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新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开创我国合同法的先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合同的免责条款。但是,《合同法》本身条文来看,其对免责条款的相关问题规定并不多,还很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第39条、第40条、第41条和第53条等有限条文中。并且这些问题在司法界和理论界也未达成共识。这样,必然引起实施免责条款的困难。而在这些相关问题中.对免责条款的认定更是最为突出。众所周知,免责条款作为当事人以协议排除或限制其未来责任的合同条款,是基于“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而产生的,其法理…  相似文献   

2.
《合同法》第53条规定,免责条款原则上有效,例外无效。第39条规定,格式条款中的免责条款,如果履行了提示和说明义务就有效。但第40条却规定"免除其责任"的条款无效。这就使法律条文之间产生了冲突与混乱。本文试图用民法解释学方法来协调冲突,消解矛盾,以使《合同法》关于免责条款效力的规定合理化。另外,本文就免责条款的撤销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开国  张铣 《现代法学》2012,34(1):65-78
依据《侵权责任法》颁布前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高压输电线路产权归属一直被各地法院作为确认高压触电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依据。其实质是将此类损害赔偿责任视为物件致害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3条虽然作出了与以前的法律法规不一样的规定,将此类责任定性为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责任,但是其颁布后,该法规定的意旨和精神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其原因在于,不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均没有真正明确触电赔偿责任的性质,也没有弄清这两种责任定性的本质区别所在。基于此,实有必要对触电赔偿责任的性质进行细致研究并予以明确,对这两种责任定性孰优孰劣进行权衡比较,以真正落实《侵权责任法》第73条之立法意旨及精神。  相似文献   

4.
1992年9月5日下午郭桂平的儿子谷永雷(9岁)在某村小学院内玩耍(放暑假期间),摇晃院内十千伏高压线杆拉线,引起拉线导电,谷某触电身亡。事后,郭某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村委会和乡电管站承担死者经济赔偿责任。法院立案后,审判人员对本案民事责任的承担,意见不一。第一种意见认为,学生谷某应对这起触电事故负主要责任。因谷某摇晃拉线,引起拉线导电而触电身亡。根据《水力电力部农村安全电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私自摇晃拉线造成触电身亡,由本人负主要责任。”故应由各自负后果责任。第二种意…  相似文献   

5.
在以严格责任为归责原则的背景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免责制度的规定尤为引人瞩目。尤其体现在第79条的规定上。本文仅就其中的第二款基于第三方不履约所主张的免责展开分析,就其适用范围和免责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免责规定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美兰 《法学》2004,(12):72-82
CISG第 79条是为应对缔约后情事发生意外变动而设立的免责规定 ,但它没有采用各国国内法中既存的相应术语 ,而使用了一套独特的术语 ,由此引发出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发生艰难情事能否适用该条免责 ?本文在分析两组应对情事意外变动的概念、第 79条具体规定后 ,将第 79条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中的不可抗力规则进行比较 ,最后得出结论 :第 79条之规定大体上相当于大陆法系的不可抗力规则 ,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后者 ,它基本不包括大陆法上“情事变更规则”的内容。除极个别情况外 ,发生艰难情事很难援引 79条免责。  相似文献   

7.
突破与超越:《侵权责任法》产品后续观察义务之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云 《现代法学》2011,33(5):174-183
《侵权责任法》第46条确立了我国产品的后续观察义务。这一制度的确立符合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的理念。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解释,该条在适用中将与产品质量法中的发展缺陷免责条款存在冲突,第46条可以认为是对发展缺陷免责条款的修正。另外,违背后续观察义务所产生之产品责任应遵循无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责任范围不应包括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8.
"甩掷鱼杆"钓鱼触碰架空高压电损害事件屡见各地媒体,最终受害方诉诸法院寻求司法救济。对"甩掷鱼杆"钓鱼触电行为性质的认定涉及是不是法定"免责"事由的判定,进而会对"赔与不赔"产生决定性影响,是该类案件的主要争议点。因此,本文拟以"甩掷鱼杆"钓鱼触电行为是否为法律法规所明确禁止为中心视角,对该行为的性质做些探讨与辨析,本文认为,"甩掷鱼杆"钓鱼不是间接故意行为,也不是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行为,不是法定"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诸如谁有权利向货运代理企业主张权利,主张哪些权利,货运代理企业以何种形式承担责任,是否享有相应的免责和责任限制的抗辩权利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上货运代理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规定的“相应的赔偿责任”应为“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第11条和第12条项下货运代理企业应当享有一定程度上的免责和责任限制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该法把检察机关规定为赔偿义务机关,这对于促进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改进工作,推动检察机关公正执法和廉政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国家赔偿法》的正确实施,笔者对《国家赔偿法》中关于免责条款谈点理解和认识。 《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下列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1、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犯罪证据羁押或者被刑事处罚的;2、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不负…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这一条文本身只规定受害人故意一种免责原因,所以,有些学者认为“民法草案条文规定的免责原因为‘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两种,而民法通则123条只规定‘受害人故意’一种,其用意在贯彻严格的,由获得利益者负担危险,原则,以符合社会公平观念。”“在高度危险作业给他人造成损害时,行为人的唯一免除责任的条件就是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的故意造成的”。我认为,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2.
江苏兴化吴吉林问:某村民在符合要求的10千伏高压线边搭棚舍,并在棚舍边坚电视天线,不小心被高压感应电流通过无线杆上的避雷裸线击中,造成触电事故,损失10万余元。请问:该高压线路的所有者即供电部门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本刊法律部答:本案供电部门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民法通则第123条的规定及结合具体情况4。何正确适用法律。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适用本条应…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行立法有关"避风港规则"的免责条件欠缺科学性,引发学界的各种释义和涉案当事人的理解歧义,导致司法机关对同类案件的法律适用作出不同的解释和裁判.应在界定视频分享网站经营性质的基础上,就其适用"避风港规则"的免责条件进行合理规范.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提出修改建议:(1)在本条第一款增加"履行合理的注意义务"措词;(2)删除五项免责条件中的第1项和第4项;(3)第2项免责条件修改为"未改变服务对象所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内容,依法必须删减相关内容的例外";(4)第3项免责条件修改为"不知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知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  相似文献   

14.
自耶林在1861年发现了缔约上过失这一理论以来,缔约上过失在德国判例的推动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缔约上过失法典化之前,判例对缔约上过失理论一直存在着偏爱的倾向,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它避开了雇主援引<德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831条第2款规定的对其营业辅助人所造成损害的免责问题,开辟了一条运用<民法典>第278条的路径.因为依据第278条的规定,雇主对其辅助人造成的任何损失都必须承担责任,而绝无免责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应,代理人或者辅助人自己通常仅对其侵权行为负其责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低压电力设施设置和管理不善造成人身触电伤亡引起诉讼的损害赔偿案件逐渐增多,在审理这类案件中如何正确适用法律、确定诉讼主体以及划分赔偿责任,成为法院司法实践中的难点。本文试就审理此类案件中的几个问题谈点体会。 一、低压电力设施损害赔偿应当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根据电力工业部发布的《供电营业规划》第6条规定,低压供电的单相为220伏,三相为380伏。高压供电的为10、35(63)、110、220千伏。对10千伏以上的电力作业应视为高压电力作业,因高压电力作业造  相似文献   

16.
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格式合同条款的效力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之间大都相互冲突,矛盾重重。格式免责条款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在于未进行分类规定。首先,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并没有真正按照"是否违反《合同法》第39条第1款义务来进行区分。"《合同法》第40条完全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行政程序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行政程序法(1993年11月12日法律第88号)朱芒,吴微译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四条)第二章对申请的处分(第五条──第十一条)第三章不利益处分第一节通则(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二节听证(第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二节辨明机会的赋与(第二...  相似文献   

18.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改主要是针对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配的规定。另外.第七十六条第二款将机动车一方的免责事由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限缩为故意碰撞机动车.对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的相关规则也有一定影响。解读  相似文献   

19.
赵蕾 《山东审判》2013,(1):94-97
2010年修改国家赔偿法第19条第(一)项,明确规定了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而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国家不予赔偿。根据学界通说,本条是国家刑事赔偿免责条款,但对此种情形下国家为何免责,怎样认定"虚伪供述"以及如何适用等问题,法律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司法实务执行标准不一。鉴于此,笔者搜集了相关资料及案例,就"故意作虚伪供述"的认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54条至64条全面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明晰了医疗损害责任的类型,确定了医疗过失的证明及举证责任,在医疗机构的免责事由以及患者和医疗机构的特别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