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确认识人质谈判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谈判作用的前提,人质解救中的谈判主要有以下目的:其一、通过谈判使犯罪嫌疑人主动释放人质;其二、通过谈判使案件向有利于解救人质的方向发展;其三、通过谈判可以了解犯罪嫌疑人和人质的情况,为武力解救人质探路和铺路。  相似文献   

2.
绑架现场均衡构成要件:绑架者、解救者、人质三方须同时参与;三方都有"人质安全"的故意;三方在客观上均为维持对峙现状的消极不作为。均衡契约有三个特点:内容是"人质安全、维持现状";形式主要为自然形成的"默契";期限不特定。均衡契约具备现场控制、提供谈判空间、人质安全以及社会教育功能等既定效果。寻机击毙绑架者,耐心不足,缺乏同情心,均是错误和非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绑架现场均衡构成要件:绑架者、解救者、人质三方须同时参与;三方都有"人质安全"的故意;三方在客观上均为维持对峙现状的消极不作为。均衡契约有三个特点:内容是"人质安全、维持现状";形式主要为自然形成的"默契";期限不特定。均衡契约具备现场控制、提供谈判空间、人质安全以及社会教育功能等既定效果。寻机击毙绑架者,耐心不足,缺乏同情心,均是错误和非理性的。  相似文献   

4.
反劫持谈判也叫人质谈判,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高难度谈判。结果价值在反劫持谈判中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合理地运用结果价值将使谈判收到很好的正面效果。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内,通过运用结果价值,让劫持者或者说行为人在短时间内核算成本,权衡利弊,可以使劫持者与谈判专家、政府和人质建立起一个利益共同体,用利益交换、亲情感化等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无条件缴械,从而达到和平解救人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解救人质,和劫持者谈判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谈判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对劫持者心理状态分析是否到位。通过三维分析,可以把握劫持者的心理状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稳定劫持者的情绪,瓦解其心理防线,达到成功解救人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公开劫持人质案件频发,为使反劫持人质案件达到无伤亡或以最低限度的代价解救人质、制服劫持者的效果,需要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谈判专家。谈判过程中要遵循基本原则,注重运用语言技巧和心理谋略。  相似文献   

7.
绑架现场人质解救的博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绑架者一般是不完全信息博弈者 ;在绑架现场人质解救中 ,绑架者会面临博弈困境。解救者应在人质解救的“纳什均衡”出现期间 ,解决绑架者的博弈困境。为有利于人质解救 ,解救者应有选择地向绑架者提供相关信息 ,应审慎开出“空头支票”。  相似文献   

8.
对于隐蔽型劫持人质案件,在查明关押人质的地点后,主要的解救措施与策略有:选择关押人质现场无人看守或看守薄弱的时机实施解救;化装接近,相机解救;密捕劫持者,视情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隐蔽接近,利用时间空间差实施强攻;密控赎人现场,当场予以解救。  相似文献   

9.
谈判是今天中外警方处置暴力劫持人质犯罪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谈判在解救人质行动中的重要作用:1.可以敦促案犯缴械投降;2.可以获取案犯更多的情况;3.可以消耗案犯精力和体力;4.可以拖延案犯加害人质的时间;5.可以赢得解救行动所需要的时间.谈判成功的前提条件:1.形成对案犯公开包围的态势;2.被案犯劫持的人质必须是活着的;3.案犯的行为必须未酿成恶劣后果.全面认识谈判的作用,准确把握其成功的前提条件,对于稳妥处上这类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莫斯科"10·23"劫持人质事件具有劫持者的人数多、劫持者中的女性多、劫持者携带的枪支弹药多、被劫持的人质多的显著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俄罗斯军警在解救人质中采取了实施包围、断其退路;查明情况、弄清目的;拟定方案、组织解救;及时抢救、减少伤亡和封锁戒严、搜捕残余的解救对策,使解救人质的行动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劫持人质犯罪来势凶猛,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谈判既是和平解救人质的一种手段,又可作为一种缓兵之计,服务于武力解决,本文就谈判的作用、谋略、对策技巧与言语等方面展开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德国边防警察部队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防暴警察的行动战术 ,结合本国反恐怖的形势和要求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反劫持战术和解救人质策略。概括地讲 ,德国边防警察部队防暴警察和特种防暴警察在对付劫持人质事件中注重谈判技巧 ,讲求方法取胜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诉诸武力 ,也要争取多方配合 ,巧施骗术 ,蒙蔽劫持者 ,给武力行动创造最佳时机 ,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 ,力求速战速决 ,最大限度减少人质伤亡 ,保证反劫持解救人质行动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在解救被劫持人质的案件中,公安机关在三种情况下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是拒绝或拖延解救人质;二是在解救过程中采取措施不力;三是无过错情况下人质受到伤亡.应当通过行政诉讼、专门调查委员会的调查以及制定相关的行政补偿条例等三种不同的问责机制,分别解决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4.
“8.23”菲律宾人质劫案的处置最终以惨剧告终。谈判策略不当,谈判环境不良,借助第三者谈判草率,谈判未与武力处置相结合,现场指挥决策不当,现场处置保障不力,现场处置战术不当等谈判和武力处置中显现的种种误区是这起惨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人质谈判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中具有深入了解案情、和平解决案件,为武力解决创造条件的功能。人质谈判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了解案件背景情况,设计谈判方案,选择谈判人员等。人质谈判的一般模式包括熟悉情况、讨论条件、结束三个阶段。为使人质谈判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掌握应注意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勒索型绑架案件侦办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人质安全。内紧外松的侦查策略要坚决执行综合保密原则。能否成功解救人质是衡量案件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尺度。解救人质工作策略上应以隐蔽为主,战术上应以快制胜,出其不意。  相似文献   

17.
勒索型绑架案件侦办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人质安全,内紧外松的侦查策略要坚决执行综合保密原则,采取多种侦查措施。能否成功解救人质是衡量案件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尺度。解救人质工作策略上应以隐蔽为主,战术上应以快制胜,出其不意。  相似文献   

18.
易地处置是警方对一些特殊劫持人质案件当场处置难以实施而采取的离开现场处置的方法。它是一个动态的处置过程,使劫持者更易暴露破绽,使警方在地形、环境、策略等方面都占有主动权。因易地处置成功率高,所以它对侦查人员处置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易地处置的策略有:主动提出法、引诱法和顺应法。处置过程中除遵循处置一般劫持案安全第一、统一指挥、谈判和武力处置相结合等原则外,还要遵循处置现场选择和控制的原则,以创造战机,达到成功解救人质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监狱内劫持犯罪是在押罪犯反改造心理的极端表现,具有暴力性、预谋性、突发性、传染性等特点。监狱应综合运用快速警戒布控、反劫持人质谈判、武力处置等方法,以达到解救人质、惩治罪犯的目的,平时应加强监狱内劫持犯罪的防范工作,维护监狱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警方谈判者缺乏现场预测能力、喜欢说教与恫吓、轻易同意现场交换人质是进入谈判低谷,谈判者无力摆脱劫持者在心理上的纠缠的一种最典型的反映。这种失利状态一旦发生,就极有可能导致谈判的全面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