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推进行政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只有将法律制度的建设和伦理精神的塑造相结合,才能深入持久地推动行政公开的发展。必须遵循行政伦理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加快行政公开伦理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迅速增长的监狱人口数量,加拿大在刑事司法程序的不同阶段,广泛实施各种切实可行的拘禁替代性措施,处于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数明显超过监禁人数,其社区矫正工作已取得法律、经济、社会三重实效。在中国社区矫正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结合中国自身国情与加拿大的经验,坚定不移地将这一既有益于犯罪人重返社会、树立生活信心,又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区矫正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3.
警察行政处罚权属于警察行政执法权的范畴,一切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都应出自适格的行政执法权主体。警察行政处罚权主体,是指享有警察行政处罚权,能以警察机关的名义实施警察行政管理活动,履行警察行政管理职责,并且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和个人。它是警察行政处罚权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研究警察行政处罚权主体的本质属性,有利于进一步探讨警察行政处罚权力配置。  相似文献   

4.
县(市)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联系,其依法行政的步伐如何,决定了我国法治进程的深度。目前,县(市)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违法行政、执法不严等问题,通过行政复议可以使县(市)在依法行政的进程中逐步改善存在的不足,推动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5.
期间体现了行政和司法的效率。我国因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法律中期间制度的规定显得零散、混乱。主要表现为期间计算中起算点的不统一、期间决定主体不明确、单行行政法律、法规、规章中的期间与诉讼法之间的期间缺乏协调、整合。建议尽快完善立法,通过制定行政程序法和修订单行行政法律、法规的方式,建立统一、高效、科学的期间制度。  相似文献   

6.
警察院校学生的品德中,应有“法”的元素,因为警察职业与法有着天然联系。警察院校学生品德中“忠诚、纪律、正义、廉洁、文明”中具有法的内涵。在法学教学中应不断地渗透,把学生的法制心理塑造作为法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对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执法理念。警察院校的法学教师,不仅要担当起传授法学知识的责任,也应当承担起塑造学生良好的警察职业品德心理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中,存在严重的以罚代刑问题.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切实理顺构成犯罪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渠道,形成一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有效机制,使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向前延伸,建立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行政主体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对既定事项进行判断、权衡,作出决定的行政措施即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不周延性等特点,必将导致"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的大量存在。依照"形式法治"的观点,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属于违法行为,应该被禁止。然而,按照"实质法治"的观点,却并非如此。可以允许型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有其正义基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容忍。但其要满足不违背法的公平正义价值和立法目的,基于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整体稳定的考虑和基于个案正义的考虑等条件,并且要接受原则之治以及通过事后说明理由制度接受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一种违法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对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宜。因此 ,应界定行政不作为的含义 ,明确国家对行政不作为承担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及构成要件 ,进一步完善国家立法。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法在立法层面上首次对行政执法证据司法化予以肯定,但是行政执法证据如何向刑事司法证据合理转化,转化后司法机关如何使用,以及证明效力的延续性等我国法律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文章分析了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司法证据转化的必要性和证据转化的种类、方法、规则等,并提出对司法实践具有积极意义的证据转化制度。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治要求行政主体对行政权予以合理配置 ,对行政权的运作进行有效的规范 ,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充分保障。在行政法治过程中 ,应正确理解公民权与行政权 ,法与行政权的关系 ,准确把握依法行政、政府守法、程序正当、责任行政、司法审查等构成要素 ,并充分体现自由、民主、效率、公正和秩序等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公安行政执法的内容相当丰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正在公安行政执法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适度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程序、优化行政执法监督和责任制建设是实现公安行政执法公正性的有效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in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development in Canada is axiomatic. However, an appraisal and analysis of the nature and contents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in Canada is not easy. The difficulty of defining and delineating the boundaries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from the general contextual culture and of analysing the major factors that produce an administrative culture conducive to full administrative development is considerable. Due to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the public about the oer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incomplete application of the merit system of staffing, and inadequate prestige value for public service employment, the bureaucracy is yet to receive a respectable level of public acceptance for its ability to act as an impartial agent on its behalf. Similarly, the behavioural patterns, values, attitudes, and orientations internalized in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continue to be inadequate to ensure an effective and fully functional administrative culture. Furthermore, the exact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ub-cultural cleavages suspected within the Canadian administrative system are yet to be ascertained. To conceptualize th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in Canada, we require a great deal of empirical data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Canadian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clud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Canadian public about the operations of their public service, the nature and degree of public support for its programs, the public's orientations toward their administrators, and above all, the perceptions and evaluations of the administrators themselves regarding their own performance and role with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But, unfortunately, there is a serious shortage of data regarding almost all significant variables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in Canada. Sommaire. L'importance de la culture administrative dans l'étude du développe-ment de l'administration au Canada est évidente. Il n'est pas facile, cependant, d'évaluer et d'analyser la nature et la teneur de la culture administrative au Canada. Il y a toutes sortes de difficultés à définir et délimiter la culture administrative dam le contexte cdturel général et à analyser les principaux facteurs qui produisent une culture administrative favorable à un plein développement de l'administration. Parce que le public ne connait pas suffisamment la façon dont le gouvernement fonctionne, parce que I'avancement ne se fait pas com-plètement sur la base du mérite, parce que la f onction publique, du point de vue de I'emploi, ne jouit pas d'un prestige suffisant, Ie public ne reconnaît pas à cette demière la capacité d'agir comme agent impartial, en son nom. De même les modalités de comportement, les valeurs, les attitudes et les orientations incor-porées au système bureaucratique continuent àêtre insuffisantes pour assurer l'existence d'une culture administrative réelle et entièrement fonctionnelle. De plus, la vraie nature et les implications des fissures sous-culturelles dont on suppose I'existence au sein du système administratif canadien restent à védier. Pour mncetualiser la culture administrative au Canada, nous avons besoin d'une abonLce de données empiriques sur les différents aspects du système administratif canadien: sur la connaissance qu'a le public canadien du fonc-tionnement de la fonction publique, sur la nature et le degré de l'appui accordé par le public aux programmes de celle-ci et avant tout, sur les perceptions et les évaluations des administrateurs eux-mêmes quant à leurs propres performances ei à leur rôle dans le cadre du système administratif. Il existe malheureusement une sérieuse carence de données concernant presque toutes les variables im-portantes de la culture administrative au Canada.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合同的概念和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合同已成为现代各国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认为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职能的新型方式,能产生行政法上的效果,是一种行政行为,同时具有行政性和合同性。  相似文献   

15.
在行政执法实践中,经常有行政机关以自我纠错为由,对多年前做出的行政行为予以撤销。这对行政机关而言,是履行自我监督的职责;但对行政相对人而言,撤销早已生效的行政行为,会对其现有的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在理论上,行政机关的自我纠错与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理论更是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16.
程序对抗权应该是行政相对人在遇到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违反法律(主要是程序法律)而采取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对抗违法行政行为的权利。程序对抗权在理论上、立法上以及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完善。“自然正义”、“正当法律程序”和“控权论”是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对抗权的法理渊源。我国对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对抗权在理论研究、立法和行政过程中都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研究、立法和行政实践中加以强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对于保障我国行政诉讼活动的合法、公正,真正实现依法治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发挥。需要从增加程序意识,完善行政抗诉制度等方面,对行政诉讼监督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从制度安排上说,我国行政执法监督体制包括权力机关监督、层级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但这些制度安排还存在不足之处,监督乏力。完善我国行政执法监督体制可考虑三种制度安排,即完善权力机关的监督,整合监督体系和改进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19.
法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实施效果与一个社会中的文化特点、公民偏好与取向直接相关.传统文化中的差序文化传统、权力善属性、青天情结与“无讼”思想对平等精神、权力制约、程序正义与行政诉讼等行政法基本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阻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法在中国的实施效果.这是中国行政法实施效果存在赤字的法律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从重原则是惩办职务犯罪所提倡的 ,职务犯罪与非职务犯罪虽有所区别 ,但按照刑法平等原则 ,在追究职务犯罪刑事责任时 ,不应因犯罪人的特殊身份而发生改变或增减。公私不平等观念影响着刑法平等原则在惩办职务犯罪中的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