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巡逻勤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较完整的体制,对巡逻警察的评估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建立以巡警“自我管理”为支撑的巡逻勤务记录制度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使巡逻勤务真正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巡逻勤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较完整的体制,对巡逻警察的评估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建立以巡警“自我管理”为支撑的巡逻勤务记录制度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使巡逻勤务真正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前巡逻勤务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警察离不开巡逻勤务,巡逻始终是警察的主要警务活动方式,巡逻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警察巡逻勤务存在着法律不完善,没有制度保障;现有警力密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控制;巡逻方式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法律规范中明确巡警职能定位,采取多样巡逻方式,整合巡逻力量,加强社区建设等以此来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巡逻勤务在警察勤务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各国警察均将其视为警察勤务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但各国巡逻勤务因国家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并各具特色.目前我国巡逻勤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外国巡逻勤务制度对我国巡逻制度革新的启示:制定弹性的巡逻勤务规划、推动巡逻勤务信息化建设、执行严格的勤休制度、实行“警力一体化”等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警察巡逻勤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逻警务是由英国罗伯特.皮尔博士最先提出的,它是早期的勤务形式,作为现代警察最基本的勤务方式,巡逻勤务在全部勤务活动中居于基础和先发的地位,我国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警察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巡警体制和巡逻勤务模式,并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螺旋向上,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网格化专业巡逻是对巡警本质认识的理性回归,需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适用。其基础工作主要是研究应对街面治安特点的勤务模式,完善情报信息的主导作用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以真正控制街面动态治安。同时网格化专业巡逻模式的基础建设还要加强多项配套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巡逻勤务是警察外勤的轴心,是公安机关实施社会面控制的主要手段。四十年来,上海巡逻勤务模式发生了重要变迁,在发展过程中专业警种、群众、技术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其发展基本沿袭了“群众+专业警种—巡警+其他警种—技术+巡警”的路径。继往开来,在“双层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公安机关运用何种巡逻勤务模式对双层社会进行有效控制是新时代的考题,“技术+社会+专业警种+群众”的群防群治模式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8.
交番(Koban)的本意是"设在交叉道口的警察岗亭"。交番作为日本的"派出所",其工作内容有巡逻、交通管理、走访、指路、受理报警、出警及案件先期处置等,交番的勤务主要有值班勤务、巡逻勤务、守望勤务。交番以其科学的警力部署、规范的值班制度、高效的勤务运作以及有特色的社区服务,在维护日本的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我国公安派出所警务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挥巡逻勤务的作用,可根据一年内各月份、每天各时段及不同地点的发案规律,制定出科学的巡逻勤务规划和巡逻勤务方式,以寻求最佳的巡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挥巡逻勤务的作用,可根据一年内各月份、每天各时段及不同地点的发案规律,制定出科学的巡逻勤务规划和巡逻勤务方式,以寻求最佳的巡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四条禁令"的内容并不是什么创新的内容,但它以"禁令"的形式出台,在广大政法干警中引起不小的冲击波,因为它和干警的一日生活忠息相关,如不加强宣传警示,极易触犯禁区. 所以,"四条禁令"就是狠抓看似小事的干警一日生活,加强政法干警的素质养成,从而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以此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提高整个政法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各地边防部门推行“警官任村官”的做法,在做出值得肯定的成绩的同时也遭到质疑。一方面由于边防警官的现役身份,另一方面由于与中国基层民主自治精神相悖。但这毕竟是一项还在边防地区开展的治安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在这项制度创建工作中,只有当边防警官淡化军人角色强化警察角色,突出警务职责,维护辖区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环境时,才能避免履行警务职责与非警务职责时的冲突,才能使良性的意愿得到良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强光手电是公安民警在执法、执勤过程中必备的警用装备之一。在日常勤务中,它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不仅具有照明、攻击、联络和行动保障的功能,它更有震慑和制服犯罪嫌疑人,增强自信心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构建有公安特色的“惩防体系”,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在预防上下功夫。对此,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骨干队伍,必须在“及时发现,弄清事实,正确解决”三个阶段上下功夫。同时,由于构建防范公安民警违法违纪预警机制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动员各部门、各警种及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不断增强预警监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公安勤务活动的情况低于全国的总体水平,究其原因有民警素质问题,物质装备问题,规章制度问题和群众基础问题.而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三类"案件有所抬头,基础工作不落实,各种勤务活动偏离法律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6.
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的成立是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要做好基金会的重要工作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立足服务,科学把握抚恤工作的三个尺度;二是明确职责,拓展思路,充分发挥基金会发展的三种动力。  相似文献   

17.
市、州公安干校对在职民警进行训练时,多涉及刑侦教学,由于课时、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因素的制约,教学并非完美,因此,应根据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的;科学安排教学时间,突出重点;丰富教材内容,教学紧跟形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刑警授课,使教学充满生机;丰富教学手段,讲究教学方法,使刑侦教学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8.
人民警察佩枪是人民警察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因为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专政机器 ,担负着打击犯罪 ,保护人民的神圣职责。配发武器装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减少人民警察自身伤亡的被动局面 ,有效自卫和提高震摄力 ,让人民群众在求助警察时真正有安全感 ,让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坏人真正惧怕警察 ,从而真正树立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张振声等人编制的《心身紧张测试》量表,分别对刑警、巡警和刑侦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研究表明刑警、巡警、公安院校刑侦专业学生的身心压力差异较大。刑警的工作年限及是否毕业于公安院校对其身心压力没有显著影响;公安院校刑侦专业学生的身心压力大小与性别和生源地无明显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处在公安队伍中的民警是个人体与成员体的有机统一;警察个体行为是单个民警所作出的具体行动或举止;它本质上是单个民警对正在开展或将要开展的公安业务、队伍建设及其相关联的团队活动所作出的心理反应的外表。现代组织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证实:警察个体行为是警察个人体的生物学层面质素、心理学层面质素互动作用、交叉整合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公安团队组织环境影响于警察个体行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