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信用经济是道德诚信的基础,道德诚信是信用经济的主观条件。促进当前我国社会的信用经济和道德诚信二者和谐发展,应加强信用经济立法,进一步推进信用经济信息共享公开,加强信用奖惩机制建设,将学校诚信道德教育与信用经济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转型期“三位一体”信用文化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我国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信用危机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是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包括道德、经济、法律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内涵;构建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企业、公民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建设由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组成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框架。  相似文献   

3.
应对经济危机仅仅靠经济手段是不够的,需要重视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经济交易所需要的公共品德.信心与信用相辅相成.要确立正确的财富观,想当"经济人",勿忘"道德人",把握住财富的社会辩证法,切实解决"消费不够"和"消费不当".要从信用道德、信用市场、信用制度三个方面抓紧信用体系的建设,努力改变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常锐  常永军 《长白学刊》2009,(3):151-152
诚信道德建设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要从推动传统诚信的现代转化、完善诚信的法律规范、注重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诚信道德建设、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促进诚信文化的传播等方面着手,重筑我国“诚信长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信用欠缺问题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不仅使市场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在法治社会背景之下,"信用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畴,它更多反映的是市场规则和法律制度对市场主体行为约束的无力。因此,重建市场信用的关键在于市场规则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包括完善信息传播机制、信用法律体系以及产权制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近期,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于预防腐败的重要作用1.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形成诚实守信、崇尚廉洁的道德文化。构建以诚信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形成崇尚廉洁的精神文明具有根本性意义。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部分党员干部发生渎职失职等政治上的信用缺失以及在经济交往中大量收受物质贿赂等违法乱纪行为,其根源在于诚信道德的严重缺乏和廉洁意识的极其淡薄。弘扬信用文化、培育信用道德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积极探索诚信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互动的有效形式,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和尊廉…  相似文献   

8.
文亚青 《求索》2008,(4):39-41
文章通过对A公司员工信用认识、信用行为、信用建设、信用管理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论证了构建含道德信用、经济信用与法制信用三位于一体的全面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广大企业规避信用风险、实现持续稳定地增长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信用关系已经不再停留在诚实、守信的传统意义上,而是具有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含义。面对我们今天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社会变迁不断加速发展、社会道德出现某种混乱与无序的深刻现实,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建设,全面廓清和把握我国青年当前的道德修养状况、人格特征和发展趋势,逐步夯实社会信用的道德基础,并在此前提下探究提升当代青年积极进取、包容自信的道德人格的各种新途径、新方法,使青年走出这样或那样的道德冲突与困惑,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道德教育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德智 《桂海论丛》2005,21(5):63-65
诚信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的根本和基础,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源泉。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社会诚信教育:一是要以个人诚信教育为重点,更新诚信教育的内容;二是要重点加强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观教育;三是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诚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执政能力与执政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革新 《桂海论丛》2005,21(5):8-10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我党面临着的一个紧迫课题,要切实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必须充分认识执政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执政诚信是执政能力的关键因素;执政诚信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执政诚信是执政能力评估的重要尺度;执政诚信是国家和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指南针;执政诚信是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剂。加强执政诚信建设就必须清除认识障碍、厌德障碍、利益障碍、思维障碍、自省障碍和上梁障碍等六大障碍。  相似文献   

12.
黄宗科 《桂海论丛》2002,18(2):59-61
网络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公民道德建设 ,要有先进阵地意识 ,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块阵地 ,建立一批公民道德网络阵地建设队伍 ,充实公民道德网络阵地建设的内容 ,抵制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思想的侵蚀 ,推进公民道德网络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3.
陈玉光 《桂海论丛》2002,18(4):38-40
信用危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陷阱,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期道德上的缺位、信用观念的弱化和信用体系的残缺、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及我们对各种严重失信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所造成的.欲使中国经济走出信用危机的陷阱,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二要加强对企业或法人经济行为的道德监察和监督;三要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制度约束失信行为;四要健全立法,严肃执法,强化对各种经济败德行为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凝聚着有效和广泛社会资本的社会,它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自主、平等、信任、协调、合作和互惠的关系。第三部门作为凝结社会资本的网络,体现着社会资本的发展,有助于社会规范的建立和公共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要发展第三部门,建立公众的横向关系网络,培育民众之间的互相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政府现代信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元庆 《桂海论丛》2002,18(6):43-45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信用机制是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关键。政府信用机制包括 :规范政策机制、规范权力运作机制、承诺机制、政务公正公开机制、责任机制。还包括政府对社会信用建设的推动与管理机制 :对社会信用环境的综合治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民间信用中介机构建设、建立诚信惩戒制度、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道德建设之于社会、国家与个人具有基础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总体上可划分为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的初步确立时期、人道主义兴起与精神文明建设时期、多元价值理念交锋交融与分步骤成体系的道德建构时期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宝贵历史经验,诸如:全面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思想,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道德建设也离不开道德建设,坚持对中西道德文化遗产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正确处理道德建设的学术研究与政治需要的关系,坚持道德的规范性建设与自觉性培育同向同行,协同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具体化和群众化。  相似文献   

17.
李丹虹 《桂海论丛》2003,19(5):95-96,F003
大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在内容上要具有世界眼光、培育民族精神、进行诚信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开展公民道德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在形式上要进行双向交流、个体解惑、开放教育、网络教育、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意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威威 《桂海论丛》2005,21(3):67-69
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宁健  娄章胜 《桂海论丛》2002,18(2):56-58
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结构调整变革阶段 ,为了充分发挥道德的社会整合功能 ,必须在正确处理意识形态道德与日常生活道德的基础上 ,根据日常生活道德的经常性、相对稳定性和习惯性等特征 ,通过制定规范、加强教育和营造生活环境等措施来加强日常生活道德建设 ,以解决目前面临的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现实问题 ,促进日常生活的道德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