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同伴关系为切入点,考察社会结构异质性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网络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建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交往对象呈现外向发展特征;流动儿童的兄妹数、成绩好坏、自身生活方式以及对城市居民态度的认知对其发展同伴关系的主动性有影响;流动儿童生活体验和生活环境对其发展同伴关系对象选择有影响。本文以实证研究回应了几种相悖的研究结论:布劳的肯定性结论与国内多数学者的否定性结论,系出自不同语境,各有合理性,但某些结论也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徐黎 《学理论》2012,(33):270-271
幼儿社会化是幼儿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必定经历的过程,在整个社会日渐发展为一个整体的趋势下,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幼儿的整个身心发展特点,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容易受到同伴和榜样的影响。榜样是个中性概念,有好的榜样,也有不好的榜样,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亲社会行为干预是实现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人格培育的有效方式。现有亲社会行为干预的理念重视在学校背景下提升青少年的同伴交往能力和群体适应能力,干预目标主要指向社交上的利他品质和人际能力,干预方法的内核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内的团体辅导技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干预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整合。干预理念要由"亲社交"向"亲环境"拓展,在同伴群体社交技能和公共生态行动上整合干预内容;干预手段要由团体心理辅导向小组社会工作拓展,在学校教育和社区服务上整合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明玥 《学理论》2011,(12):360-361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心理发展障碍,是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特征的疾病。通过对个案的观察,利用情绪稳定、情景中的语言训练、同伴交往对自闭症儿童的主动交往能力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5.
采用追踪设计测查1244名大学生,考察增强或减弱同伴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自尊、内外向性格以及情绪状态对同伴影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低自尊个体比高自尊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偏内向个体比偏外向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消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比消极情绪水平低的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同伴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同伴对消极学习行为的影响大于对积极学习行为的影响。建议从新的角度探讨高校学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交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社交网络,运用社交网络维护人际关系,对社交网络及社交网络关系产生心理依赖,致使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业。近年来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使用存在潜在的成瘾性,这一行为成瘾会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产生诸多消极影响。对此提出对策:加强校园网络和学校活动建设,减少不良网络交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网络使用及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7.
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中国城市流浪儿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流浪儿童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排斥,包括家庭排斥、住房排斥、教育排斥、社区排斥、就业排斥等。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4)
在今天的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往往仍然强调技术的重要性而不是人的重要性,必须看到社交网络在给当代人的交往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侵蚀着使用者的心智与情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当代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对社交网络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热衷于通过社交网络交流,但也要看到社交网络给艺术专业大学生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艺术院校的教育者应该加强教育,采取措施如下:及时了解社交网络舆论动态;加强对社交网络舆论的引导;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认知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辨别选择能力;大学生应培养主体自觉意识,强化交往理性。  相似文献   

9.
张静  姚运标 《学理论》2013,(3):173-174
英国著名教育家罗素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将他的教育观荟萃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其中谈到了爱的教育思想,爱的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在爱的教育中他将亲子之爱与性爱做了区分,以及提出了爱的教育思想与弗洛伊德学派的"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爱的异议。同时他倡导爱的教育要尊重儿童,不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家庭中要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流动与留守——从社会化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智育社会化与生活社会化方面,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身心健康、知识面广度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留守优于流动儿童,总体社会化结果上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选择流动更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不良交往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往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这必须是正常交往。青少年由于其身心特点很容易发生不良交往 ,而不良交往往往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不良交往 ,不良交往的特点、原因、危害及预防 ,从而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2.
许小燕  孙奔  杨柳 《学理论》2014,(1):98-99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日趋壮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做好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找出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原因,并加强和完善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22名初一至高三的青少年进行访谈,探讨了青少年在社会微环境中的活动特点以及该环境对同伴群体社会化的意义。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在社会微环境中的活动主要是群体活动;社会微环境是青少年调节情绪、形成和表现同伴群体文化的重要场所,社会微环境能够给青少年同伴群体提供自由平等的气氛。  相似文献   

14.
董清潭 《求知》2014,(8):13-15
<正>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先进的通信工具、实用的信息总汇和活跃的社交平台,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当今世界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目前有6亿多的民众"触网"。借助网络,人们可以遍览天下大事,可以从海量信息中查询自己需要的东西,可以分享观点、轻松淘宝、在线神聊,也可以便捷地讨论公共事务、开展舆论监督、实现政治参与。可以说,网络的发展,丰富了信息资源,拓展了交往空间,密切了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背景 面对21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社会各界越来越关心儿童的素质状况。目前,对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研究呈现出不平衡状态,表现为认知研究多于社会性研究,实验研究多于现场研究,对象同质性研究多于对象异质性研究。鉴于此,我们的研究重点落在儿童的社会技能方面。从世界的角度,未来的眼光,现代的标准,我们把交往能力(Communication)确定为跨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并且通过对我国城乡前青春期儿童交往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符号互动论出发,认为"荤段子"流行现象的实质主要的不是由于中国人性观念的开放和道德水平的下降,而是社会成员在面对信任的缺失、交往的表面化、社会问题的空前复杂等特殊的社会背景和人际交往环境时,投射了特殊的情境定义,使"荤段子"作为"交往的形式",完成了社交的功能,在多数时候它直接涉及性却与色情无关.社交场合中"荤段子"的谈论行动是一种典型的"印象管理"过程,而交流荤段子的互动者构成了戈夫曼意义上的"剧班",实现了"剧班共谋",避免表演的崩溃."荤段子"体现了中国社会"失范"状态下价值的深刻解构.  相似文献   

17.
以"自尊量表""网络社会资本量表"和"社交网络使用行为问卷"为工具对4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高低自尊者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及其后果的比较来进一步理解社会补偿说。结果表明:低自尊者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信息表露方面得分均显著低于高自尊者;自尊对网络社会资本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通过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信息表露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着个体的网络社会资本。该结论与社会补偿说的某些观点存在不一致之处,但进一步验证了网络行为是现实行为的拓展和延伸,在现实生活中采取自我保护呈现模式的低自尊者在网络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电视和儿童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指出,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电视的普及,我国儿童的生活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用和享受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电视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我们在浙江省做了一项探索性研究,以描述和解释电视和儿童社会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曹颖  王红梅 《学理论》2008,(18):70-73
当前,网络交往风行。在众多的网络交往媒体中,网络游戏这种新生的网络交往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网络游戏根据其运作方式及其内容的设定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这其中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广泛的当属角色扮演型游戏。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互动性特点具有强粘合力,对网络游戏的玩家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群体,因此探讨当前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参与者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不是从"人的本质"或"人的特性"即"人"中引申出交往范畴,而是基于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即物质生产实践来解释和说明交往.交往首先是物质交往,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的"社会物质变换"活动及其关系的统一.马克思把交往范畴引入历史唯物论,实现了对抽象的"人"及其关系的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