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边贸易协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是有时过度地追求贸易自由可能会给一国的公共道德造成威胁.因此,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往往内含了一些可以豁免缔约方缔约义务的例外条款.缔约方为了保护本国的公共道德,可以援引这些例外条款来对抗其他缔约方的指控.在WTO中,公共道德例外主要体现在GATT第20条(a)和GATS第14条(a).另外,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27条第2款和《政府采购协定》第23条第2款中也规定了这种例外.  相似文献   

2.
GATT1994第20条(g)项作为GATT的环境保护例外条款,与《WTO协定》序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一致。对于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WTO上诉机构最终维持WTO争端解决委员会的结论,宣布中方败诉,然该案所涉及的《中国加入世贸议定书》法律适用、《WTO协定》序言效力、法解释方法,及GATT1994第20条例外援引条件等法律问题仍值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战涛 《河北法学》2012,(8):62-63,64,65,66,67,68
多边贸易协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但是有时过度地追求贸易自由可能会给一国的公共道德造成威胁。因此,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往往内含了一些可以豁免缔约方缔约义务的例外条款。缔约方为了保护本国的公共道德,可以援引这些例外条款来对抗其他缔约方的指控。在WTO中,公共道德例外主要体现在GATT第20条﹙a﹚和GATS第14条﹙a﹚。另外,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27条第2款和《政府采购协定》第23条第2款中也规定了这种例外。  相似文献   

4.
在倡导自由贸易的同时,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成为当今WTO的一个新议题。GATT第20条"一般例外"的规定,被称作"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包括序言、(b)项和(g)项,其目的旨在保护环境而非实行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5.
“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WTO争端解决案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9月15日美国、欧盟、加拿大正式要求WTO成立专家组,审理中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关税的措施。本案涉及GATT第3条(国民待遇问题)、TRIMS规则中的地方成分要求、《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的国内含量补贴等法律问题。中国可以主张我国相关《办法》规定的征税性质为关税,来避开GATT第3条的适用。退一步说,即使GATT第3条适用,中国仍然可根据GATT第20条(d),提出“豁免”主张。对于本案中对中国不利的诸多方面,可以考虑在今后出台类似规定,并注意相关措词,以免授人以柄。  相似文献   

6.
贺小勇 《法学》2012,(6):59-66
"中国原材料案"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均裁决中国不得援引GATT第20条作为违反"议定书"第11.3条的抗辩,国内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此普遍持批评态度和担忧情绪。其实,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关于GATT第20条是否适用"议定书"第11.3条的裁决符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所规定的条约解释规则。该案有关GATT第20条不适用"议定书"第11.3条的裁决对将来涉"议定书"争端的负面影响不大,因为除极个别承诺外,"议定书"中绝大部分条款都通过纳入的方式可援引GATT第20条。该案中更应深入思考的法律问题是,假设中国有权援引GATT第20条,中国采取的资源出口限制措施为何不被专家组认定为是"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中国宜以该案败诉为契机,采取既符合WTO规则同时又能真正有效保护国内资源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WTO一般例外条款(GATT第20条)与我国应有的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WTO一般例外为各成员为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而悖离其义务开辟了“免贵”通道。但是,这些通道不能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及其推动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本文首先阐释了GATT第20条的法律特征及其在GATT和WTO两个时期的历史发展;然后结合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解释和适用,着重论述了成功援用第20条须满足的条件;接着在具体案件中分析了第20条现存的法律漏洞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最后,提出了中国运用第20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公共道德例外作为GATT第20条所有例外项目中的第一项,体现了WTO成员在倡导和追求自由贸易的同时对于其历史、文化、社会、伦理等观念所体现的核心价值的维护。在文化贸易中,一国文化产品所体现的价值可能与其他国家的公共道德观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形之下,GATT第20条(a)项公共道德例外条款应当如何适用才能达到自由贸易与维护WTO成员公共道德的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产品进口大国,若要在相关的文化贸易争端中成功利用GATT第20条(a)项公共道德例外条款,就应当在立法上和诉讼举证程序上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蒋帅 《律师世界》2002,(9):28-30
GATT1994第20条(b)项和(g)项是就环境例外所作的规定,连同第20条的引言一起被称为环境例外条款。环境例外是指WTO成员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措施可以不受GATT1994贸易规则的约束。如GATT1994第11条要求各成员取消数量限制,然而,一成员为保护环境,可以禁止不符合某一环境标准的外国产品进口。不得把GATT1994的任何规定解释为阻止WTO成员采取或实施以下环境措施:(b)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g)有关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的措施,但此类措施应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道实施…  相似文献   

10.
刑法第57条第1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于本条款的适用,一致的见解认为,无论犯罪分子犯何种罪行,只要实际的宣告刑为死刑(包括死缓)或者无期徒刑,都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第57条第1款还存在另外的一种解释可能。从体系解释的角度看,本条是承接第56条而来的,如果以此为前提来理解第57条,其含义则可以理解为:对于应当或者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即符合第56条第1款的规定),如果该犯罪人被判断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则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换言之,适用第57条第1款需要以适用第56条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整体解释法是条约解释中的一个重要方法。稀土案中中国依据该方法主张《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1.3款是GATT1994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利用其第20条的一般例外条款为稀土等出口采取的限制措施找到合法正当依据。专家组在审理中使用了整体解释一词,但并未予以定义;同时也未能正确运用该法来审理稀土案,最终支持了申诉方的诉求。对此,中国主要针对专家组否定第11.3款是GATT1994组成部分提起上诉。在上诉过程中,中国应继续坚持运用整体解释法,并重点结合《马拉喀什协议》等确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原则,以促使上诉机构撤销专家组的相关裁定。  相似文献   

12.
蔡桂生 《法学家》2014,(1):67-78
尽管刑法第23条第1款和第29条第1款给共犯从属性说留出了论证空间,但刑法第29条第2款构成了该说的法律障碍,该款事实上反映的是教唆的独立性。在解释该款时,应将法律规定上教唆的未遂和学理上未遂的教唆区分开,并将该款解释为立法上规定的、教唆犯独立成立的例外条款。虽然独立性例外说和两重性说一样,都会促成将第29条第2款解释为未遂,以及都无法解决因立法之故而导致的处刑失调,但在法律适用上和从属性原则立场上,独立性例外说并不同于两重性说。  相似文献   

13.
左婧媛 《法制与社会》2014,(2):76-77,82
本文从WTO规则法律解释的基本理论入手,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法中条约解释的相关理论和学说,以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以下简称"原材料案")为分析样本,结合案件所涉例外条款(GATT1994第20条(b)款;GATT1994第20条(g)款),据此考察WTO规则法律解释方法在原材料案中的具体适用。最后,得出原材料案中例外条款的法律解释方法带给我们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由于《TBT协定》中缺少类似《GATT1994》第20条的一般例外规定,因此上诉机构对该协定第2条第1款国民待遇原则“不低于待遇”要求的判定适用了合法监管区分例外标准,以维护成员方的监管自主权.根据该标准,如果技术法规对进口产品造成的不利影响完全源于合法监管区分,那么该法规就不构成对“不低于待遇”要求的违反.然而,合法监管区分例外标准能否真正保障成员方的监管自主权值得怀疑,因为该标准不但本身存在模糊和矛盾之处,其与《GATT1994》第3条第4款和第20条的适用法理也不尽相同,从而会导致成员方就同一事项在不同条款下享有不同监管自主空间.我国宜在今后TBT案件的参与策略和技术法规的制定两方面着手应对合法监管区分例外标准.  相似文献   

15.
《京都议定书》的第一个承诺期即将到期,发达国家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不断出台或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措施,气候贸易措施有单边化的趋势。尽管单边的气候措施与贸易自由的冲突会日益明显,但是发达国家很有可能寄望于GATT第20条例外条款寻找缺口。从规则上来讲,GATT第20条为援引例外设定诸多限制条件,发挥社会利益与贸易自由的平衡作用,但是由于措词模糊,第20条的适用更依赖于个案的司法平衡,为适用结果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本文结合WTO经典案例,深入分析GATT第20条的限制条件,剖析司法适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多边机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现阶段化解各种矛盾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16.
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在WTO法中应如何合理界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国———赌博”案裁决的终结,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的关系问题备受关注。WTO法对成员方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措施存在不同约束,但对相关条款如何辨别和适用于两类不同措施缺乏明确的规定。在GATT项下,由于关于第3条注释的存在,GATT第3条与第11条相互排斥,且第3条优先适用。在GATS项下,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既有区分,也存在适用中的重合,为此需要对第16条中的市场准入的限制措施从严界定,以避免该规定侵占WTO原本为成员方所保留的国内规制自由的领地。  相似文献   

17.
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背景下保障措施的适用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背景下,GATT第24条一般性禁止一RTA参加方对其他参加方的进口适用保障措施,但在一定条件下RTA参加方也可以选择是否对其他RTA参加方适用保障措施,但此种选择应该在RTA中予以事先确定。就歧视性的适用保障措施而言,其受到的约束也是GATT第24条。本文还探讨了关税同盟背景下同盟自己或代表同盟成员如何适用保障措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GATT第15条是有关IMF与WTO在外汇事项管辖权分配方面的重要规定。既有研究强调在WTO体制内针对汇率操纵提起诉讼的不可行性,但通过对GATT第15条的解读可以发现,WTO从本质上是要排除IMF协定对相关问题的介入,从而预留了WTO协定独立解决相关问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京都议定书》的第一个承诺期即将到期,发达国家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不断出台或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措施,气候贸易措施有单边化的趋势.尽管单边的气候措施与贸易自由的冲突会日益明显,但是发达国家很有可能寄望于GATT第20条例外条款寻找缺口.从规则上来讲,GATT第20条为援引例外设定诸多限制条件,发挥社会利益与贸易自由的平衡作用,但是由于措词模糊,第20条的适用更依赖于个案的司法平衡,为适用结果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本文结合WTO经典案例,深入分析GATT第20条的限制条件,剖析司法适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多边机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现阶段化解各种矛盾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四、经办国家垄断贸易的企业《中国入世议定书》第6条两款的规定,文字虽简要,但却囊括了GATT1994第17条和乌拉圭回合达成的《解释GATT1994第17条的谅解》的基本规则。对第17条的宗旨,一位英国学者评论说:“GATT并不想禁止设立经办国家垄断贸易的企业或单位,仅为了限制其滥用的机会……在通常情况下诸如在北美与欧洲各国,在基本是自由市场的环境里,经办国家垄断贸易的企业或单位在不同程度上不受政府的控制。在起草GATT时就是据此情况作设想的,并在第17条和若干其他条款中规定了适当的规则。②”《中国入世议定书》第6条第1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