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国际经济法的对象与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经济法(International Econojmc Law)是法学中新兴的边缘学科。 通常所讲的国际经济法的对象包含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是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它的调整对象是什么?二是国际经济法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分别予以说明。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任何一个法律部门都调整着某种特定的社  相似文献   

2.
再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法律部门是否存在的标志主要有两点:一是有无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二是有无自己独特的调整原则。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它的所有规范应当统一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之上?这一理论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就意味着经济法尚未在理论上独立。在亟待建立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今天,认真地研究这一理  相似文献   

3.
究竟什么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不仅对研究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至关重要,而且对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也有很大影响。笔者根据教学中的体会,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一)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要与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相一致。确定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明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目前,在讨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时,有的游离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有的则把经济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应该有其基本原则,这一点,在我国法学界巳不存疑义。但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我国法学界却众说纷纭。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此发表一些肤浅的看法,以请教于法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5.
1.什么是经济法?什么是经济法学? 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之后,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于经济法的概念,在我国法学界尚有不同的意见,一般的表述是:经济法是国家组织、领导经济的重要工具,是控制和调节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应从三个方面理解经济法的涵义:第一,经济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法律部门和法律科学.经济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如何,它与一般法律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毕业生的去向有何区别?这是当前经济法专业学生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法学教育改革中应当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法专业由于突出了“经济”二字,它与一般法律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毕业生的去向是应当有所不同的。具体地说,经济法专业不是培养一般的法律人才,而是专门培养经济法律人才的;经济法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不是公、检、法机关,而是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特别是企事  相似文献   

7.
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志,就是它与其他法律部门,特别是邻近的法律部门之间,具有明确的边界条件,即不同的调整范围。那么,行政法与经济法之间的边界究竟应如何划分呢?二者联系与区别的焦点究竟何在呢?《经济法学》(统编教材)认为:“经济法调整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当涉及经济行政方面时。同行政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门新兴的学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蓬勃的发展。经济法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也越来越大,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现在不仅立法、司法、科研和教学等各个部门认真研究经济法,而且其他各个方面的同志也关心它学习它。现在就我的认识,谈几点体会,以供律师函授学员学习经济法时参考。一、什么是经济法? 经济法是指国家调整纵向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一样,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是根据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反过来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由于它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关系,而不是其他关系,所以它是更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法规。但根据最近颁布的《民法通则》  相似文献   

9.
尽管经济法现象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同,但人们对其概念和性质至今尚无定论,有众多不同的界说。经济法到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值得商榷。以下谈谈笔者的一点个人看法。让我们先来看看法律部门这一概念。法律部门是调整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划分法律部门有助于人们研究法律和有利于法律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悦  赵华 《行政与法》2005,(5):100-101
将“社会本位”作为经济法的法律原则,无论从其产生的社会前提上还是经济法与其他传统部门法的区别上看以及该原则与经济法其他法律原则的关系上来看,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不仅反映了经济法调整范围的根本要求,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性,还统率着经济法的基本制度。同时也提供了经济法的行为方向和模式,弥补立法疏漏,使之具有规范性、实限性和可操作性。因此,经济法社会本位原则是经济法所特有的本质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由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都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因而形成这三个邻近的或者说边缘的基本法律部门。正确区分这三个法律部门,有助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法、经济法,行政法。法律部门的划分,取决于各种法律部门所调整的对象及其所采取的调整方法。基于此,要将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区分开来,就必须对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各自所调整的对象及其所采取的调整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概念是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整个经济法学体系和结构的支柱。经济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经得到了立法的确认①,而且也在法学界取得了共识。但至今对什么是经济法,它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和谐:循环经济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少华 《法学》2007,(3):29-32
中国的经济法究竟是干什么的?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它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法律部门是如何分工调整诸多社会经济关系的?我们组织发表的这组文稿,结合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任务,从经济法理论到经济法的社会实践,作了比较透彻地阐述,有一定的说服力。特推荐给读者。  相似文献   

14.
吴弘 《法学》2007,(3):24-29
中国的经济法究竟是干什么的?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它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法律部门是如何分工调整诸多社会经济关系的?我们组织发表的这组文稿,结合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任务,从经济法理论到经济法的社会实践,作了比较透彻地阐述,有一定的说服力。特推荐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陈少英 《法学》2007,(3):33-39
中国的经济法究竟是干什么的?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它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法律部门是如何分工调整诸多社会经济关系的?我们组织发表的这组文稿,结合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任务,从经济法理论到经济法的社会实践,作了比较透彻地阐述,有一定的说服力。特推荐给读者。  相似文献   

16.
略论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功耘 《法学》2007,(3):16-24
中国的经济法究竟是干什么的?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它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法律部门是如何分工调整诸多社会经济关系的?我们组织发表的这组文稿,结合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任务,从经济法理论到经济法的社会实践,作了比较透彻地阐述,有一定的说服力。特推荐给读者。  相似文献   

17.
韩大元 《检察风云》2005,(21):52-53
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是什么关系。我认为,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为什么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前提或者说是核心?首先,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来看,任何一个执政党,执政以后,首先面对的是宪法的基本原则问题,不是面对一般的法律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普法时,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学习经济法,学习民法,刑法,也让他们学习婚姻法,认为维护家庭的稳定是重要的。这是对的,但对领导干部来说,你行使的是公共权力,你首先要明确你行使的公共权力是来源于什么地方,你行使这个权力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个权力?这些基本的理念,并不是来自于刑法…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学的尴尬很大程度上源自针对经济法独立法律部门地位的由来已久的论争。要深入开展经济法学的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现代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并以恰当的方式回答什么是现代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经济法,其方位是确定的,而其界限却是模糊的,以此为基础确定经济法的方位时,“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法学界对于经济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但一直没有统一的看法。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本文谈点粗浅见解。目前,我国法学界普遍认为,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般地说,这一看法并不错。它从大的方面划开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界限,但是,不能确切地说明经济法的涵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讨论经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法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法体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定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研究经济法体系,对于深化经济法自身的认识,概览经济法的外在全貌,明了经济法的内在构成要素,理清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确立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完善整个法律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传统经济法体系的缺陷1.指导思想不正确。传统经济法体系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认为计划法在经济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经济法的“龙头法”,其他经济法都以计划法为轴心而展开,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的本质特征,也是与资本主义经济法体系的区别所在。这是传统高度集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