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的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文章从路径变迁的视角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渐进式-激进式-渐进式结合的路径变迁过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特征;提出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青年病态民族主义表现为政治上的狂热激进、文化上的保守狭隘,处理外部矛盾强调敌视与对抗的战争思维,面对社会问题表现为"无为"的情绪型"内政愤懑".其在根本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背离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3.
每逢社会大变时代,理论界绝对是不甘寂寞。激进的与现实的,改革的与保守的,科学的与荒谬的……你方唱罢我登台。春秋战国时代是如此,改革开放时代亦如此。  相似文献   

4.
苏新华  张晓辉 《前沿》2010,(24):132-134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在甲午惨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而发起的一次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社会改良运动。在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社会结构中最敏感知识分子阶层,率先觉醒,毅然挑起了改造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历史使命。但在其慷慨激昂付诸救国行动的同时,一方面,惨败的现实和严重的民族危机,使知识分子产生了激进的求变心态。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官僚集权,落后的社会心理,又制约了知识分子的前进与转型,使他们产生了保守、回归的心态。采取相对保守、迂回方式进行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5.
何芳 《求索》2012,(5):235-237
从法律的经济分析角度看,中国西部地方性外资法呈现出非良性的路径依赖状态,表现为立法授权、法律内容和立法技术等被锁定于一定的固定状态,产生了负面效应,影响了西部投资软环境。打破非良性路径依赖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其根本路径在宏观上要端正立法指导思想,确立普遍性法律原则,在微观上要清理、整合和修改现有法规体系,规范授权立法、提高立法技术和完善立法内容。  相似文献   

6.
从法律与革命关系论我国法治进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法律与革命的关系类似于西方科学与革命的关系 ,存在着辩证的紧张和互动关系 ,每一次社会革命总能引发法律的进展。而中国尽管朝代更迭频繁 ,其变化却局限在从较早时代承袭下来的基本结构内 ,法律的专制精神无根本改观 ,当然亦无走上法治之路的可能。冷静而不冷漠、理智但不理想、渐进而非激进地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才是中国法治的现实路径 ,也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指出了女性歧视与自然歧视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协同探寻女性解放与自然解放的可能文化与现实路径.为此,对现成文化的解构与重构就成了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议题.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发起了对现存自由民主制度的独特批判,从而开启了构建生态女性主义激进民主理论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史成虎 《长白学刊》2012,(3):109-113
辛亥革命突破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状态,将中国带入了现代民主政体的轨道,但由于中国政治市场的不充分和专制主义根深蒂固的惰性,辛亥革命最终未能成功实现政治制度的创新,未能创造一条新的制度替代的路径。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晚清政治舞台上势力很弱的政治集团,其先天不足的因素包括组织涣散、意识形态凝聚力与整合力不足、改革所需的资源匮乏以及臣民文化对革命的阻抗等,都决定了辛亥革命不可能完成近代中国制度创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秋风 《同舟共进》2009,(7):24-25
相对于激进的“大”革命,“小”革命似乎是保守的,它主张社会自治和常态的变革?在历史上,“大”革命要彻底改造社会,结果是消灭了社会;只有回归“小”革命,稳定而健全的秩序才可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汉语语法研究存在着激进与保守两种倾向,这主要体现于古今汉语的语法研究中。只有打通古今,以汉语传统语法研究方法为根基,相互借鉴,才会走出一条适合汉语语法特性的研究新路子,建立中国特色的语法理论,让中国的语言理论走向世界,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1.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安全基础上的投资收益,但是传统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路径依赖及其“锁定效应”。由于路径依赖,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变迁明显地依赖于先前拥有的模式,这使得新制度被锁定在低效率的均衡状态。并且由于存在利益集团和寻租,在现有结构下,既得利益集团有动机也有能力去阻碍制度朝高效率的方向演进。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在借鉴世界各国养老基金运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国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宜采用公共管理和私营管理相结合信托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信访制度担负着消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信访制度改革呈现出"内卷化"的演进趋势,以资源输入为主要改革方式、条块结构细密化、制度运行压力化和制度功能锁定。其演进机理是,路径依赖与制度改革惯性,维稳目标与经济倾斜发展的内在张力,科层法治与简约治理的名实悖离。应渐进式地弱化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在保障其安全阀效果的同时强化其疏导功能,以更好地将社会矛盾置于可以控制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严昌洪同志的近著《西俗东渐记——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演变》(章开沅主编《中外近化比较研究丛书》之一,湖南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下简称《西俗》,是一部颇有特色的社会风俗史著作。《西俗》从社会风俗变迁的角度探寻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轨迹,揭示出改革传统生活习俗,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让中国也跨入近代文明的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里一系列近代化运动的原动力之一。这种探讨对于扩展史学研究的视野,打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旧格局具有一定意义。“西俗东渐”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敏感的问题,从近代以至今天,人们对这种现象作过各种评价。作者没有受近代史上保守的或激进  相似文献   

14.
警察行政权在一个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态,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这个社会法治文明的发展水平。考察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警察行政权的运作状态及其法治化进程,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探寻当代中国警察行政权法治化的应然路径,合理构建法治之下的中国警察行政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整体上呈现出类"厂"字形非线性增长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信息系统建设规律,中国行政生态复杂性规律等综合作用下,助长因素和抑制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国电子政务非线性增长规律的认识对于理性看待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定位,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目标,选择以"渐进式"路径为主、"激进式"路径为辅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改革路径、结果及其成因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俄罗斯改革从破坏国家政治体制入手,没有对改革的具体任务和前景作充分的论证,却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手段和方法,致使俄罗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无法解决、公民社会难以形成,而中国的改革则具有循序渐进、论证充分的特点,不仅考虑到了中国经济的特点和政治体制的特点,而且顾及了民族传统和民众心理的特点,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和政治稳定,奠定了以正面的、积极的活动为取向的公民社会的基础。中国的经验无疑会促使俄罗斯后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一、从摸着石头过河型改革到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中国改革发生了一系列明显变化,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实际已经来临。从改革总的进程来看,中国选择的是渐进型改革模式。与激进型改革模式不同,渐进型改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激进式体制转型与渐进式体制转型的分野。我国选择了渐进式体制转型的路径,这种选择既不能离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也不能离开一定的非正式制度的制约。我国的体制转型之所以选择与苏联、东欧不同的模式,就在于存在着不同的非正式制度渊源。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作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替代性目标,其实质是一种平等主义理想.西方新自由主义、激进平等主义及保守自由主义都认为不存在至善的平等、无差别的平等,平等具有动态性与过程性.共同富裕作为传统政治哲学平等范畴中次层次的目标具有客观性、经验性的特征,在中国有实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为了消除中国过去极左思想的不良影响和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困境,当前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平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在对国际社会的研究中,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是进行国际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路径。强调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是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本文在分析东西方思想基础上,明确了国际社会的"三种状态":无政府状态、建构主义状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状态。并以"三种状态"为起点,分析其各自的本体论基础,从而在物质与观念的视角下进行东西方文化的对比论析。通过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发现其本质区别,探究差异现象背后的思想文化逻辑,有利于推动各自文化的发展创新。与此同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从文化视角深化对国际政治的认知,为中国立足于世界舞台、参与国际事务提供新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