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举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去年制定的《黑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规定,"提名确定代表候选人,要严格执行提名代表候选人的法律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选民联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数,均不得超过应选代表的名额。"这些规定表明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提出的候选人,与选民或代表依法联名提出的候选人其法律地位平等。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看其选举制度是否民主。赋予选民或代表具有联合提名  相似文献   

2.
周耀 《人大研究》2002,(3):20-20
乡镇换届选举工作 ,一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乡镇人大代表 ,二是乡镇人代会选举乡镇政府领导人员。调查发现 ,某些地方的选举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一些选民或代表的民主权利受到侵害 ,候选人地位不平等 ,甚至有虚报选举票数等现象 ,应引起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1.依法办事 ,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的民主权利 ,体现人民当家作主。2 .选民或者代表联名提出的候选人 ,同政党、团体提名的候选人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都必须列入候选人名单 ,不能作为“陪衬”起“差额”作用 ,如果当选就要依法承认选举结果。3.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  相似文献   

3.
改革和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思考刘淑君一、改进和健全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办法第一,对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推荐代表候选人应规定一定的比例。适当限制各政党、各人民团体的提名数。第二,确保选民或代表十人以上联名推荐的候选人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提名推荐的候选人在法律地...  相似文献   

4.
一是选民和代表提名候选人的权利得不到真正落实。在现阶段选举中 ,法律规定的选民和代表联名提名候选人的权利还经常受到这样和那样的干扰和限制 ,难于具体落实。有些地方用一些不适当的限制条件阻止选民或代表联名提名 ;有的把提名时间安排很短 ,使之来不及提出 ;有的明确要求选民和代表中的党员必须保证党委推荐的人选通过 ,不允许党员参加联名提名活动 ,或者只允许党员联名提名指定对象 ;有的让被提名者公开表态 ,拒绝接受提名等等 ,这就使选民和代表联名提名的权利在实践中大打折扣。二是硬性规定代表比例 ,照顾多方面 ,影响了代表素质…  相似文献   

5.
按照选举法,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中,选民10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应当说各地在历届人大代表的选举中都做到了依法办事,整个选举比较规范,但并非没有不足之处。比如代表正式候选人的产生绝大多数来自各政党、各人民团体的提名,而选民联名推荐的,最后成为正式候选人的很少,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表面看是选民的提名推荐不够恰当和准确,而实质却可能是在选举的过程中对选民的提名推荐权尊重和保障不够。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一次会议上,一位领导表扬了一个乡在换届选举中,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全部满票当选,选举十分圆满成功;批评另一个乡,代表联名的候选人当选,是一次失败的选举。这位领导对选举工作的褒贬态度,笔者不能苟同,特提出商榷。主席团提名的侯选人当选,选举就成功:代表联名提出的候选人当选,选举就失败,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了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和代表联名提出的候选人,无论在提名人数限制、时间限制,还是在确定正式候选人程序、对候选人情况介绍,以及选票次序排列等等,都是平等的,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依法当选或者落选都属正常现象,不影响选举的合法性、成功性。因而,上述领导对选举的看法与法律公正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7.
候选人提名,是在选举过程中推荐、酝酿、选择、确定候选人并把他们引入投票决定程序。提名制度是选举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进行选举,需要为投票人(直接选举中的选民和间接选举中的代表)提供选择目标或表决对象,即候选人。提名可以为投票人缩小选择范围,确定投票倾向,也可以使选票趋于集中,便于产生多数,实现选举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宜峻 《人大研究》2003,(11):36-36
有消息说 ,某地乡镇人代会选举时 ,组织提名推荐的副乡长正式候选人意外地落选了 ,却从票箱里“跳出”一个“另选人” ,且得了超过半数的选票 ,令会议的组织者非常难堪。由于我们一些人的潜意识里不愿意非组织意图的人当选 ,所以也就坚决反对代表搞非组织活动(姑且不论非组织是否非法 ) ,对候选人的宣传介绍 ,历来都由组织部门统一安排 ,不提倡甚而反对或阻止候选人进行自我宣传推介 ,更不允许非正式候选人私下活动拉选票 (这可能是违法的 ) ,以免由于非组织、无序地竞争 ,导致组织意图无法实现。可以肯定 ,组织、团体向大会推荐的候选人 ,…  相似文献   

9.
正五条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选举工作五项举措加强对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领导。地方党委对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负领导责任。县级人大常委会对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负组织责任。把好人大代表"入口关"。地方党委要依法行使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权,把好代表政治关、素质关、结构关。加强选举组织工作。要依法做好宣传动员、选区划分、选民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起发生在一年前的选举案。案子虽早作定论,但由此引出的选举理论问题仍需探讨,尤其是在即将举行县(市)人大换届选举前夕。2002年12月18日为某县乡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日。投票选举当日,某镇甲选区部分选民分别在选票的空栏内填写了乙选区选民陈某(非候选人)。结果,陈某在甲选区“双过半”(即应到选民和获赞成票都超过半数)。围绕陈某能否当选为该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问题,该镇选举委员会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陈某的当选结果无效。其理由是:陈某不符合代表候选人提名的法律要求。选举法第29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  相似文献   

11.
问:甘肃省某县等额选举镇长,第一次投票未当选,主席团开会后,没有让代表重新酝酿、提名即进行第二次投票,并做工作要求代表选举该候选人。第二次就同一候选人进行投票后获得过半数选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甘肃省人大常委会1997年4月14日)答:地方组织法第24条第二款规定:"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可以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候选人,也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另行提名、确定候选人。"等额选举镇长未获得过半数选票时,不属于上述情况,应另行提名、确定候选人,不能不经另行提名程序即就同一候选人进行第二次投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1997年4月28日)  相似文献   

12.
《选举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 ,由各选区选民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提名推荐 ,选举委员会公布后 ,“由各该选区的选民小组反复酝酿、讨论、协商 ,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 ,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这里 ,对于正式代表候选人 ,法律只是原则性要求经“选民小组反复酝酿、讨论、协商” ,并“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来确定 ,至于怎样才算“反复酝酿、讨论、协商” ,各地做法不一。吴江市人大常委会在多次组织指导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 ,为充分发扬民主 ,保证选民行使民主权利 ,形成了一套酝酿协商正式代表候…  相似文献   

13.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实践中,一般采取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按应选名额等额提名代表候选人,再由代表十人以上联名提出差额选举所需人数的候选人。由于组织引导的原因,代表十人以上联名提出的代表候选人很少能够当选,很多代表对此提出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完善,农村选举制度已基本实现公开、公平、透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农村选举活动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村委会选举尚存操作不规范现象其主要表现:(1)有的地方不按选举程序指派候选人,甚至对选民施加压力,以确保推荐的候选人能当选。(2)不公开记票,既使选举结果难以获得选民的信任,也难免会有不利于公平选举的不当行为,如虚报选举票额。(3)不及时公开宣布选举结果,出现选民不知道谁当选的现象,有的地方能长达一两个月。(4)非法…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大月刊》2006,(11):13-13
近日,上海各级人大都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联系人大工作的实际,当前要把做好换届选举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区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大力宣传我国民主选举的法律制度,引导广大选民依法参与选举,通过民主选举的实践,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熟悉有关法律规定,能够严格依法办事;要充分发扬民主,依法做好选民登记、选区划分、推荐和确定候选人等选举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工作,增强选举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保障选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6.
谢蒲定 《人大研究》2003,(11):18-23
虽然法律有在正式候选人之外“另选他人”的规定 ,但像深圳区级人大代表选举中出现的通过“另选他人”而当选的 ,毕竟是特殊情况下的特例 ,因而在直接选举中 ,如何提名推荐和确定代表候选人 ,对能否选出能够并且敢于代表人民意志的高素质的人大代表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方式县级人大代表候选人有两种提名推荐方式:一是政党、人民团体提名推荐,二是选民十人  相似文献   

18.
"三合一"选举方式(即将提名初步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和正式投票选举三者合并进行),在今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再受基层"热捧".与传统的选举方式相比,"三合一"优势在于:一是节省时间."三合一"选举将提名初步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和正式投票选举三者合并进行,如果参加投票选民超过选民总数一半,每项职位都有选民得票过半,选举就一次"搞定".  相似文献   

19.
依法保障选民和代表联名提名权切实改进选举工作王凤菊选民或代表联名提名的现实障碍。法律规定为选民和代表行使联名提名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种种不适应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现象和有停于法律规定的行为。1.思想不适应。由政党推荐代表和...  相似文献   

20.
提名推荐的人大代表候选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修福 《人民政坛》2011,(10):47-47
《人民政坛》编辑部:我省即将开始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了,其中,提名推荐人大代表候选人是一个重要环节。有人认为,只要是选民就可以被提名推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但也有人认为,有选举权不一定享有被选举权,人大代表候选人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我想请问,提名推荐的人大代表候选人是否有条件限制? 佚名 2011年9月1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