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大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演变战略的重要武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种种挑战:在经济层面,新自由主义企图在经济理论、改革路径和政策等方面误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在政治层面,新自由主义坚决反对公有制,反对社会主义,大力宣扬自由化,挑战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文化层面,新自由主义鼓吹的全球一体化包括文化一体化,旨在用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普世价值来消解民族性和各国特色。对此,一要清醒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认清隐藏在“主义”后面的“狼子野心”;二要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加强又好又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迫感,不要为新自由主义的蔓延制造空间;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通过加强载体建设巩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阵地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一种从西方舶来的政治思潮。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这股思潮屡屡在中国兴风作浪。马克思主义者也持续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作出有力批驳。借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新自由主义"阴魂不散",争夺纪念改革开放的话语权,制造思想混乱,妄图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须警惕五大社会思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社会文化领域客观存在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以及公共知识分子等社会思潮.这些思潮的存在、传播和蔓延,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严重冲击和消极影响,进而直接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这些社会思潮的形态、特点及其影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是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   

4.
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出现一些质疑或否定中国发展模式的思潮。这些思潮的发起者,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我们要认清新自由主义企图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用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坚定走好自己的道路,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复杂化,弥散性、斗争性是当今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为代表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严重挑战。回应这些挑战,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社会思潮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要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相结合的原则,以宣化人,以控导人,以批明人,以才领人,以物强人。  相似文献   

6.
黄成忠 《人民论坛》2012,(23):194-195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西方的主要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观念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影响途径较以往已经有了明显变化。高校要从构建大德育课程、加强新理论研究、重视大学生利益诉求和发挥新媒介作用等方面积极引导西方思潮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是当今世界三大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研究社会思潮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新内容。  相似文献   

8.
宋雪梅 《人民论坛》2012,(23):190-191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经济学领域占据主流地位的理论思潮,新自由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文章从新自由主义的内涵入手,分析新自由主义对中国改革的不利影响,便于科学应对新自由主义,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陈旭 《传承》2010,(15):94-95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再次爆发全面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舞台,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深得人心,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新自由主义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方向,必须高度警惕和抵制国内外新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和干扰,毫不动摇地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再次爆发全面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舞台,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深得人心,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新自由主义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方向,必须高度警惕和抵制国内外新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和干扰,毫不动摇地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影响当代中国最为主要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表现出传播领域生活化、传播方式大众化、传播内容感性化等特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和主张会对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消解部分青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部分青年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改变部分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以及扭曲部分青年的公平正义观念等等。为加强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可以考虑从创新模式、传播方式和本土化这样三个方面来推进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以此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青年群体精神生活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骆昭平 《桂海论丛》2002,18(4):8-10
"三个代表"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与时俱进新发展,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深化和拓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辟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同时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历史性的思考 ,并且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创造性的新概括、新表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回答了面向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而且回答了面向新世纪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我们党在21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赢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批判性的理论品格,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强大的理论导向功能、实践指导功能、凝聚功能,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层面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统摄和支配着其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文化健康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来导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和灵魂。文化健康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指路,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和精髓,同时文化健康发展也需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支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文化健康发展,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于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特别强调的是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是青少年中优秀、先进的集合体,也是国家未来希望和建设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是“四有”新人根本要求的体现,所以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7.
严华  刘巍 《青年论坛》2010,(6):81-84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任务,当前最为重要的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为确保创新的正确方向和顺利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等六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How will China influence world politic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any people answer this question by looking to Chinese history, and particularly to traditional models of Chinese world order. This essay seeks to complicate this question by asking which history, and which tradition? While it is common to look at China's pre-modern history as ‘tradition’, this essay argues that we also need to appreciate how ‘socialism’ is treated as a tradition alongside Chinese civilization. It does this by examining how China's public intellectuals appeal to two seemingly odd sources: Mao Zedong's 1956 speech ‘Strengthen Party Unity and Carry Forward Party Traditions’, and the ‘Great Harmony’ passage from the two millennia-old Book of Rites. It will argue that these two passages are employed as a way of salvaging socialism; the ideological transition thus is not from communism to nationalism, but to a curious combination of socialism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This new socialist/civilization dynamic integrates equality and hierarchy into a new form of statism, which is involved in a global competition of social models. Or to put it another way, what these two passages have in common is not necessarily a positive ideal, but a common enemy: liberalism, the West and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所全面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充分认识这个重要思想所体现的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境界 ,对于我们坚持开创性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统战特点的社会主义学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