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雨佳  郭鹏 《人民论坛》2014,(1):192-193
审美经验是人与审美对象互相作用,在人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关系中,人的审美潜能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艺术”与人发生关系.一个人一旦拥有丰富的审美经验,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审美经验是人与审美对象互相作用,在人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关系中,人的审美潜能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艺术"与人发生关系。一个人一旦拥有丰富的审美经验,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罗祖文 《前沿》2012,(3):12-15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自然审美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审美,而是一种“此在与世界”的关系审美;这种审美超越了传统艺术审美中距离与感官的限制,是一种身体感官全部介入参与的动态审美;而且,它还是一种欣赏与沉思相结合的深度审美。  相似文献   

4.
张汝山 《青年论坛》2005,(4):136-137
在消费主义、大众传媒与后现代主义的共同推进下,人类正步入泛审美时代。泛审美时代消费文化所主导的感性主义的平面化审美向度,颠覆、解构了传统审美的人文内涵,因此,以美学的介入,使消费文化维持一种泛审美与审美的人文精神向度之间必要张力关系,是时代赋予美学、艺术工作者的神圣道义承担。  相似文献   

5.
审美理想的内在要求是审美超越,即根据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禀性(即自由创造)的需要,在最高层次上建立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在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对象世界的同时实行对世界的观念改造和艺术掌握,把人与对象世界的审美关系置于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人性的完善和自由本质的实现、有利于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之上,即生命和自由与生存的诗化。  相似文献   

6.
常存文 《前沿》2005,42(12):235-238
审美心理动因是审美需要的心理内化。它主要表现为欲观自身、追求审美快感、追求心理超越、心理的补偿和调节、认知欲的驱使以及欲提高艺术素养这六种类型。审美心理动因与审美主体的个性特点有很大关系,并且受社会氛围的影响。随着审美主体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审美心理动因也随之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温华 《理论月刊》2008,(3):121-124
本文在阐明当代视觉文化与大众审美意识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的教育功用与"娱乐功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的娱乐功用是以教育功用为前提的,娱乐的观看快感满足了人们低层次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人们的价值需要是会沿着一定的层级需要上升的.人们已经逐渐地在追求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以求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由初始的耳目愉悦逐渐走向精神愉悦,反映了受众对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审美需要,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解读能力与审视能力.本文还对图像艺术的审美价值、审美关系与审美创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刘晓春 《青年论坛》2009,(6):122-125
叶燮的《原诗》的贡献主要在于明确提出人我之分相合成文的理论框架,而且物分为理、事、情,人分为才、胆、识、力,在审美领域中,客体的理、事、情是"不可名言"、"不可施见"、"不可径达"的,主体与之是体验和审美关系。在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第二层次"物我相衡"的对峙中,叶燮强调了主体的"胸襟"与"识"对客体的选择作用,在审美主、客关系的第三层次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叶燮强调了主体的"想象"对客体的再造作用。  相似文献   

9.
董惠芳 《前沿》2009,(7):191-194
杜夫海纳把审美对象看成“为我们”而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准主体”。他认为“自在”与“自为”在审美对象中可以调和为一种自律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的赋予审美对象以“准主体”的地位,这样,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准主体”的审美对象与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便形成一种交流和对话的关系。杜夫海纳将审美时象界定为关系性的存在是对传统美学审美对象主客二分存在方式观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0.
中西审美主义尽管言说方式和论证理路大异其趣,但其根本精神却有相通之处,即寻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寻求人的审美化生成,寻求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这种审美主义是一种人文精神、自由精神的体现。审美学作为人文学科,其根本品性正在于人与现实真正的自由关系的现实建构,即探讨人如何生成为审美的、自由的人,现实如何生成为审美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陈敏南 《求索》2010,(8):189-191
新媒体艺术建立的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审美过程的交互性、审美情境的虚拟性等全息性审美方式,与中国艺术美学的"天人合一"、"整体观照"理念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汲取和发展中国艺术美学思想,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表现,将使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不断彰显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2.
走向开放的长篇小说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篇小说审美意识的发展,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旧质不断变异,新质不断萌生的过程。当代长篇小说不但在较高层次上表现了审美心理与审美价值的发展趋向,而且在较深的层次上具有了艺术审美的完整性,呈现出了新的审美特征。道德美,是社会意识形态适应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从爱情、婚姻、家庭关系中折射出的新意识与人性美、即社会发展最新阶段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各自的最高自觉。社会的改革使生产力与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的道德审  相似文献   

13.
西方艺术的审美嬗变与技术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技术理性思维滋生出西方古典艺术的和谐审美观;现代技术理性的发展造成人文与技术言说方式的对立,使得现代主义艺术将审美价值建基于艺术形式的建构中: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和成熟改变了传统的审美形态,使审美走向虚拟化.从技术的角度审视西方艺术审美的绵延与转型,能使西方艺术的审美嬗变获得更为内在、更为本真的理解,从而揭示出技术语境中西方艺术审美流变的独特意涵.  相似文献   

14.
谢奕  门小勇  李鹏 《前沿》2007,1(5):204-205
本文通过对于艺术和审美的理解分析了艺术与审美的关系,提出了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创作者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信息和设计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艺术和审美代表着人类的不断探索精神,它最终要展现的是人类全新的精神境界;艺术和审美智慧是一种有情感介入的、整体性的思维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历史与现实的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后发达"国家,但其审美现代性思潮却往往直接套用西方先发达国家的模式,这种移植与中国既有的审美传统以及自身的社会现实都有一定的隔膜.理论阐释的有效性不大,导致中国审美现代性走入困境.实际上中国传统美学在解决"现代病"的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审美现代性是在社会现代性之上的必然产物,所以,要走好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我们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理论与现实以及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审美包含着审美主体对客体(审美对象)的欣赏、认识与评价,是主体在接触客观现实中的审美对象时所引起的情感上的升华,这种审美活动的产生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的尊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在感性与智性的交融中形成社会审美内驱力,对于凝聚民心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作风建设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才能不断增强,党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社会实践审美化是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的实际行动在这一征程中的一种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向丽 《思想战线》2021,47(6):151
“审美资本”和“审美资本主义”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前沿议题,该问题阈源于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空间隐喻的再讨论,亦即,审美和艺术不只属于上层建筑,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在当代社会发挥出基础性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审美/艺术与经济如何基于人的情感结构而建构新型关系的纵深探讨。藉此,审美资本主义批判既是对于审美资本在当代社会转型和变迁中所发挥作用和意义的显现,同时也是基于审美资本的特殊性,对审美的资本化及其可能的旧病复发提出的批评与重构。  相似文献   

18.
黄长安 《求索》2011,(5):119-121
艺术的德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德育是艺术审美的重要任务,艺术审美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艺术审美与德育关系的分析,论述了艺术的四种德育功能,即通过艺术审美可以达到培养人辨别善恶、培养道德情感和爱国情操,从而健全主体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阿多诺认为技术理性统治下的整个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丧失了艺术对社会本应具有的批判性,自律性消解、真理性内容缺失、虚假审美娱乐感以及对艺术操纵等已成为现代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反"艺术,文化工业蜕变为审美乌托邦,不具有任何审美价值。阿多诺关于文化与工业、文化工业与艺术审美等关系论述,对于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实践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一九九一年第一期刊载了《文学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感应》一文,作者郁沅、张皓就“文学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感应”方面的问题作了以下四方面的探讨: 一、文学的审美本质。文学以审美活动的方式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显示出它的独特本质,即审美本质。从创作与欣赏的整体过程看,文学这种审美实践活动显然不同于其它社会活动、精神活动,它通过主体与客体的审美感应关系,表现出人的审美创造意识。文学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