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网络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能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当前网络舆情衍生出的网络犯罪有恃无恐、网络谣言蛊惑人心、网络色情泛滥成灾、网络欺诈层出不穷。故而,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个人权益,必须加强对网络舆情的依法管控。但我国现有网络舆情管控的法律体系在实际管控过程中还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控经验去进一步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网络舆情较其他形态的舆情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提出了正确应对网络舆情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对社会上重大事态的发展影响巨大,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信息管控发挥着实实在在的影响力,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将成为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应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信息公开和民意表达渠道;加强互联网立法,利用法律手段实施监管;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实行有效把关;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切实提高地方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涉军舆情呈现出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互交织、交互性和失衡性同时存在、无序性和难控性不断凸显等显著特点。要搞好网络涉军舆情管控,必须加强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火墙";完善管控机制,打好防范"主动仗";讲究方法策略,形成应对"组合拳",从而在涉军舆论斗争中增强主动性,切实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网络涉警舆情的应对与处理也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当前网络涉警舆情面临多重挑战,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舆情论争向社会政治事件转化,网络暴力向现实暴力事件演化。因此网络涉警舆情的引导和管控关系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应从完善网络涉警预防机制、舆情应对机制,建立网络涉警舆情协同治理模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抓好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舆情管控是推动平安河南建设的基础。新时代,舆情风险预警防控体系构建,应该以技术为引领,提高舆情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精准性;科学分类,完善风险分析研判机制;分层管理,构建舆情风险立体化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供高职院校学生选择和使用的资讯载体越来越多。以主体多元化、传播快捷化、即时交互化为特征的自媒体,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感知社会、审视自身、表达诉求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相应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并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和其他领域舆情的口水效应、羊群效应、轰动效应和扭曲效应。高职院校有关部门应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控,牢牢把握主流话语权,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园网络舆情管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优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政府通过运用技术手段、完善制度规范、实施法律监管,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控,并注意与网络媒体合作互动,牢牢掌控网络资源。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力量整合;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策略,维护我军网上良好形象;推动网络舆情处置策略向移动互联网媒体延伸。  相似文献   

9.
虚拟社会治安舆情的引导与规制既是虚拟社会管控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舆情引导与规制的重要理论问题。随着当前虚拟社会治安舆情载体的多样化,治安舆情呈现出草根化话语环境、与手机结合紧密、形成传播快捷、网民社会心理与行动演变快等特征。营造一个理性的虚拟社会治安舆情环境应努力平衡公民基本权利与行政权二者关系,遵循公益性原则、技术防范与社会管控相结合原则、比例原则等,架构有限干预、有效引导、依法规制等基本方略,从而实现虚拟社会管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特别是被称为第四大媒体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给大众带来无限信息享受的同时,也给公安机关的网络舆情管控带来了舆情苗头发现难、舆情分析难和舆情应对难的挑战。公安机关应将"大数据"运用于舆情发现,实现网上源头发现和现实治理相结合;将"大数据"运用于舆情掌控,适时转换议题,实现日常监管和专项跟踪相结合;将"大数据"运用于舆论引导,实现理性引导和依法处置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网络舆论,实质在于将网络舆论最终定格在人与价值的这两种纬度上。随着高校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舆论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网络舆论的最终属性而言,其在网络空间中所产生的价值舆论场会对大学生个体以及整个校园环境起着正面与负面两种价值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网络舆论进行具体改革,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严格把控舆论信息源的价值质量,并将网络环境中的舆论价值场转化至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场。  相似文献   

12.
微博独特的传播特点为公众带来了新的网络生活方式,改变着信息传播模式和公众的媒体习惯,但借助微博平台散布、传播谣言等问题也给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造成了新影响、提出了新挑战。针对微博的信息获取、内容发表、功能效用等方面的时代化特点,结合当前微博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带来的影响,应该从立法、管理、行业自律、网络阵地、舆情引导等方面加强微博平台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的舆论环境要求检察机关提高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只有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反应机制,敏锐地把握、驾驭应对舆论的能力,及时、坦诚地公开检务信息,才能培养人民群众对司法权威的认同感,提高检察工作的执法公信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对我们生活影响日益深刻的同时,网络逐渐成为网民表达思想和言论的新渠道和新平台.作为一种新兴起的舆论监督力量,凭借其特性,网络舆论相对其他平面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强大优势.积极的一面是网络舆论在成为一种监督力量的同时也加速了案件的进展和审理,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司法公正.当然在缺乏法律监督的前提下,毫无束缚的网络舆论必然会对司法公正产生强势干预,对我国的法制进程产生消极的影响.由此,应当从重视道德规范、出台相关立法、加快权利救济渠道、话语权四个方面解决网络舆论和司法公正进程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多起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精神病人一时间成为人们恐惧的对象。当前我国对重点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仍然薄弱,管控机制、管控措施等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总结重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特点,分析当前重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公安机关在该项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为出发点,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提出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动态核查机制及加强民警培训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涉警网络意见力量的真正形成始于2003年。以"孙志刚案"为典型代表,2003年是涉警网络舆论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年,有人也将2003年称作是"涉警网络舆论年"。从2003年的萌发,到2005年的发展,再到2008年开始的爆发,一直到2011年势态渐趋平稳,涉警网络舆论也完成了从肇始发端到喷薄泉涌再到平缓稳定的发展历程。在涉警网络舆论应对中,要积极打造公安微博平台,积极推出意见领袖,积极吸引青年网民的关注,做好涉警网络舆论导控。  相似文献   

17.
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特征有: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网络舆情常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为加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应重视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与研判;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把关;建立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形成舆论强势;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引导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8.
社会舆论与司法判决两者的权利均来自于《宪法》,一方权利的扩张,则导致权利失衡,形成社会舆论与司法机关的博弈。激烈的利益冲突使得双方两败俱伤,因此,通过在立法过程中对民意进行疏通汇总,在审判程序中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对民意加以引导,营造社会舆论与司法机关双赢的局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大众媒体是社会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监控政府运作的桥梁,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在增强公众政治认知、营造公平的行政环境以及重塑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充分发挥舆论的社会功能,对于推行阳光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大有助益。威尔逊的“金鱼缸效应”中的论述历史性地耦舍了我国“阳光行政”的治理理念,对于我们当今拓展新闻自由空间、发挥新闻监督的有效功能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