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春宁  佟跃 《中国监察》2010,(14):56-57
基本案情 金某,中共党员,原任某市建设局局长、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经查,2002年,金某在担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期间,开发区内有一座“烂尾楼”,产权归中煤x局所属的光华公司。开发区管委会曾研究并安排开发区经济发展总公司与光华公司协商购买该“烂尾楼”,但因价格、支付方式等问题一直未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金某,中共党员,某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2002年,开发区内有座"烂尾楼",产权归某管理局下属的光华公司所有。开发区管委会曾研究并安排开发区经济发展总公司与光华公司协商购买"烂尾楼"项目,但因价格问题一直未能达成协议。金某认为该项目如由私人投资可能获利更大,遂于2003年与朋友李某商定,由李某成立公司收购该项目,事成后二人利润平分。此后,金某不再支持开发区经济发展总公司继续与光华公司磋商,转而积极推动李某成立的新大陆公司收购该项目,并亲自前往某管理局向该局领导极力推荐李的新大陆公司,并以开发区管委会名义为李作担保。期间,金某还多次向李某透露  相似文献   

3.
1996年6月,宋某因自办公司需要资金,便借了母亲李某的一张6万元存折,交给刘某帮其办抵押贷款。刘某又将存折交给了朋友邵某,邵某以该存折主人李某的名义填写了借款申请书,并与某市职工互助基金会签订了质押借款合同,借出现金6万元。邵某拿到贷款后,用2万元还了自己的外欠帐,余款已花掉。宋  相似文献   

4.
某区税务分局税务专管员李某系服装个体经营户宋某之同学。宋某为达到少交税之目的,曾多次请求李某看在老同学面上多给予“关照”。尔后,李某告诉宋某:“在缴税时就对专管员讲:开支大、经营收入少,又常常停业。”于是,自1990年7月至1994年2月间,宋某按照李某的指意,谎报营业收入、隐匿收入、虚列开支偷逃税收。而李某则每次向单位谎称宋某经营亏损,并擅自决定宋某免交税收,以致宋某偷逃国税累计人民币10000余元。案发后,对李某如何定性,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5.
戴萍  张涛 《法律与监督》2006,(10):31-32
一、基本案情 1998年9月,某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熊某找电力局局长李某借款500万元用于公司周转。随后,李某以个人名义从电力局账户划出500万元供该公司用于营利活动。一周后,该公司将500万元返还电力局。2005年12月发案。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们在处理某县县委书记宋某违纪案中,其中涉及该县两名党员干部向宋某送钱的问题。其一:某局副局长李某从外地交流到该县任职不久就给宋某送钱,送钱过程中未提出职务提拔方面的请托,其交代送钱目的主要是“希望得到宋某在其职务调整提拔方面的照顾”。一年后,李某职务得到提升。经查,宋某在有关研究干部会议上对李某任职表示同意。其二:某镇副镇长萧某在年节假日及宋某生病住院期间,多次向宋某送钱,送钱前后亦未向宋某提出职务提拔方面的请托,萧某交代其给宋某送钱主要是“希望他在我的提职中不说反对话,不给我下脚绊”。一年后,…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案情 1996年9月底.范某欲到福建做一笔香烟生意但无资金,遂找到李某,向李介绍了这笔生意的情况,并谈及资金问题。10月7日,李某向银行贷款4万元交给范某,范某丈夫刘某写了一张收条给李某,上写“收到李会计做生意资金4万元整”。  相似文献   

8.
王某是某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该市一家民营企业因其一污染严重的项目未通过环保部门审批不能开工,该企业董事长张某便通过王副市长妻子宋某(退休小学教师)的妹夫李某(餐饮店老板)请托王副市长批条子,经李某从中斡旋后该项目上马。该企业为感谢王副市长的鼎力相助,张某邀请李某加盟该企业,无需出资即享有10万元股份,  相似文献   

9.
正基本案情李某,中共党员,某规划设计院(国有企业,下称设计院)院长。2002年8月,李某经与设计院主管后勤的副院长刘某交换意见后,以签报的形式决定为设计院新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宋某购置1套住房。同年9月,设计院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新建商品房1套(建筑面积172平方米,购买价格150万余元)。2003年7月,李某擅自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11日上午,浙江省湖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原副局长、曾任湖州市南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严亚军因在地产经营中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未实际出资而获取干股,并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人民币113万元,被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相似文献   

11.
此案应类推抢劫枪支、弹药罪冯印奎,李长艳,付丽娟被告人马某和李某预谋去立新煤矿抢劫,并自制了火药枪。1995年7月ll日上午10时许,马某持自制火药枪和李某将民警宋某逼住。宋某掏出手枪反抗,马某向宋某开枪,击中了宋某的右腿。随即二被告人上来抢宋某手枪...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储某某因安居南侧地块行贿被纪委“双规”。该公司选举公司董事兼会计的胡某某为临时负责人,并制定出公司特殊时期工作安排,确定该地块事务由胡某某和合伙人孙某某负责。为了重新取得该地块的开发权.胡某某和孙某某请求某建设工程公司的李某某给予帮助。10月20日,合伙人孙某某代表该房地产公司与某建设工程公司签订协议.双方约定由某建设工程公司帮助该房地产公司重新获取土地开发权,某房地产公司如违约愿赔偿对方损失150万元。  相似文献   

1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宋某大学毕业后到一科研所工作,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约定:宋某向科研所保证5年之内不离开科研所,如调动则需支付科研所违约金1万元;科研所分配给宋某住房一套.3年后宋某赴国外自费留学,答应科研所学习后再回来.科研所提出宋某如果回来保证接收,但现在宋某提前解除合同,宋某需支付违约金,退出房屋.宋某不同意,双方遂起纠纷.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李某、王某均系某市建委主任和副主任。2003年市建委准备扩建办公楼,某工程队为揽到该工程,送给李某2万元,另送给具体主管该工程的王某5万元。2004年初工程结算完毕后,李某得知王比自已多得3万元,便去找王某,王忙答应让工程队再弄3万元给李。但当王某找到工程队负责人时,该负责人以“已结算完毕,手头无钱”为由婉拒。王某遂以追加工程款为名,让工程队出具收据后,亲自到本单位财务提出5万元现金,以工程队名义送给李某3万元,自留2万元。[分歧意见]对事后二人获得的5万元如何定性,有以下四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这5万元是李某与王某…  相似文献   

15.
原告李某,女, 1981年 3月 5日出生,湖北省洪湖市人, 1998年初到武汉市某服装公司打工。 1999年 7月 16日上午 10时许,原告盗得同宿舍工友宋某放在抽屉里的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市分行活期存折,先后用宋某的名字分三次到该行的储蓄所取得现金 380元、 390元、 800元,共计 1570元。同时,也以自己的名字用自己的存折取得现金 500元。 1999年 7月 21日宋某向公安机关报案, 10月 25日原告被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留置盘查,次日刑事拘留。 11月 24日武汉市公安局对原告以自己名字取款的取款凭条和另外三张以宋某名字取款的取款凭条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案情李某,某国有单位财务部主任。1998年9月24日,李某在单位其他人员均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以本单位名义在某银行分理处设立一帐户,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于开户当日将本单位应收公款5000万元私自存入该帐户。同年12月31日,李某又以同样的手法存入2000万元公款。1999年1月7日,李某将本金7000万元转回本单位的帐户上,将利息29.69万元全部留在私设帐户上。此后,李某分三次将该利息款提出占为己有并将该帐户撤销。二、分歧意见对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利…  相似文献   

17.
杨煜 《经济与法》2003,(11):46-46
2001年4月,某镇土地开发办负责人刘某见该镇所开发的土地升值快。有利可图.便指使开发办出纳李某,在未收刘某分文的情况下,开具收到刘某25万元土地款的收条。而后指使会计张某登记入帐,刘某由此购得该镇某开发区一块土地50年的使用权。2001年11月,刘将该土地使用权转手以35万元价格卖给他人商业建房,从中拿出25万元交到开发办财务,用来冲抵原先未交的土地款.剩下的10万元占为已有。该案案发后。对刘某的行为定性,存在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8.
[案情]李某伙同朱某、赖某以看风水为由将被害人宋某诱到一餐馆内吃饭。席间赖某故意提到"刮瓜子"赌博输钱之事,李某当面表演给被害人宋某看,制造庄家稳赢的假象,并通知事先串通好的叶某前来赌博,由叶某故意输钱给做庄的李某。几局之后,叶某称要赌大的,朱某、赖某引诱宋某一起做庄参与"刮瓜子"赌博。赌博之中,犯罪嫌疑人合伙使诈,赢取宋某6万元,赃款平分。此后,李某等以同样的方式,又先后分五次诱使被害人杨某、刘某、邱某、梁某和钟某参与"刮瓜子"赌博,并合伙使诈,共同骗取被害人30余万元,赃款由几名犯罪嫌疑人平分。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案情2008年被告人王某因开发房地产需要资金,采取给付高额利息方式,在某县区域内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共吸收张某等11人183万元。其中,张某的一笔30万元,发生在2008年12月27日,双方订立合同,约定月利率3%,期限1年,由宋某、李某二人作为保证人提  相似文献   

20.
[基本案情]: 1995年1月,建行某支行储蓄所主任李某为了替某个体私营公司经理王某偿还其为搞经营从某信用社贷的38万元款,李某、王某及某信用社主任陈某三人商定:先由李某想办法搞出38.7万元,还上王某在信用社的贷款,到2月初,再由信用社贷出给王某,也就是说利用李某的款倒倒手。于是李某借用了在其储蓄所开设帐户的某钢模板租赁公司(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