四三三四”调解法受到同行好评,多次受山东省法官学院之邀作专题报告,成为全省法院“法官教法官”活动的最基层法官教员。  相似文献   

2.
他没有办过什么大案要案:进法院工作近十年,尽管早已是法官,但他干的更多的是书记员普通、琐碎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葛峰 《检察风云》2014,(14):9-10
近日和几位法官朋友小聚,聊天内容涉及法院微博建设。随后,话题逐渐转至法官个人开通微博问题。 据一位身在中院的法官介绍,他所在的法院禁止个人开微博。其他几个朋友所在的法院层级不一,对法官 开通个微博的态度各有不同:有的禁止,有的是不禁止也不鼓励,还有的是不禁止,但是如果开通个人微博,需要到人事(政治)部门备案。  相似文献   

4.
执行法官是法院从业人员之一,他们并不如审判法官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与审判法官不同的是,执行法官需要直面法院的判决,直面被执行人,维护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也正因为如此,被执行人通常将执行法官视作“洪水猛兽”,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甚至采用暴力手段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可想而知,执行法官的工作犹如行走在钢丝上,时刻都有危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时可以从报纸、网络上看到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法院刊登的招考法官的公告。有些招考对象是面向社会的,有些招考对象则是面向全国法院在岗法官的。由于招考法院优厚的经济待遇和诱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各地应考的法官趋之若鹜。笔者所在法院的一位同事,前年考上一家特区法院,其工资、津贴、福利等收入,是他在我院时的10倍。今年笔者所在的两级法院,又有多人到沿海法院应考,其中甚至有基层法院的领导。这种从法官中招考法官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官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对经济相对落后地…  相似文献   

6.
路哲 《法制与社会》2013,(29):110-111
法官作为司法审判人员参与法院调解,在我国法院‘‘调审合一”模式下存在角色定位和工作性质的冲突。本文从法官职能发挥角度考察我国法院调解的运行现状、法官角色冲突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以促进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法官素质,指法院审判人员在政治思想和审判业务两大方面所需具备达到的条件或能力。法官素质是我国法律对审判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法院做好审判工作,坚持严肃执法,确保办案和提高办案效率的必要条件。法官素质如何,不仅影响着法院审判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执法的公正与尊严。因而法官素质历来是法院队伍建议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民主与法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曙 《江淮法治》2008,(6):19-1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12个省区市800余家基层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法官与书记员之间设立“法官助理”职务,试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组织模式,以此减轻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分担法官工作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9.
司法的正当性取决于司法独立和司法效率。我国法官来源和法院工作群体配置及运行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异,而高素质法官的选任和法院工作群体的合理设置,是实现司法独立和效率,最终实现司法正当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评贺卫方《复转军人进法院》一文●龙宗智最近看到贺卫方那篇引起很大反响的文章《复转军人进法院》(附本文后——编者注),感到他强调法官的专业化甚至专家化,立意不错,法官素质问题确实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他所强调的法官的专业训练资格,有...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由最高人民法院《人民司法》编辑部和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大金湖杯”2000年有奖征文活动,于4月1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颁奖仪式。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家琛特为仪式发来贺信。针对人民法院调研工作的开展,他指出,全面提高法官队伍的素质,提高法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是新形势下对全国各级法院法官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要求,是适应新世纪审判工作特点的基本保证。新时期人民法院的调研工作,要紧紧围绕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推进法院改革的中心工作展开,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法官自…  相似文献   

12.
全国法院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于8月 1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发表书面讲话,副院长刘家琛到会并讲话。200余名来自全国各级法院的领导及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 肖扬院长指出:法院思想宣传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各项工作尤其是审判工作需要通过宣传得到人民群众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同时,法院思想宣传部门还担负着宣传、动员、教育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责任。我们要把法院工作做好,促进审判事业的全面发展,需要思想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组织保证。因此,对人民法院来说,思想…  相似文献   

13.
合众国诉微软公司——法官、媒介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司法部决定起诉微软之后,人们关心的大都是微软的命运,或至多是微软案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意义。联邦法院的一审判决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很少注意地区法院的法官在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而正是这些行为给判决在上诉时带来很大的麻烦。托马斯·杰克逊(J.Jackson)是一位很有个性的法官。但可能是因为求名心切,他在审理过程中秘密接受了大量媒体采访,表达了他个人对微软案件的看法。在这些采访被刊登后.虽然杰克逊法官成了新闻人物,但他的判决却受到了华盛顿特区上诉法院的责难。杰克逊法官的行为可能在我们看来是无关紧要的——至少没有证据表明他接受了贿赂或和当事人有任何“人情”关系.但它们受到了美国司法界非常认真的对待,因为它们直接影响了个案的司法公正。如何实现司法公正和对法官个人的公正?如何处理法官、媒介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法官不宜成为“包公”式的新闻人物?对于这些问题,上诉法院的以下判决为我们提供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何云笑 《法治研究》2006,(11):76-76
我国现有实际是强调保持司法机关(法院)的独立而不是法官的独立,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法官独立才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和本质,而法院只是法官执业的载体。也有的学者认为,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即法院独立是这一原则的初级阶段,法官独立是这一原则的高级阶段,法院独立是法官独立的前提,法院独立是法官独立的外部保障。但无论如何,司法独立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追求法官的独立。  相似文献   

15.
和他握手时,我们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年仅29岁的年轻人,他就是曾被两级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兵团“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称号的法官施平。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中,北京市大兴区法院积极开展“百名法官进社区”活动,全院每名党员法官均前往居住地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法官们在家门口广泛参与法律咨询、邻里纠纷调解、法律宣讲和治安综治等方面的工作,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得到基层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法官职业化发展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7月5日,在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法官职业化是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法院建设的一条主线。”从而使法官职业化被首次提到人民法院建设的战略高度,由此拉开了中国法官职业化的序幕。法官为什么要职业化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多余。但就是这个看似没有必要、答案不言而喻的问题,却是长期以来影响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最主要障碍。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结束后,媒体对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报道,“法官职业化”成为流行的时…  相似文献   

18.
去年7月,最高法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全国法院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最近,江苏省高级法院又确定常州市中级法院为法官职业化建设工作的试点法院。对此,常州市委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市委召开书记办公会议,专门听取法院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试点方案,并作出5项决定。一是由市委转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辖市、区委,市委各部委、市各委办局等部门全力支持法院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二是批准全市法院施行…  相似文献   

19.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1,(3):1-F0002
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大会,隆重表彰全国优秀法院、全国优秀法官和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等86个法院,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等99名法官被分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和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李红星等199名法官被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授予“全国法院办案...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民商事案件中“执行难”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实工作中,相当数量的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得不偿失,这种“执行难”情况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动摇了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如何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已是摆在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身为执法为民的法官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本文是笔者从实践工作中遇到民商事案件“执行难”的二个案例,对“执行难”问题发生的原因,傲粗浅的分析,以求执行理念之提高。执行制度之完善,执行措施之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