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如何规制现实中层出不穷的商业贿赂行为,如何高效、公正地开展政府采购行为,尤其是在政府采购一直是商业贿赂的重灾区的背景下,对政府采购领域中商业贿赂频发的成因分析,其中经济利益的诱惑、法律规制的不统一、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信息透明的不彻底是其重要原因。政府采购领域中商业贿赂亟需法律规制,尤其是完善相关法律责任体系、强化程序控权、解决法律冲突、建立政府采购公益诉讼机制、加强政府采购电子化相关立法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2.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优化我国财政资金资源的配置,降低公共消费成本,抵制腐败行为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存在着一些问题即: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采购程序不规范,信息闭塞,采购内控机制在实际运行中有效性不足,同时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为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应当抓紧制定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和其他配套办法,规范采购程序,推行政府信息电子化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  相似文献   

3.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办法,我国已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领域开展了立法和实践。2008年5月实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对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许多立法创新,但是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公开的主体不完善、政务公开不足、救济手段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整个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存在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动力不足,公开受众定位单一,信息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对此,应完善法规,增强企业动力,优化环境信息公开配套机制,构建科学可行,多方参与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5.
浅析政府采购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采购制度作为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公开竞争。政府采购制度能够强化财政职能,减少腐败,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本文从行政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分析我国政府采购现状,透析其成因并提出矫正这种现状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组织监管信息公开机制中的政府供给机制,在信息公开模式上,存在依申请公开未"落地化"与主动公开范围"狭窄化"问题。完善配套立法与扩大主动公开信息范围是应对之策;在信息公开内容上,存在偏重登记准入监管信息公开而忽略登记后续监管信息公开问题。扩大后续监管信息公开,尤其是后续监管结论形成过程信息公开是实现社会组织监管信息公开法治化的关键之举;在信息共享机制上,存在因信息壁垒而导致行政监管协同性降低的问题。建立与完善监管信息异地抄告制度、通报制度、互联互通机制有助于提升社会组织监管整体质态。  相似文献   

7.
孙瑶 《法制与社会》2014,(4):160-161
森林公园作为森林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门票价格是旅游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将视角定位于森林公园门票价格听证。目前的门票价格听证在实践中存在诸多缺陷,门票价格听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信息与事实信息不对称。信息是否对称是牵涉到定价听证是否能够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与效率的实质关键性问题,但仅依靠纯技术性的程序设计并不能完全解决价格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在梳理门票价格听证的法律基础和探寻森林公园门票价格听证实践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从公开形式和公开内容上完善价格听证中信息公开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欧盟与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信息公开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手段。我国已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领域开展了立法和实践,尤其是2008年5月实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更是这一领域的专门性立法。但是,通过与欧盟政府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体系和具体内容的比较发现,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主体有限;对环境信息实行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但却存在着两者界限模糊等。完善该制度的建议有确立公民环境知情权,并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确定为环境法基本制度;统一的信息级别确定制度;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救济程序等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息公开工作在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公开的管理体制、公开渠道、公开的监督与救济方面分别存在诸多问题。完善信息公开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主动公开机制、规范并健全依申请公开机制、创新信息公开管理体制、推动信息公开渠道的多元化构建、创新信息公开救济方式。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改中,要把握好政府信息的界定、信息公开申请人资格与滥用信息公开申请权、信息公开的例外事项、信息公开的决定、信息公开的收费等问题。此外,还应处理好信息公开制度与档案保管规则、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衔接。  相似文献   

10.
肖明 《法学》2011,(10)
根据对88个行政机关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公布的245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分析,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无论是在公开数量还是在公开内容方面都已经成为信息公开制度中的首要机制。依申请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应予承认。绝大部分公开申请都得到了行政机关的同意。事实操作性理由而非法定不予公开理由是行政机关作出拒绝公开申请决定的主要原因。行政复议是信息公开领域的主要法律救济机制,行政诉讼的数量与活跃程度正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世界各国先后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我国也不例外.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生效以来,我国在信息公开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由于国情的制约和客观现实的限制,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诸多不足,并有非常大的优化空间.本文旨在辩证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的成果和仍存在的不足,并为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完善民主政治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陶品竹 《法制与社会》2011,(28):207-208
本文指出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存在平台尚未统一、公开内容随意、系统协调机制缺失,监督制约机制缺位等问题,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应从上述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韩文杰 《法制与社会》2013,(28):142-143
执行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将案件执行过程和执行程序中各个环节和有关信息予以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法律禁止公开的信息除外。因为先天不足,我国的执行公开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拟从对执行公开机制的现状研究入手,以象山法院在执行公开中的实践和探索为样本,从执行公开的内涵、实践与探索、现实意义、存在缺陷及完善建议五方面对该机制加以论述完善。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与普通行政诉讼在证明责任上存在重要差别,现有的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不足以完全解决其中的问题。其中,认定政府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的证明责任,依申请公开中关于申请条件的证明责任,信息不存在的证明责任,以数据电文形式提出申请的证明责任,都需要在现有证明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5.
论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与普通行政诉讼在证明责任上存在重要差别,现有的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不足以完全解决其中的问题。其中,认定政府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的证明责任,依申请公开中关于申请条件的证明责任,信息不存在的证明责任,以数据电文形式提出申请的证明责任,都需要在现有证明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6.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把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营造公平公开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重点,努力改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与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运行体制机制。2011年12月,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立后,将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药品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土地和矿业权出让等全  相似文献   

17.
一、信息不存在成讼的提出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政府行政透明度不断增强,公民知情权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然而,在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中,频繁出现以信息不存在为由拒绝公开的情形。如2010年度上海市政府机关作出的信息公开答复中,答复信息不存在的就有1514件,占拒绝公开总数的31.4%,2011年度答复信息不存在的有3709件,占拒绝公开总数的34.3%。  相似文献   

18.
吕学敏 《法制与社会》2010,(23):147-148
政府采购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结合格力空调废标案中供应商依据政府采购法在穷尽救济途径后所表现出来的尴尬,运用政府采购的基本知识揭示了其产生的根源,并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加强信息公开和改革监督体系的建议,以求加强事前监督,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这种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推进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实施绿色采购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涉及大量的政府采购活动,如能在重建中实施绿色采购,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灾后重建中推行绿色采购存在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标准、公开政府绿色采购信息、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和培养政府采购专业人员等措施来开展政府绿色采购。  相似文献   

20.
陈建贞 《行政与法》2006,(11):119-121
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一直是政府腐败和商业贿赂的一个重要领域,鉴于现行的诉讼机制不能很好地对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追责,为了有效防治政府采购中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及其泛滥,笔者认为宜建立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