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3年5月27日,中央纪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中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表示,要严肃认真地开展会员卡清退活动,做到"零持有、零报告"。"清卡风暴"表明,会员卡腐败现象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2.
刘海明 《检察风云》2013,(16):12-14
日前,中纪委发起的清退会员卡行动,受到舆论关注。不可否认,短时间内,"卡腐败"现象有所控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反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何一种腐败现象的蔓延,都有其特定的土壤。遏制腐败如"割韭菜",若不能建立长效机制,暂时取得的成效,将面临付之东流的可能。此番清退会员卡行动,就遇到了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3.
上篇:官场腐败"心声"许多腐败官员落网后,反思自己走向腐败的历程,深究内心动因,其中不乏发人深省的"贪墨心态",而这些"贪墨心态"都有着浓厚的传统"贪墨文化"的印记。这些心态概括起来,无非涉及当官的价值取向、对腐败行为的自我开脱以  相似文献   

4.
王晟 《公民与法治》2013,(16):24-24
中央纪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上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5月27日强调。伞罔纪检监察系统要严肃认真地开展会员卡清退活动,实现自我净化.巩同落实八项规定成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腐败量度的重要方法,腐败感知及相关的腐败印象指数常被广泛运用,但公众的腐败感知很大程度上属于民间传说,具有夸大甚至无中生有的特性,而并非亲身经历的腐败事实。通过腐败感知可以量度"腐败传说"的流行程度。基于C市城区居民925份问卷调查的数据,确认了"腐败传说"的存在。但不同于已有研究所认为的那样,"腐败传说"与其观念持有者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有无遭遇腐败的亲身经历则与腐败感知、反腐败成效感知呈现出显著相关性,有腐败经历者对腐败普遍水平和严重程度的评价更高,对反腐败成效的评价更低。反腐败工作致力于降低腐败发生率并因此降低民众遭遇腐败的概率,应为关键,但并不足够;通过各种措施降低"腐败传说"的流行程度,本身亦应成为反腐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欣 《法制与社会》2013,(12):87-88
近年来,我国腐败官员外逃"避罪"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引渡制度的概况,并深入研究引渡我国外逃腐败官员存在的问题,如法律依据的缺失、死刑阻碍引渡合作、政治犯罪的界定阻碍引渡合作等。从而就引渡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依据、灵活使用"不判处死刑承诺"、腐败犯罪非政治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克 《检察风云》2013,(16):14-15
专访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检察风云》:不久前,中央纪委印发了《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为什么清退会员卡行动会成为反腐败建设的一项新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3年5月27日,中央纪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中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中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表示,要严肃认真地开展会员卡清退活动,做到“零持有、零报告”。“清卡风暴”表明,会员卡腐败现象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9.
肖方 《法律与生活》2013,(13):24-25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前司长郝和平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前总经理唐若昕,再到北京市卫生局前工会主席白宏,梳理他们的犯罪记录,都能发现"会员卡腐败"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
腐败犯罪是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从洗钱活动的发展过程来看,腐败犯罪与洗钱紧密相连,对腐败活动进行控制可以更有效的打击洗钱活动。本文从腐败犯罪与洗钱犯罪的关系中找出它们的联系,从而得出启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13,(7):6-7
<正>业界全国法院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2013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法院结合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法院系统内统一组织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通知》明确了清退工作的对象及范围,同时强调,各基层人民法院应当于8月10日之前向所属中级法院纪检监察部门作出单位零持有的报告。各中、高级法院应当于8月20日和8月30日之前,分别将本院机关及辖区法院开展专项清退活动的情况报送上一级法院。  相似文献   

12.
宗腾 《政府法制》2013,(22):22-23
6月20日,以打击隐形受贿为主、始自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干部职工"自行清退会员卡"运动已结束.这里所谓的"会员卡",指的是一种特殊有价凭证,大多由一些行业机构比如娱乐、健身等以及商场、会所、宾馆、俱乐部等发行,持卡人可凭卡消费或享受折扣. 这是纪委内部掀起的一场自我清查行动,直指会员卡消费.众多观察人士评价称,此举意味深长,可视为我国未来反腐的重要一步,将从公开场合向私密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13.
当下,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惩治腐败的方针是"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因而,我们更注重腐败预防机制的构建。我国目前缺乏预防腐败的中央级专门立法,这给我国预防腐败地方性立法创造了空间。然而,我国预防腐败地方性立法呈现参差不齐的现状。2013年广东省两个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的出台成为我国预防腐败地方性专门立法的良性实践。在充分肯定两部地方立法的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我们仍然需要借鉴国际预防腐败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4.
腐败与洗钱是国际社会的两大公害。以往,洗钱多与贩毒、走私、黑社会相关联,但近年来,腐败犯罪与洗钱犯罪日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又极具危害的新型犯罪,我们称之为"腐败洗钱"。以"加强对腐败洗钱的防控作为我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突破口"为切入点,确立一条"把腐败与洗钱结合起来研究,通过控制腐败洗钱来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作为一种新思路,将会对我国的反洗钱斗争和反腐败制度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卢焱 《法制与社会》2013,(13):163-164
腐败作为一种非常态化的经济现象,已经严重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经济腐败已经成为极其普遍的腐败行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腐败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腐败产生的经济危害以及开展反腐倡廉的经济意义,论述了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反腐倡廉斗争的几点建议,指出了只有坚持不懈反腐倡廉,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开辟一条绿色的阳光通道,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现代社会,腐败问题依然是人类社会无法除掉的顽疾。国家也正在积极尝试预防腐败的机制力图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当时从当前预防腐败监督机制角度也来看,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对基层预防腐败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在基层政府组织中,普遍存在舆论监督机制不健全、政务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以及预防腐败职能机构独立性差等问题。针对基层预防腐败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建对策和措施,强调应该完善权利约束权力机制、完善腐败惩处机制以及权利监督机制等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了解基层预防腐败机制存在的问题,为相关决策者制定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起到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添毅 《法学杂志》2008,29(2):103-105
权力与腐败具有"天然勾连"的特征,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抑制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薪养廉"等具体举措仅是这个系统工程中可以考虑的一种制度安排。权力来源于权利的性质决定了权利能够制约权力,即法治才是抑制腐败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当前,要通过法治建设不断增强法治能力,在现阶段,应当有效增强立法能力、司法能力、执法能力和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18.
"福利腐败"已经成为一些垄断行业中习以为常并且根深蒂固的现象,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名词,在本质上,"福利腐败"就是行政垄断衍生出的中国式的行业福利腐败,其对社会产生众多的危害和影响,必须对其予以规制,而治理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铲除垄断。  相似文献   

19.
腐败有掌权者腐败和机构腐败之分。掌权者腐败具有“行为的个别性”和“明显的不合理性”的特点。机构腐败也有两个显著特点:(1)它是机关行为或一定权力系统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责任人;(2)它的不合理性不十分明显,人们对它常常不能形成稳定一致的是非评价。由于腐败与执法的同源性、权力的不受惩罚性、反腐败的法令只能由不腐败的权力创制等原因,对腐败无法像对其他犯罪那样通过严格执法来实现治理目标。在民主政治下,根治腐败的根本出路是贯彻品德原则,建立对官员的品德评价系统。品德评价系统是依据品德标准对公职人员实施辞退、罢免、撤换的政治评价系统。这个系统由执法权自洁系统、监督系统和以公众为力量源泉的基础系统等构成。  相似文献   

20.
腐败的危害人所共知,治理腐败一是预防,二是惩治,二者缺一不可。但比较而言,预防比惩治更为经济、科学。本文指出为了有效地预防、控制腐败,应当从制度、程序、过程控制、巡视、体民等方面进行完善,如此则腐败这一社会毒瘤将会逐步为人类所掌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