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在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强制性规定的适用,该条所谓的"法律"并不要求强制性规定必须来自法律与行政法规,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该条中的"强制性规定"一般来自法律与行政法规。尽管如此,我国法院仍然可以利用两个途径考虑地方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的强制性规定。该条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涉及宽泛的民商事关系。强制性规定可分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对于违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法律与行政法规对其效力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若无明确规定,不能仅以违反此类规定为由认定合同无效。合同领域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可分为"管制型规范"、"半管制型规范"和"衡平型规范"。管制型规范应直接适用;而衡平型规范的适用必须经过冲突规范的指引;半管制型规范只有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才能直接适用。  相似文献   

2.
行政抽象命令广泛存在于行政管理领域,行政抽象命令适用范围广,发布主体宽泛,对公民利益影响的深远性要求对其规制的必要性。对行政抽象命令的规制既离不开法律强制性,也离不开政策、惯例、法律原则等软法的规范性指导。  相似文献   

3.
并非所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均无效。应将强制性法律规定分为效力规范和取缔规范。一般情况下,只有违反效力性强制规范的合同才构成无效。因效力性强制规范与宪法、刑法、公序良俗、公共安全、国家利益等紧密相联,所以可以此为依据对其进行粗略的具体化和类型化,总结出一个导致合同无效的强制法律规范系列,确立起适用强制法律规范判断合同效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行政允诺是当代行政管理中一种新兴和相对温和的行政行为模式,具有行政性、单方性、授益性、自由裁量性、非强制性的特点。行政允诺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同时要加强对行政允诺的程序控制。因行政允诺产生的纠纷应当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但在审查的内容、法律适用、举证责任、审查的后果等方面应区别于其他类型行政案件。  相似文献   

5.
驱逐出境是一种刑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与法律》一九八五年第三期刊登了于志同志的文章:《驱逐出境不属于刑罚》。该文认为:驱逐出境既不属主刑,也不属附加刑;驱逐出境既可由法院判决,也可由公安机关命令宣布,所以驱逐出境不属于刑罚,而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理论与发展及行政裁量理论的兴起与适用,使得"公权力不可处分"的传统观念开始动摇,为协商行政执法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认为协商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执法主体在法律及其法律的原则之下,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的意愿,采用一些不带有强制性和命令性的方法,与对方沟通协商并展开互动。协商性行政执法将有助于减少行政纠纷、提高行政效率、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7.
崔文星 《法学杂志》2022,43(2):120-135
《民法典》第153条规定了强制性规范和公序良俗条款的适用规则。在适用强制性规范时,应当综合评判强制性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避免片面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对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应当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判断,不能一概否定其适用。应当发挥公序良俗条款的兜底功能,避免其沦为僵尸条款。《民法典》第153条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应当注意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体系效应。  相似文献   

8.
针对精神障碍患者或疑似患者,《精神卫生法》等法律分别规定了行政管束、保护性医疗措施、强制性协助等行政强制措施及行政强制执行。但相关法律在行政强制的设定、类型、适用条件等问题上仍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和概括性条款,给实践带来了各种问题。基于精神卫生领域的特殊性,精神障碍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权益需要更强程度的保护,这也是精神卫生立法完善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司法机关在适用刑事强制性措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比率过高;违法适用刑事强制性措施的现象比较突出;存在“法外”适用刑事强制性措施的现象,“法外”的非刑事强制;性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留置盘查、行政措施、“两规”和“两指”措施。我国刑事强制性措施制度之缺陷我国刑事强制性措施在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仅与刑事强制性措施本身不完善有关,而且与司法人员的法制观念、人权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和司法机关人员少、经费紧张等客观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根本原因却在于我国在设计刑事强制性措施时存在严…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是,何谓强制性规定,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否一律无效,这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困惑。笔者不揣浅陋,对违法合同的无效判定及其法律适用予以阐述,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驱逐出境是行政强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五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三十条规定:“有本法第二十九条所列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安部可以处以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处罚。”公安机关对违反我国有关法律的外国人适用驱逐出境正是严格依法办事的表现。按照刑法和有关法律,驱逐出境既可由法院判决也可由公安机关宣布,那么驱逐出境只能是非刑罚方法。另外,根据国际法与外交事件可以进一步证明驱逐出境不是一种刑罚。我国于一九七五年加入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三十一条规定:“外交代表  相似文献   

12.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争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胜明 《法学研究》2012,(2):187-193
不宜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就什么是"涉外"作出规定。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第二层含义,即确定适用的法律与该涉外民事关系不具有密切联系的,则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具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有可能妨碍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正确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中的强制性规定主要是指我国刑法和行政法、经济法中的强制性规定。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规避未作明确规定,但明确规定不适用反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有一定的考虑。鉴于国际条约的复杂性,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未规定国际条约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驱逐出境仅是一种刑罚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与法律》一九八六年第二期刊登了冯艳蓉同志题为《驱逐出境是一种刑罚方法》的文章。该文认为,驱逐出境仅是一种刑罚方法,它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判,不能由公安机关命令宣布。由公安机关命令宣布驱逐出境的做法不是严格依法办事的表现。对此观点,我们实不敢完全苟同,我们认为:驱逐出境既是一种刑罚方法,又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赔礼道歉民事责任方式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翠英 《河北法学》2008,26(4):133-136
赔礼道歉源于道德责任,是集话语性、强制性、人身性、惩罚性于一体的责任方式。其实质是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而产生的内疚感,是"自向性行为",法院的强制性适用不能达到赔礼道歉的目的。赔礼道歉的内容应当作出明确解释。在现行法律规定下,法院在判决中应当谨慎适用,更不可超出法律规定之外适用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15.
浅析罚金刑     
一、关于罚金刑的基本内容 罚金,是一种财产刑,附加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它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一)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其法律属性是国家的强制性、适用对象的特定性、适用程序的专门性。罚金不同于行政罚款,罚金是一种刑事处罚,罚款则是一种行政处罚。罚金只适用于触犯刑律的犯罪分子和  相似文献   

16.
梁琴 《政府法制》2012,(32):48-49
一、问题的提出 《合同法》52条第5项规定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近年来,这一规定开始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诟病,由于我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上的强制性规定太多,这委实对合同效力的打击面较大,因此在2009年《合同法》司法解释二中对此规定进一步限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效力性强制规定是针对管理性强制规定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公共警告作为警示公众防范危险的有效手段被各国政府广泛运用,同时也出现了滥用侵权的问题.从大陆法系和美国的情况来看,公共警告目前都被界定为不具强制性、不决定法律权利或义务的非正式行政行为,在行政程序适用与法律救济上不同于正式行政行为;对其法律控制主要依据比例原则等一般行政法原则;其法律救济主要有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两种途径.在我国,公共警告侵权在获得行政诉讼救济与国家赔偿救济上存在一些障碍,应逐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检察建议具有法律地位的从属性、功能定位的服务性、法律效力的不确定性三大特征。检察建议的动态功能是促进法律监督职能的实现,静态功能是牵引行政自我规制的内在动力,其功能定位也排斥强制力。检察建议立法的前瞻性、功能的有限性、适用的限制性及其落脚点在于自身的可行性而非强制性,要求检察建议的适用回归谦抑性。若赋予强制力使之成为"硬法",检察建议将违反内在属性,恐怕难以实现其作为"建议"这一特殊监督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行政权是行政的核心,是行政法学的中心范畴。行政权是指行政主体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管理行政事务,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提供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权力。行政权具有强制性、执行性、优益性、不可处分性等传统特征,但对其新的特征也应加以重视。行政权的本质是保障和促进公民权利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指导的性质及其法律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行政指导属非强制性的权力性事实行为 ;对行政行为概念的界定应采取最广义说 ;对于行政指导应从实体法、程序法和事后救济三个方面来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