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登池 《政法学刊》2011,28(5):11-16
法律推理研究热潮的出现,说明我国法学研究已由注重对法律适用客体的本身研究转向法律适用主体的思维研究。但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法律推理研究存在诸多明显不足。因此我国学者要吸纳和借鉴了国外法律推理研究的先进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以致服务于法制现代化,实现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们所争论的法律问题有正确答案?西方法理学对此颇多争议。否定论认为法律及其推理都是不确定的,因而无“正确的法律答案”可言;肯定论认为,作为整体的法律在实践中是统一的,也是确定的,最佳的法律判断就是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折衷论则主张把法律及其推理的确定性立基于程序的保障和合理商谈的实现,从而协调法律的确定性和判决的正当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法律知识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全面分析和评价这些理论观点,并明确指出,法律及其推理的确定性是法治的理想之一,是权利保障的必然要求,但它们亦含有不确定的因素,而人类正好可以利用其不确定性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正> 有位伟人曾将方法比作"过河之船",颇有哲理。不同的研究方法反映了研究主体的不同认识。本文愿就当代西方法律哲学研究中若干值得讨论的方法问题,在"笔会"上略陈浅见,以求教前辈同仁。方法论之一:历史时期的划分当代西方法律哲学是西方法律哲学史的延续。如何认识"当代"?是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无"当代"可言。如将整个西方法律哲学史划分为  相似文献   

4.
赵瑞平 《法制与社会》2010,(23):291-29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在不断地反思教训、不断地总结经验。近年来,不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我国法院制作的判决书提出诸多意见。普遍认为,我国判决书存在着判决书写公式化、判决理由简单化,甚至缺少法律论证和法律推理等问题。有人认为不断地吸取西方法治先进国家的经验,提高法官的理性思维、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的能力,才能提高法官们撰写司法裁判书的能力。但是,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更应该让我们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法律文化中,尤其是传统判词书写中吸取判词书写的精华,改进当代法院判词书写,使判决书更具人性化和法理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法律逻辑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领域里有三种推理: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法律推理是法律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法律推理的正当性问题的探讨是法律逻辑的基本问题,解决法律推理的正当性判定问题和推导问题是法律逻辑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存在确定的法律吗?一一个西方法律思想的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确定性,被称为是西方自由主义法学的三大理论基石之一,法律的确定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了解,第一:法律条文的可确定性;第二,法律推理的可确定性,而从法律推理的可确定性出发,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果,那就是法律判决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论法律推理的含义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法律推理的含义及性质的分析和考察,探讨了法律推理的主要特征,即法律推理的总体思维模式属于“演绎论证模式”,法律推理的思维功能是辩护性论证,法律推理的逻辑结构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推理之综合运用。并从法律推理的实践功能特别是实现“法治”功能角度,提出了法律推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法律推理的客观性及其实现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西方法理学经历了从法律确定性向法律不确定性的转向,以“唯一正确答案”为核心的法律确定性难以成立。然而,这并不会影响法律确定性所追求的限制权力这一政治目标的实现,恰当阐释的法律客观性观念可以作为法治的基石。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适当的法律推理思维方法、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三者的共同作用将为法律推理的客观性的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邱昭继 《法律科学》2005,23(4):29-37
法律中的可辩驳推理是法律方法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可辩驳推理作为一种独立的推理模式而在各个领域发生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的支持:其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其二,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其三,单一性法律推理向非单一性法律推理的转向。法律中的可辩驳推理可以分为三个维度:推定的可辩驳性;过程的可辩驳性和理论的可辩驳性。可辩驳推理对法律方法、法律论证与民主法治等重大的法律理论问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非形式逻辑角度看法律推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推理不仅是法律逻辑研究的核心概念,而且是法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概念上把法律推理区分为法理层面和逻辑层面,分析了法律逻辑学家困惑的根源所在,认为“实质法律推理”概念的提出并没有给形式法律推理之不足提供一个逻辑上的补缺,进而提出了非单调推理是法律推理逻辑基础的思想。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只要引入非形式逻辑理论,就能比较令人满意地解决目前法律逻辑学家的困惑以及法学家们的质疑。  相似文献   

11.
法律推理在法律活动中往往被认为是追求形式正义的一种有效工具。从演绎到归纳再到类比,似乎始终体现着机械的色彩,价值的追求无法展开,如同风雨不进的壁垒。然而,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法律推理的价值问题却潜在性的影响着我们。本文拟通过对法律推理形式和实质分析,将法律实践中的法律推理具体价值追求解析,希望对法律推理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纷繁复杂、波澜起伏的当代美国法律思想是比较法学者眼中永恒的风景.透过诸般学术现象发现、总结其基本线索和演进规律,并以此作为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治发展的重要参照系,更是西方法学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借助于既有的法学论文(著作)的"引证率"排行榜,对美国当代最重要的法学论文、著作和教材进行内容上的权重分析,揭示了法律思想发展和法律运行的状况,进而对当代美国法律思想的演进谱系加以总结,并提出若干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原则与规则之间的冲突:法律推理的难题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是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 ,它的大前提是可适用的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在法律适用中 ,特别是遇到疑难案件 ,有时出现规则与原则之间冲突的情况。对此 ,法官在相互冲突的规则与原则之间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 ,确定以规则还是以原则作为大前提。本文以一起遗赠纠纷案为例 ,试图分析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原则作为判决依据的理由 ;在规则与原则之间的冲突中法官作出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次一、引言二、国际法批判法学派的研究概况三、国际法批判法学派的主要思想四、对国际法批判法学派的反思一、引言1977年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召开了第一次批判法律研究大会,由此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the critical legal studies movement)的帷幕得以拉开。此后,批判法律研究运动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法学界开展得轰轰烈烈,一步一步走向兴盛,形成了一股反西方法律传统的学术思潮和一个具有叛逆性和颠覆性意义的法学流派——批判法学(critical legal studies)。批判法学对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此,国内有关论著已…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法律规范对需判决案件作出处理结论,这是一个推理过程。在这一推理过程中,法律规范选择推理相对于形式推理在一些复杂案件中起到了重要的弥补作用。本文指出对法律规范选择推理的研究可以加强司法工作者在法律实践中的推理、论证能力,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普通法国家以判例法为基本特征的法律结构,对法律推理中的判例主义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从判例主义遵循先例的基本前提入手,对法律推理中的事实和法律的发现,基本方法的采用以及推理结果的获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判例主义的推理模式是综合性的推理过程的体现,其终极目标是落实法官心中的正义观念。  相似文献   

17.
《北方法学》2019,(4):139-150
既有的严格主义法律推理采行三段论演绎方法,简洁、直观地将法律推理呈现为一个实质蕴涵的过程,确保了法律推理的可判定性、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基于构建公理性法律体系是不可能的,法律推理并不能实现无矛盾和无缝对接,法律推理所使用的语言并非是单义性的,法律推理前提集的一致是不可能的判断前提,故严格主义法律推理并不能真实地刻画现实的法律推理活动。可废止性法律推理具有非分析性、实践性、可辩驳性及双向性等特征,其在评价标准、对待推理前提的态度和推理过程方面同严格主义法律推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可废止性法律推理的理解离不开语境,因而并不是不确定的法律推理。可废止性法律推理整体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完整的法律适用的逻辑框架,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日常实践中法律运作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法律实质推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适用法律实际上就是根据法律规范对需判决案件作出处理结论的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仅运用普通逻辑研究的那些推理形式和推理规则,在许多情况下是很难得出一个理所当然的判决结论的,而必须深入探究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或最初的立法意图,还要考虑其他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这样的推理“是实质的,不是形式的”,(1)即难以对它作纯形式化的处理,故称法律实质推理。适用法律所运用的主要是法律实质推理,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种推理形式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适应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围绕法律实质推理着重探讨三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9.
<正> 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是当代西方法律社会学的重要课题。美国著名法律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罗·昂格尔(R.M.Unger)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法律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传统,善于从世界历史和法律哲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不同法律与不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  相似文献   

20.
卞建林  王佳 《证据科学》2008,16(2):129-137
本文对西方当代司法证明科学领域几项突出的新发展作了介绍和评析:运用贝叶斯定理对事实判定者的认知过程加以量化;适用似真推理弥补传统形式逻辑推理的不足;建立相应的似真推理平台——对话理论;将信息科学引入证明过程。这些新发展突破了传统司法证明理论的瓶颈,为司法证明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