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静的萧条》(1994年版)一书的作者华莱士·彼得森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中西部经济学协会和密苏里河流域经济学协会会长,也是一位报纸专栏作家。该书以大量资料对美国经济现状作了较深刻的分析。作者认为,近20年来美国经济处于“平静的萧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一体化问题时经常提及的理论流派有:邦联主义、联邦主义、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沟通理论、政府间主义等等.一体化研究的方法论视角主要有:政治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学等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是美国北加罗林那大学经济学教授,他阐述了1850年以前大米贸易的萌芽和发展,同时谈到了1950年以后大米贸易的迅速扩大及其背景的演变,进而从大米输出的量和值,目的地,工资劳动和种植面积的比较,大米出口和进口纺织品的比价等等来说明大米在泰国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是美国纽约大学国际问题教授特拉格所写.它为美国侵略活动献策,矛头针对东南亚各国,特别是针对我国.作者在文中恶毒地从各方面攻击和诬蔑我国.作者承认东南亚条约组织不但没有取得亚洲大部份国家的支持,而且使所谓非共自由亚洲造成分裂.作者哀叹东南亚条约组织对美帝侵略亚洲,没有增添什么力气,而且对美帝所谓的战略威慑力量,也没有提供相适应的政治基础,时至今日,东南亚条约组织反而变成美帝在亚洲采取新政策的绊脚石.因此作者主张美帝应该放弃东南亚条约组织,转而通过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防务"等等——的双边、三边或多边协定形式求搞所谓的亚洲地区主义,为美帝进一步侵略亚洲效劳.  相似文献   

5.
随着特朗普当选并就任美国总统,其经济政策方案渐成体系,形成了一套对内新自由主义,即强调减少国家管制、激发市场活力、削弱福利国家;对外实行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强调美国本土经济利益的“特朗普经济学”.“特朗普经济学”迎合了美国中下阶层民众的心理,充分反映了美国所处的经济和外交困境.“特朗普经济学”的实施将为中美经贸关系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中国需充分研究特朗普采取的政策举措,精心准备相应预案.  相似文献   

6.
张维迎,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1990年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M.Phil.),1994年获博士学位(D.Phil.)。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企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人士。  相似文献   

7.
雷著宁 《东南亚》2006,(3):34-34
2006年6月30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徐本钦教授应邀访问了我所并以《东亚新区域主义和东亚经济一体化》为题,在我所作了学术演讲。我所全体研究人员以及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历史系的部分在读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徐本钦教授系统地、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区域主义的概念和东亚区域主义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列举了东亚新区域主义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带给参与者的益处、东亚一体化面临的主要困难,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相似文献   

8.
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危机概述》,是一部论述拉美资本主义的专著,共四百一十四页,1983年由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维·沃尔斯基教授主编,作者都是苏联国内知名的拉美问题学者。本书是在苏联拉美所就拉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举行过数次国内外讨论会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是近年来苏联拉美研究所研究拉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在菲律宾和泰国,关于民主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境:一种是在国家精英层面上痛斥"买选票"式的选举腐败;一种则是在地方实践中,对政客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其在多大程度上使选民社区受益,并保障了当地贫民的权益。这种以弱势人群社区为基础的共生投票行为可被称为"选举主义道义经济学"。随着菲律宾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Joseph E.Estrada)和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治下民粹主义的兴起,之前隐藏在民间的选举道义经济学逻辑逐渐走到了台前,直接挑战两国精英的话语权。尽管拥有下层人民忠实有力的支持,这两人最后均因涉嫌贪腐而被迫下台。在菲律宾,阿基诺三世(Benigno S.Aquino III)作为精英改革者的成功掌权标志着民粹主义的式微,却也带来了新威权主义的抬头。在泰国,他信雄厚的选民基础迫使精英阶层求助于军队,期望借军事政变和宪政改革推迟选举,从而消减他信的影响。这表明选举主义道义经济学的民主逻辑在泰国已经扩散到国家层面,成为了一股强大势力。  相似文献   

10.
徐本钦教授纵论东亚新地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平 《东南亚》2006,(3):35-39
近年来兴起的东亚新地区主义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中外的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在新地区主义的发展、内涵、特征等问题上形成了各自不尽相同的观点和看法。了解外国学者、特别是来自东盟国家的一些学者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观点和看法,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东亚新地区主义是十分重要的。2006年6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徐本钦先生(Shee Poon Kim)应邀来到云南,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作了题为“东亚的新地区主义:朝着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迈进”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他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一些…  相似文献   

11.
一、导言熊彼得教授认为:“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可从经济学上加以说明的现象,经济本身并不发展,它是随着周围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经济发展的原因及由此作出的解析,必须从经济学理论所叙述的一系列事实的外部原因去进行探索”。按照熊彼得的看法,经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有三个主要经济区域和力量中心:欧洲、北美和东亚.欧洲、北美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政治上与战略上的协调能力不断增强,地区主义已基本发展成熟.东亚合作也出现了向地区主义发展的趋势,但东亚合作的远景和速度如何,仍然常常令人存疑.本文试图分析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情形及其特点,探讨这些现象的成因和东亚新地区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外经济的双边主义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一向在对外经贸领域专注于多边主义的日本开始重视双边主义.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日本的双边主义经济战略(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EPA)已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区域主义发展实践的考察,结合国际体系、国家安全、同盟逻辑与相互依存等国际关系基本变量,分析国际体系的变化如何塑造东亚各国区域政策,如何影响东亚各国做出更符合本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区域现实主义”选择.从区域主义的性质、特征入手,将排他性、竞争性和包容性作为考察视角,多视角总结当今东亚多元区域主义发展的潜在逻辑与规律,解释为何东亚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区域主义战略.总体而言,东亚地区包容性区域主义与排他性区域主义、竞争性区域主义相互交织重叠.其中,排他性区域主义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但伴随东亚经济联系的加深,追随美国的盟友也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区域现实主义特征.未来的东亚区域机制的构建,必须基于区域现实主义理念,坚持区域内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并行,反对排他性区域主义的干扰,推动包容性区域主义与竞争性区域主义的广泛融合.  相似文献   

15.
试析东亚的区域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国际观察》2002,(6):55-59
区域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发展的潮流,东亚也概莫能外.本文就东亚区域主义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同时指出东亚区域主义发展的动力和特点.东亚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都比较特别的区域,区域内的合作有着自身的困难,本文也在其发展的障碍和克服障碍的措施上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加坡学者林崇椰教授的《东南亚:长路漫漫(第3版)》一书进行介绍,该书具有以下特点:1.东南亚经济学专家的本土专著;2.综合性强的东南亚经济专著;3.有独特的理论体系;4.不乏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东亚威权主义模式体制性疲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鑫 《国际观察》2003,(1):54-61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不管是繁荣还是危机,东亚地区(以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主)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而受到世界瞩目。这其中,威权主义模式的政治取向尤其受到关注。本文拟从政治发展的视角,结合公共选择等经济学理论,对其存在的内在逻辑以及体制性疲劳的困境进行分析,并试图简单勾勒出该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亚洲的多样性使多边主义成为亚洲国际关系的适合方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亚洲在次区域形成一系列创造性的多边活动、范式和经验,与欧美地区的多边机制既有区别又相协调.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多边主义的发展获得新的动力,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共同体建设已成为亚洲发展的共识,多边主义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3年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了由英国诺丁汉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A·J·雷纳尔和曼彻斯特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D·卡尔曼主编的《当前农业经济中的问题》一书,对当今世界农业经济中存在的政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现将该书第六章《寻求持续发展的中国农业》中的主要论点摘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经济学中,通常把地区主义看作是地区经济一体化,也就是单个民族经济在制度上结合为更大的经济集团或共同体①。在国际关系中,地区主义界定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较为宽泛的地区合作安排到地区制度的建立以及更深层次的政治一体化现象。地区主义第一个方面的含义,正如“ism”(主义)这个后缀词所体现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和观念信仰。用一句话来说,地区主义就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坚持地区层次的安排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有效方法。它体现的是一种秩序价值的追求,这种秩序可以指特定地区内的秩序,也可以指作为实现世界秩序的一种方法。地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