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运用刑事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作为一种程序性保障措施,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益提供了锐利武器和强大制度性支持。我国刑诉法没有规定证据保全制度,尽管立法允许辩护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但是立法的制度性缺陷使辩护律师所享有的申请取证权无法落实。刑事证据保全的直接目的在于保障证据完整和追求诉讼效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论民事证据保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民事证据保全制度作为一个研究对象,首先要关注民事证据保全与民事财产保全的区别,并正确分析和对待两者重合的现象。民亨证据保全制度需要更多立法上的支持,当务之急是需要对采取民事证据的诉讼中保全、诉讼前保全需符合的条件加以明晰地规范。英美法系国家的某些制度及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些立法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行为保全是与财产保全相并列的一个概念,行为保全长期作为学理上的概念适用.随着新《民事诉讼法》的修订,行为保全成为立法上的一个概念.同财产保全相比,行为保全的目的不仅是确保判决有效执行,它还关注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利益保护,所以对行为保全制度的程序设计应当是多方面的.但现行立法中却将行为保全与财产保全简单等同化,没有强调行为保全在程序上的运用.行为保全应突出其自身的程序性,以维护当事人权益.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 ,由于该制度的适用对象仅仅限于财产 ,而不适用于行为 ,这一立法上的漏洞 ,导致实践中存在大量无法利用该制度对当事人进行救济的情形。文章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外民事诉讼保全制度 ,将我国目前实施的可以以行为做为保全对象的“海事强制令”和“诉前临时禁令”,进一步扩大到一般民事诉讼领域 ,将行为纳入保全的范围 ,进而建构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 ,形成以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并重的二元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2012年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法院对于一般民事案件的诉前证据保全,我国证据保全制度日趋体系化。然而,涉及诉前证据保全的各规范性文件在管辖、申请要件、担保问题上的规定却不一致;其程序设置、保全证据的效力也不明确,还存在将证据保全与民事保全相混同的问题。为此,应当转变理念,凸显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统一立法规定,确立证据保全制度的独立地位,加强程序保障,明确保全证据的效力,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联结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的纽带。行为保全是各国立法的通例,但是行为保全作为一项独立制度并未在我国民事诉讼基本立法当中得以确立。因此,对民事诉讼行为保全的含义、特点、性质、行为保全与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区别等基本问题进行探究,对于正确理解这一制度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屡成空头支票已成为常识性诉讼现象,刑事诉讼法遵循的重犯罪惩罚,轻被害人权利保障的立法理念,无疑是重要的幕后推手.消除这种现象应当重新诠释刑事司法正义之内涵,将被害人权利保障提升至应有的高度,赋予被害人选择提起独立民事诉讼或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权,完善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以及审前程序的财产保全制度,将刑民判决执行挂钩.  相似文献   

8.
2012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从多方面对被害人权益保障进行了规定,但被害人权益在国家追诉的司法模式下由于被害人地位被国家替代、执行措施不完善、立法对被害人权益救济不足、刑事和解范围过窄、刑事财产保全措施不完善等原因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对此,需要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执行、保障机制,如加大刑事和解的力度,建立应对不履行刑事和解协议的执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完善追缴、责令退赔的司法救济路径,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完善刑事财产保全等措施,以充分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实现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及财产刑“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现行刑事诉讼中侦查、起诉阶段缺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财产状况的有效掌控,这给刑事赔偿及财产刑的科学裁量及有效执行造成了诸多弊端。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系统、完备的犯罪嫌疑人财产调查控制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诉讼法上的保全是指为使将来判决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其职权,对被申请人的相关财产或行为作出的临时性司法强制措施。旧《民事诉讼法》仅规定了"财产保全",2012年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则规定法院"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第100条),从而将保全的对象范围从财产扩展至行为。关于保全  相似文献   

11.
诉讼保全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司法实践表明,诉讼保全制度的运行往往取决于当事人提供的担保。传统的担保方式一般要求当事人提供实质性财产担保.近年来,信用担保机构逐渐参与诉讼保全担保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保全担保方式,接受该种方式是否能加强诉讼保全工作,从而促进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本文以镇海法院试行的诉讼保全担保公司制度后获取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诉讼保全信用担保与司法实践中所要求的实质性财产担保风险相比较,对诉讼保全信用担保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减轻诉累,提高诉讼效率,保证正确处理刑事案件,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维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利益以及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但随着民事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的不断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实践价值受到质疑。同时,由于我国在立法的规范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附带民事诉讼缺乏独立性,救济范围过于狭窄,造成对被害人的利益保护不足。因此,强化刑事案件的民事赔偿救济程序的独立性,逐步实现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分立,将成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财产刑执行监督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财产刑执行问题迭出的现状表明,我国现行的执行体制及相关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法律未规定执行时效制度和财产刑易科自由刑制度、判处财产刑之前缺乏必要的财产状况调查程序、财产刑由法院执行的体制不合理等。加强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要从工作制度创新的层面入手,寻求监督机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申请执行前的财产保全是一项新的民事诉讼保全制度,它对保护当事人利益及缓解执行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行法律关于该制度的规定可操作性并不强,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以致无法充分实现该制度的设立目的。它首先是为了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因此应将保全申请期间扩大为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送达后至申请执行前,且保全裁定的作出和执行必须迅速及时,以及解除保全裁定的作出必须有相应的审查标准。而它作为程序性制度,必须符合程序公正原则,保全错误会对被申请人以及案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当事人复议申请制度、案外人异议听证制度以及损害赔偿制度,从而共同构成完整的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5.
附带民事诉讼作为典型的民刑交叉范式,在民刑关系上呈现三种不同的审理顺序,而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也因民刑交叉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质。由于我国对附带民事诉讼及财产保全的规定比较粗疏,又分属于民事、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中,导致在民刑审理顺序、财产保全、赔偿范围等方面存在冲突,在实践中难以操作,还长期存在"空判"等严重问题。正视并深研这些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增强可操作性,不仅能消弭法体系的内部冲突,实现一国法秩序的协调统一,而且能够实现这一制度预设的目的,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宽严相济既是刑法立法政策,也是刑事诉讼立法政策,刑事诉讼立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较好地体现了宽严相济的要求。“宽”主要体现在大力推进非羁押措施的适用、完善不起诉制度、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建立未成年人犯罪从宽特别诉讼程序、增加社区矫正规定等方面;“严”主要体现在严格刑事强制措施、增设特殊侦查措施、律师会见权的限制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等方面。为了实现宽严相济刑事诉讼政策,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刑事司法理念;遵循立法宗旨,细化立法规定;建构科学的办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7.
各国立法和判例对环境保全中民事请求权有不同的名称和规定 ,其权利依据有物权请求权说、人格权说、侵权行为说、环境权说等学说。行使保全请求权不以存在主观过错为要件 ,但是 ,要在不同程度上考虑加害人是否违反了结果回避义务。保全民事请求权具有扩散效应。我国在环境保全方面的立法规定 ,存在主体范围过窄、未单列停止侵害请求权等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8.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为保护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法院判决的权威性而采取的一种法律措施。基层人民法院在适用该项措施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财产保全的申请审查不严、不细、不全面,对被保全的财产保管不妥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法院的执法形象,也给当事人带来了财产上的损失。笔者认为今后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应对财产保全申请人及提出程序是否合法、保全申请的审查及担保、保全裁定的作出及交付执行作严格把握。  相似文献   

19.
对于"裸官"外逃资产,我国存在刑事程序和民事程序两种主要规范方式,但是这两种程序之间的关系为何却存在较大争议,无论是先行提起刑事诉讼还是先行提起民事诉讼都存在刑事程序和民事程序冲突以及侵犯被告人权益的问题。因此,应确立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平行关系,借助无罪推定制度缓和刑事程序和民事程序的冲突,特别是刑事证据的证明力可以适用于民事案件,同时还需完善无罪推定制度以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此外,我国法律规定的外逃资产范围狭窄,仅指腐败资产本身,可将外逃资产范围延伸以扩大法律规范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行为保全是指法院在诉讼前或诉讼中 ,根据请求人的申请责令被请求人实施特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从诉前停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角度 ,分析比较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与之相近的制度和措施 ,介绍了国外相关立法 ,提出了在将来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增设“行为保全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