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安现场执法记录仪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执法记录仪在民警破案、固定证据、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当前现场执法记录仪在使用中存在着使用不规范、佩戴率不高、执法信息不能及时转化、技术功能未完全开发利用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民警对执法记录仪使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民警使用执法记录仪的规范性,健全执法记录仪的各项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省执法记录仪的配备及使用现状、民警使用执法记录仪的主观感受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配备、使用与资料管理情况总体良好,也存在续航能力不够、容易故障、充电传输慢等质量问题;民警使用执法记录仪时感受到执法安全感,能有效应对投诉、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提高执法公信力等,但也存在一定心理压力,部分民警产生执法畏惧感、警民距离感等。民警对执法记录仪对公民隐私的影响认识不足,现场执法中是否需要专职人员进行记录,辅警能否使用执法记录仪等问题尚未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3.
卢玉华  谢峰 《人民公安》2014,(22):16-18
<正>近年来,公安部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加强对现场执法活动的监督,各地公安机关逐步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装备,民警在外出执勤、执法时必须佩戴执法记录仪,并保证执法、执勤过程全程摄像、录音。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对提高民警证据意识、规范执法行为、维护人民  相似文献   

4.
孔大为 《人民公安》2014,(22):10-12
<正>随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陆续为一线执法执勤民警配发了现场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的普及为执法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执法流程化、标准化,提高了执法效率,减少了执法随意性,实现了警力的"无增长改善",成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  相似文献   

5.
施振华 《人民公安》2014,(22):19-19
<正>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为一线执勤交警配发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的推广使用,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了民警规范执勤执法,同时也提升了民警的现场执法水平。提升执法水平和质量执法记录仪的推广使用,改变了以前交警执法程序随意,轻视证据的习惯,逐步建立了"标准化、流程化、精细  相似文献   

6.
《警察技术》2009,(3):80-80
山东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分局于4月20日举行了全运安保警用装备配发仪式,民警现场取证用的“数码鹰”现场执法记录仪配备到基层所队和一线实战单位,为全运安保提供有力保障。“数码鹰”现场执法记录仪集高清晰摄像,高分辨率照像,对讲机送话器功能于一身,操作简单便捷,防水防震,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使用。该产品已在国内外警方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警用执法记录仪可以提供警察与公民互动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提高警务工作透明度并作为可靠的证据来源,防止警察滥用武力和公民对警察实施暴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树立警察良好形象,但其普及不可避免地对公众隐私安全带来了威胁,具体涉及警方的告知和同意义务、录音时间和内容、访问和存储录音等问题。应谨慎研究发挥警用执法记录仪优势的条件,严格限制警察的权限范围,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隐私权,拓宽执法记录仪的研究范围,合理使用警用执法记录仪。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安执法实践证明,民警队伍手枪实用射击水平对整个民警队伍综合执法素质的提高以及民警自身伤亡的减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警警用手枪实用射击竞赛制度和方法是提高民警手枪实用射击技战术的指挥棒。以往我国民警手枪射击竞赛采用的体育竞赛式的军用手枪射击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民警手枪实战的需求。因此,改革传统的警用手枪竞赛模式,探索出科学规范、训练效果理想的竞赛模式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正>警用催泪喷射器作为《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中的必配装备,其定位属于警械装备中的驱逐、制服性警械。本文拟对当前配发并提供公安民警使用的警用催泪喷射器在执法实际过程中的使用现状与存在问题、使用警用  相似文献   

10.
丁勇 《公安教育》2023,(12):39-42
<正>当前“用枪难,不敢使用枪支”依然是民警现场处置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一态势很可能造成民警既难以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又极大地降低了其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能力。于是,探索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发和使用就成为当前警用装备中的一个热点。高速催泪喷射器是在警用催泪喷射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1.
陈鑫 《公安教育》2021,(1):41-4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法治意识迅速提高,民警现场执法环境也日趋发生变化。使用警犬作为在现场盘查执法过程中辅助执法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被广泛应用。根据公安部提出"警犬按警用装备配发"的思路,将警犬作为装备按照50:1的比例进行分配,充分利用警犬强力震慑、灵活凶猛、大胆机动的独特功能,可提高防范和打击犯罪的作用,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环境。本文从技战术的角度,探讨警犬在辅助民警现场盘查时,通过站位、吠叫等配合形式展现出震慑力,可以提高警犬辅助民警现场盘查时的执法效益,规范现场盘查时使用警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警察技术》2009,(2):81-81
现场执法记录仪的广泛使用,是2008年公安装备的一大亮点。虽然采用电子设备记录执法过程的需求和尝试由来已久,但执法记录仪产品概念的成熟,是以TCL公司2008年推出“数码鹰”SDV01现场执法记录仪为重要标志。该产品因为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可靠的产品品质,在一年时间内,已被国内各省市各级公安部门广泛装备,正式形成了执法记录仪这一新的装备类别。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民警培训改革应当以需求为导向,改变以往的培训方法,建立一种切合基层公安机关实际需要的培训模式。培训要以民警"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岗位、性别、年龄,科学制定标准,使训练内容贴近实战,凸显针对性,让民警真正学有所用,满足执勤执法的需要,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犯罪情况显示图是公安指挥与实战的常用警用要图之一。从目前一些公安机关绘制的警用要图和设计使用的案件标号来看,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图标不规范、设色过多过杂等突出问题。案件标号通用性、概括性、科学性不足,容易在实战应用中造成不便和误读。为此,应当结合当前警务实战需要,确立案件标号的设计原则,设计出一套简明清晰、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规范统一且便于广大民警学习掌握的案件标号,有效指导警务决策活动,提高公安指挥效率和战斗力,促进和推动警用要图应用研究更上台阶。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近几年来,公安部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工作,并在奥运安保等重大安全保卫任务及日常维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减少公安执法工作中执法不公、执法不廉、执法随意等问题,公安部领导在公安部机关法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执法水平、执法公信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法制工作的中心任务。为了加强对现场执法活动的监督,各地公安机关逐步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装备,民警在外出执勤、  相似文献   

16.
人民警察执法权益遭受侵害原因及其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社会转型期利益冲突的加剧,警察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舆论宣传的偏差,非警务活动的影响,警力不够,警用防护装备落后,警察防护意识差,处警能力不足,个别民警素质低下,造成警民对立。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的策略有:构筑和谐的警民关系,改善警用装备,完善法制,提高警察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耀宇  林笛 《人民公安》2014,(14):10-13
<正>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权利,只要合法、规范地使用枪支,就无需有后顾之忧;而民警依法使用枪支,目的就是为制止犯罪、保护民众,群众更无需担心。面对严格的枪支管理使用法律体系以及社会舆论压力,一些民警仍然不敢"安心"用枪,同时也有一些群众对"频频上镜"的民警配枪存有疑虑。对此,本刊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肯定地表示,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权利,只要合法、规范地使用枪支,就无需有后顾之忧;而民警依法使用枪支,目的就是为制止犯罪、保护民众,群众更无需担心。  相似文献   

18.
暴力袭警、民警受到围攻、被恶意投诉屡屡发生,执法环境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公安机关内部管理不到位;思想认识不到位;民警素质不高,处警不规范;法律不完备;执法环境恶化;非警务活动频繁;民众法制意识淡薄;酒后闹事增多。减少和遏制民警执法权益被侵害案(事)件发生,一是建立维权机制;二是规范日常执法,以法依规使用警械;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应对不法侵害案件的能力;四是加大执法保障,提高民警执法能力;五是依法办事,科学界定警务活动;六是加强立法保障,依法遏制民警被侵权案件的发生;七是加大法制教育宣传,改善公共关系,为公安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9.
程琳 《公安研究》2013,(6):5-11
近年来,我国民警执法权威受损现象呈现出扩大趋势,民警执法行为得不到应有尊重,现场指令和措施不被尊从,警察人身安全及名誉权经常受到侵害等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有民警执法的公信力下降、威慑力弱化、强制力软化、保障力不足、舆情支持力分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公安机关应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制定民警现场执法规范和使用武力等强制措施的程序与标准,建立内部督查澄清正名制度和民警执法正当权益保障机制,掌握涉警舆情话语权,营建良好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周杨 《人民公安》2014,(1):45-45
<正>为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切实满足公安民警对警用装备产品性能的应用需求,由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举办的2013警用装备品牌发展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6日在京举行。研讨会以"警用装备如何有效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为主题,围绕"我国警用装备现状"、"我国警用装备发展趋势"、"如何提高警用装备在公安队伍中广泛应用"和"民警对警用装备的需求"等议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和互动研讨,公安代表、科研单位代表及企业代表深入、多角度地分析了目前警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现状,探讨了警用装备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公安机关战斗力提升的积极意义,并就警用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了高效务实的沟通。来自公安机关的领导、专家及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