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行》2009,(11):18-18
一、开发利用楚文化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与条件 荆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楚文化底蕴深厚、三国文化脍炙人口、名人文化千古传颂、水文化震撼人心、红色文化可歌可泣、非物质文化琳琅满目,荆州古城享誉中外,形成了以楚文化为主、三国文化等其它文化为代表的“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2.
刊中报     
《世纪行》2012,(9):23-26
湖北三国文化主题游座谈会召开 本刊讯8月28日,由省政协主办,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省旅游局承办的湖北三国文化主题游座谈会在赤壁市召开。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化落实省政协主席杨松6月中下旬率团访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成果,回应日、韩、马各界人士“三国文化游”热忱而召开的。杨松指出.湖北是三国文化资源大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在海内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面临着难得机遇。我省在发展三国文化主题旅游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着景区分散、开发模式滞后、精品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而蜚声海内外的襄樊,是一座具有2800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她的历史与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相映成辉,为了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展示三国的魅力,今年七月,襄樊市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网上三国”网站。  相似文献   

4.
罗毅 《湖北宣传》2006,(9):23-24
随州的发展要打好“开放牌”、“特色牌”、“文化牌”。要高举文化名城大旗,重视炎帝神农文化和古乐编钟文化两大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使之成为吸引人们的旅游资源,从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步伐,通过打好“文化牌”来促进随州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沈振建 《今日浙江》2008,(19):58-59
南浔区充分保护、挖掘、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构筑“三大平台”,创新发展旅游文化,着力增强旅游文化的传承力、辐射力和竞争力,推进南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夏日新 《世纪行》2012,(6):21-22,27,30
关公是人们对三国名将关羽的尊称.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关公文化融汇了儒佛道等各种文化,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湖北是关公长年生活的地方,是关公文化形成的重要源头。揭示关公文化与湖北之间的关联,使关公文化成为湖北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无论对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推动三国文化旅游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试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双效开发湖北三国文化旅游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翔  王乃举 《长江论坛》2006,(3):24-27,30
本文在分析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旅游价值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提出对该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1)进行宏观空间地域整合、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增强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2)对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微观挖掘,创设景点,提高景点的丰度和品位,提升三国旅游资源的现实价值,以期打造具有强势品牌的三国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8.
孟秋莉 《传承》2013,(3):120-122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地方努力地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顾本地文化实际盲目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现象。如何有效利用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力促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双赢”目的.坚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当前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三国文化是最有活力,最具有雅俗共党特色的“亚文化”之一。若干年来,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文化”,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却往往有所不同,这里有必要略加阐释。我认为,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精神文化。第二个层次是历史文化学的“三国文化”观,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政冶、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第三个层次是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认为“…  相似文献   

10.
布依族地区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布依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注重开发利用布依族“显在文化”资源 ,正确处理好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突出民族文化特点与实现大众化、突出景点文化主题与综合开发利用、旅游“旺”季与“淡”季、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对布依族地区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光前  张宁 《新东方》2009,(5):14-18
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实际上就是以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在旅游活动中已经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凡是旅游活动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都可以称为旅游文化。三亚南山旅游文化区在发展旅游文化时,非常充分地发掘了历史积淀的丰富的文化因素,又十分敏锐地融入了很多当今风靡全球的新的文化因素。推动海南旅游文化的发展繁荣,头等重要的是保护和发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实现山水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苏轼诗中的“沧海何曾断地脉”和丘浚诗中的“遥从海外数中原”,非常精当地概括了海南文化的特色,即既和中原文化同根同脉不可分割,又因孤悬海外而与众不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更好地保护和发掘海南本土特色文化,将使海南旅游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海南的旅游品位得到提升,也使海南的旅游更具魅力,更具国际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是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旅游以文化为根,协和万邦,可以增进各国人民的团结和友谊。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国际游客的文化诉求,对世界优秀文化因素进行融合创新,促进海南旅游文化国际化、现代化,使海南的旅游文化更具活力,更具亲和力。  相似文献   

12.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必将对鄂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最直接、最有效的促进作用。作为“湖北旅游大县”之一的五峰,必须抢抓这一重大机遇,优先走发展旅游文化之路,着力打造魅力五峰。  相似文献   

13.
羲皇故里     
《时事报告》2013,(1):2-F0002
羲皇故里——天水,是中华创世先祖——伏羲氏诞生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等,构成了天水绮丽多彩、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天水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天水正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为协力推进泉州“文都”建设与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倍增,南安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12个乡镇、16个景区,走访市直有关单位及部分政协委员,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5.
刘训华  ;王兆峰 《求索》2008,(9):78-79
产权保护是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区域经济,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产权保护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湘西民族地区分析了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产权保护的视角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张晓萍 《思想战线》2002,28(1):31-34
旅游人类学理论指出 ,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旅游”是以参与和感受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 ;“旅游文化”是为旅游和游客而制作文化 ,或是为文化而制作旅游和游客。文化旅游者将更广泛地与当地人接触 ,旅游文化应更多地适应旅游者的需要。开发旅游资源 ,应考虑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谭伟平  刘克兵 《求索》2011,(12):260-262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和平文化”探讨的逐渐深入,和平文化旅游亦可成为湖南一项新的旅游主题。目前,湖南省和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已现良好局面,但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因此,从区域、省际、主题整合等层面进行科学整合,以及多方联动实施深度开发,不仅可挖掘开发新的旅游主题和旅游资源,而且可以提升人们的旅游文化品位,还会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冯良山 《桂海论丛》2008,24(3):50-52
广西崇左有独特的岩溶地形地貌及山水文化景观、壮族艺术瑰宝的花山文化、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姿多彩的边疆民族风情、名扬天下的“连城百年军事要塞”、返璞归真的旅游农业景区,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这些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创造整洁平安的旅游环境,是崇左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秦会朵 《理论月刊》2023,(8):93-102
乡村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重要的发展业态,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型、市场导向型产业,目前对政策、资源、资本依赖性过强,内生式发展动能不足,这主要源于对核心要素认知失真、参与主体间行为失调、文化价值失语三重阻碍因素。采用“驱动力(Driving Forc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DRS)模型对乡村文化旅游进行价值重构,可为三重价值失语问题提供一种解决路径,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德明 《当代广西》2007,(18):53-53
地域文化特色是特定地域的名片和宝贵的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文化含量的今天,区域文化在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和工业发展方面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不开发利用,文化的潜在价值就难以体现,因此挖掘地域文化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永福县在挖掘和弘扬福寿文化同时,不断补充和丰富其内容,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十大寿星”、“十大孝星”、“四世同堂和睦之家”等评比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