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所追求的目标。二者的内容、关系和时代意义,都是同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经济制度和体制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为现代公平注入了新的内容,即权力平等、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利益平等。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内容。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互相矛盾又相互依存。公平是一定生产关系下的公平,效率是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效率;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时候,二者才能趋于统一。公平与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胡余旺 《法制与经济》2008,(22):132-133
公平与效率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准。从社会整体角度思考,效率优先论值得怀疑。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公平是任何社会的价值追求,尤其在我国经济效率快速提高,但社会矛盾却日益突出时期,强调社会公平显得尤为重要。法律天生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属性,财政支出作为重要的社会分配之法,关注公平,维护公平,不断的修正公平应是其宗旨的体现,也应当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4.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极为复杂,它既是困扰当代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方向和实质的重大问题。由于有些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分歧和争论恰恰由于对公平与效率内涵理解的不同而导致的,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公平与效率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目标。经济法不仅要追求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同时也要维系和保障经济活动的公平、有序,力争借助法律手段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在公平与效率的基点上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公平与效率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共同构筑起经济法这座大厦。因此。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及其在经济法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无疑对经济法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璇  黄孟洲 《法制与经济》2009,(8):116-117,119
公平与效率问题可谓社会科学发展领域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二者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历史及实践中往往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虽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社会公平失衡问题愈演愈烈,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如何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以缓解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面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正确地认识“更加注重公平”。当前,加重社会公平的砝码已迫在眉睫,但是必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政府应通过政策干预、宏观调控等手段,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平与效率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准。从社会整体角度思考,效率优先论值得怀疑。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法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与社会命题.法,作为反映社会关系、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调整器;作为良好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必然要将公平与效率纳入其基本价值范畴内.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法的要求,作为主体的人对法的要求,也是法的品格所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重大变化,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关于公平问题指导思想的重大变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经济之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和谐的社会是公平和有效率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提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现实的不断变化,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后,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同时也使人们重新的审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2.
杨清望 《法学论坛》2006,21(6):28-31
公平作为法律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反应社会利益的一种协调和平衡状况。公平首先不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绝对恒定的价值体系出现和存在的,相反,公平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公平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和制度公平。在当下中国社会,这集中体现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观念。在当今时代,这种法律合法性的以经济为指向的价值观已经显露出诸多弊端,为此,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公平的时代内涵,将和谐发展为现代公平法律价值观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公平与效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尤其是在市场的经中如何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论述对于公平与效率的认定具有进一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平与效率问题可谓社会科学发展领域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二者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历史及实践中往往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虽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社会公平失衡问题愈演愈烈,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如何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15.
常建莲 《法制与经济》2008,(22):116-1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隶属于社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分析方法给反垄断执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其"唯效率论"的主张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在实践中也面临很多挑战。本文通过对实质公平在反托拉斯法价值体系中地位的历史变迁的考察,提出在现代反垄断法中,实质公平可以填补配置效率价值功能的不足,配置效率辅之以实质公平,可以保证在两价值目标的互动与适当张力中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平衡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个体和社会向上提升的重要力量,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缩小社会差距,推进社会和谐,教育公平是前提、是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教育公平的话题屡屡见诸报端,由此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谈论的千年话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应该更加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的视角探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理念的实现。文中认为要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就要对社会公平的保障,就要在经济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以期达到效益的增长能为全社会群体所享有,而不是成为某单个人或单个群体的利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协调统一的关系,而不应该讨论谁优先于谁。当然,这里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指的是一种长远的关系,而不是暂时的静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本文指出作为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公民"基本福利权利"的表现形式,社会保障必然充当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基本社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追求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建立和谐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