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个社会的主流人性观是进行激励的逻辑起点。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西方人性理论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从中国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中国现阶段的人性特点,阐述了建立健全的、新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性假设是中西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管理思想史上,人性假设中国以性善论、性恶论等为代表,而西方则以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代表。本文对中西的"人性假设"进行比较分析,探析中西管理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要探究科层制的弊端及其克服途径,人性假设理论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科层制在微观层面包含了对人性的"经济人"假设,并把这种假设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以为建立在微观"经济人"基础上的科层制在整体(宏观层面)克服了"经济人"的弊端,成为一个无条件的"公共利益"的代表,从而使科层制在人性假设方面存在的理论逻辑上的前后矛盾。这几乎导致了科层制与生俱来的缺陷。要建立理性科层制,就必须从科层制的人性假设入手,解决科层制在人性假设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犯罪之理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犯罪"属于社会科学上的术语,其天然的逻辑起点为"人".解析黑社会犯罪的理论根基在于理清人--群体--社会以及冲突--越轨--犯罪依次发展的脉络.通过运用社会组织学的观点,可以评价黑社会犯罪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形成历程;选择"人性"角度,可以阐明黑社会犯罪谋求生存所采取方式的必然轨迹,从而为真实地认识"黑社会"犯罪作理性的初探.  相似文献   

5.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人性是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只有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之上,政治哲学才有稳固的根基.理解和把握人性,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假设:公共管理的逻辑基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人"是一个以利己为核心,以利他为实现手段的包罗着丰富内涵的对现实有很强解释力的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为解释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动机,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置于一切目的之上,是对生命价值的张扬和肯定."高尚人"假设在逻辑上是混乱的、在实现机制上是软弱无力的.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应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基点和深层理据.  相似文献   

7.
逻辑起点不同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起点,而是学科和理论的发端并规定其本质的初始概念,具有唯一确定性、抽象性,与历史起点一致;其本质是学科或理论的初始概念。侦查行为是侦查学的逻辑起点。在侦查学逻辑起点是侦查行为的指向下,结合秘密侦查行为的特殊性,秘密侦查理论有着源于自身内部逻辑力量的演绎。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中由逻辑起点发端理论的"具体——抽象——具体"的确立方式,揭示秘密侦查理论的逻辑起点。再从逻辑起点本质要求出发,分析秘密侦查与技术侦查的核心分歧。最终指出秘密侦查是符合这一理论的最终落定;而技术侦查只能在符合其本质的合理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国家法律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商法都应该选定一个逻辑起点,以商人、商行为或者企业为逻辑起点.基于我国商法的发展历史,基于商法本土化理论,通过对德国商法和法国商法所设定的逻辑起点的探讨,在假设《商事通则》制定可能的前提下,我国应选择以“商人”为逻辑起点,以此来构建我国的...  相似文献   

9.
学者们普遍认识到研究人性假设问题对于行政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借鉴和继承中西方传统人性假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新的人性假设构想,探讨了人性假设与行政实践的关系等问题。但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学者们研究没有从"人性"三大矛盾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进一步推进行政学人性假设研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指导,重视人性研究的层次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坚持与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警察学基础理论学科理论体系,应由本体论和专门理论两大部分所构成."治安"所以能成为警察学基础理论体系逻辑起点是因为它是该学科最高级的概念,警察是"治安"的主力和专职力量,"依法"是警察"治安"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安全是警察"治安"的次要属性和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部门法,"环境法"比传统的"环境保护法"称谓更科学;"环境法"应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生态利益中心论"不妥当;环境法调整环境保护关系,而不是调整所有"与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环境法通过调整人与人的行为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其理论研究的基点,考察与揭示了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有三个特点: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实践;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存在物;有着许多人的需要。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的主体性培养为基础;以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为现实目标;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对“国家干预”的逻辑解析——基于经济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学界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经济协调关系说、需要国家干预说、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国家调节关系说、新经济行政法论等。综观我国经济法概念的种种学说,"国家干预"是经济法概念的基本内涵。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此进行阐释,以期进一步阐明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都特别强调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主张以人为本 ,具有浓厚的非宗教、反神学的意味。不同的是两者的“人论”观不同 ,对人的本质的不同把握和对“为人”价值的不同取向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人文精神 :即“为道”的人文精神和“为学”的人文精神。本文通过两者的比较 ,认为真正的人文精神则是两者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四小”行业发展迅速,场所内经常发生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现象,治安问题比较突出。公安机关的多次集中专项整治,往往只能收一时之效。目前,公安机关对娱乐服务场所的行政审批权已被取消,“四小”场所治安管理工作将面临更大挑战,构建“四小”场所治安长效管理机制更加任重而道远。需要发挥政府综合管理的职能优势,有关职能部门之间要明确职责,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协调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是一本优秀的教材能否切实发挥其作用,还存在着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概论》课教材体系存在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转化应遵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与遵循教材相结合等基本原则。转化的基本评价依据应是政治性、思想性强,具有理论厚度等。  相似文献   

17.
培根曾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知识就是力量"并非单纯号召人们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则是提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科学纲领,重新规定了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改变了知识的性质,让知识为社会和政治服务,将知识与力量(权力)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门新课,需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为出发点,实施模块化教学;不同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方法的选用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为根本原则;不同模块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分段考核多维评价体系的确立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实现人与自然、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发展是由人来完成的,而构建和谐的行政管理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因为现代社会的人的社会行为是在政府有组织的管理下完成的。和谐行政管理观的核心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紧密相连,构成同一的整体。和谐行政管理观对于政府治理、执政党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议行合一制作为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之一,有其学理上的合逻辑之处。中国的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基本符合马克思针对巴黎公社所论述的议行合一制。这一制度固有的弊端以及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昭示我们:从“议行合一”走向“议行分立”,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