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参与式互动:第三部门在政府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 《理论月刊》2008,(2):86-89
后工业社会中,官僚制政府面临双重困境:一是官僚体制的内在缺陷造成政府管理绩效下降:二是社会力量的成长直接影响着公共权力的治理边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改革运动在西方典型国家相继展开,并迅速扩展至世界各地.虽然各国政府改革的路径选择不尽相同,但在经济市场化、社会信息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世界主流发展趋势的影响下,重视并尊重社会力量,给予社会力量合理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三部门的兴起是社会力量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第三部门的全面积极参与,当代政府改革已经不仅仅是政府自身的再造和重塑,而是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从而实现社会运行机制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2.
聂飞 《前沿》2007,(6):158-160
治理理论的特征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治理理论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制约与依赖关系,而第三部门不但可以促进社会资本重建,也能成为政府治理与社会资本的中介,因此,要不断发展第三部门,丰富社会资本,达到政府治理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第三部门内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伟 《前沿》2004,2(2):174-176
第三部门指除政府和企业外的组织或部门。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 (企业 )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成为现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三部门的兴起 ,是由于国家和市场失灵 ,人们自觉组织起来改变自己命运意识的觉醒。第三部门具有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增加社会资本、促进民主、扩展社会空间、改进国际合作的功能。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第三部门的介入 ,同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第三部门参与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包括市场/政府/合约失灵理论、现代公民社会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治理理论和政策网络治理理论等,简要分析了各种理论兴起的原因和发展的脉络,并梳理了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政府改革运动席卷全球,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的总趋势,就是疏离政府而亲近其他社会机构——即民营化。按照萨瓦斯的定义,民营化可界定为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人民的需求,是在产品、服务的生产和在财产拥有方面减少政府作用,增加社会其他机构(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作用的行动。在这一进程中,第三部门的表现令人瞩目,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伴随着  相似文献   

6.
公共治理的新策略: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与政府治理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对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传输与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政府与第三部门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以推动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建立美好政府和美好社会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0,(1):48-48
孙景宇在《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所取得的成功缘于国家治理模式的变革,但是其最积极的变化体现在市场发育方面,有关政府、社会方面的改革仍比较滞后。在经济转型新阶段,如何协调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最大挑战,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家能力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张立强 《研究与交流》2007,(1):14-16,26
第三部门,即非营利组织作为新世纪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重视。我国非营利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新高潮,正在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基础性力量:弥补政府干预不足和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为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化格局、打造和谐城乡贡献力量;统筹区域发展,为促进区域间和谐融洽,推动东中西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治理环境污染、打击破坏生态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起到了重粤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构政府干预市场的合理边界,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践履公共责任的正当性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效率的实现,协调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从而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划定政府干预市场的价值边界、领域边界与效率边界,探析政府公共责任与干预市场边界之间的本质关联,这是对能够驾驭市场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的一种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10.
政府治理模式的成熟和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影响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而困扰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最攸关的难题就是政府治理国家的理念、方式与制度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当前,中国治理社会模式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涉及到政府分别与市场、公司、公民、社会组织及中介机构的关系问题。政府治理社会模式的创新,可以让政府更有效地治理社会,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发挥市场、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及中介组织的作用共同治理社会。这种多维度、多中心、高参与度的治理模式能够缓解政府减弱市场控制以后出现的权力空白,而高参与度意味着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能够通力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政府的社会管理在社会管理领域中居于关键与核心地位。政府社会管理具有新特点,应运用新的手段和方式。我国政府社会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准确把握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需要从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主体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工作需要理顺人才管理体制,促进三大体系协同运作;促进机制转换,形成有效的选拔、使用、流动、激励机制;营造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拴心留人的氛围;建立符合社会需要和各类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三维视角中的公共行政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的概念在三重关系中获得了原则性的规定。首先,公共行政是在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中得到定位的,所要解决的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应当基于科学理念还是基于伦理观念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公共行政生成时期的学者们基本上主张依据科学的理念去进行政府体系建构,开展社会治理活动。第二,公共行政是在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中获得相对独立性的,是在政治与行政的分化中通过赋予政治价值中立的特性而使行政具有了形式上的公共性。第三,是在私人性与公共性的区分中界定了公共行政,指认公共行政是公共部门的管理,以求区别于私人部门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论警察行政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行政调解是建立在既有的警察治安调解的基础之上 ,行使其行政权能的一个重要方法。它的适用对象应该包括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 ,刑事案件中的自诉案件和对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赔偿部分。警察行政调解对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显著 ,但需在自愿、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合法原则的指引下进行 ,同时对其具体操作程序也需要科学构造  相似文献   

15.
万建中 《思想战线》2000,26(5):69-72
中心城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证明,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必须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念.要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大胆实施学历与能力并重的用人机制,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界定及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盛举 《思想战线》2002,28(2):21-25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 ,依照法律规定专门从事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秩序及安全的维护等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性组织和社会性组织的总称。它具有服务性、社会性、公益性、职能性、法制性等特征。根据是否依仗行政权力来推动管理活动 ,可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分为行政性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社会性公共事业管理组织 ,它们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活动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借鉴西方国家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调整政府的城管职能,实行政事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加快社会化改革是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安问题是诸多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解决综合性的治安问题,仅仅依靠哪一个部门、一两个手段或某一个侧面,是不能奏效的。只有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才能根治这种"综合症"。因此,必须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机协调与相对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状况等多种特殊性因素,西部欠发达地区法治建设目前应重点就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处理好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与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法律制度创新。同时,应着力培育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20.
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著名论断。这次江总书记进一步明确“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升华。“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