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世界各国怎样保待勤俭美德的信息。当年中共代表团出访波恩,当时的联邦德国民社党主席勃兰特出面,在二百家普通餐厅宴请了中国客人。勃兰特把自己那份鱼吃完后.’把泊在盘子里的汤汁,舔了个光。勃兰特说,乱花纳税人的钱,公众会不答应的。韩国总统金泳三最近发动了大规模的反腐倡廉运动,供政府官员和商人享用的高尔夫球场已几近倒闭,原先装饰豪华、灯红酒绿的夜总会及酒吧、咖啡馆生意迅速清谈或关门歇业。日本正是由于把节俭作为一种信仰,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才使日本人“富而不乐”,始终保持一种“贫国心态”…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全国机关后勤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工作者暨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时强调:从事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同志要“节俭”,并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总理的这番话,可谓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勤劳俭朴、勇敢智慧享誉世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古人的谆谆告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句,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勤俭为荣,奢侈为耻”是中华民族一…  相似文献   

3.
已有研究大多从家庭视角或消费文化视角探讨节俭行为的塑造过程,却忽略了传统与当代文化话语互动的作用。文章通过对16位“抠组”青年的半结构式访谈,借助“工具箱”理论对文化话语在“抠组”青年建构节俭理解及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传统节俭话语与当代多元文化话语共同作为文化资源,参与到“抠组”青年节俭消费的建构过程中。传统与当代话语间存在着融合与背离两种关系,不同关系塑造了不同的节俭理解和行为。研究也为进一步理解转型社会中消费行为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节俭精神就是那种勤俭节约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有句广为流传的名句,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节俭的楷模。因此,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一种财富的源泉,一种奋斗的精神,而且是一个人的品格、气节和素养,乃至世界观的具体反映,是事业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国道、家道兴衰的重要表征之一。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生生不息、繁荣昌盛;中国革命之所以百劫不虞、无往不胜;大庆油田之所以辉煌于世、名扬中外,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始终崇尚节俭精神,正如一…  相似文献   

5.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努力,每位公民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先进代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该走在公民道德建设大潮的前列,成为践行20字基本道德规范的表率。一在全民道德建设体系中,20字基本道德建设既是一种着眼于每一位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广泛性要求,同时又是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与我们所讲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相似文献   

6.
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作为个人“修身”之道,有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齐家”之宝,有如北宋司马光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经验,有如毛泽东同志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相似文献   

7.
“节俭”无疑是刚刚过去的2013年的一个“热词”: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到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的出台落实,从力行勤俭节约的“两会”新风尚,到节俭办全运的新景象,从中纪委狠刹节日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颁布实施……2015,文明劲吹节俭风。表面看似政府的“禁令”,实则是时代和群众的心声。“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节俭的悖论”实际并不存在;节俭,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节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节俭重新成为生活时尚!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正式颁布,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其中,在目前社会道德需要中,诚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诚信观念在社会中的现状、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必要性、诚信教育开展的方向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信用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把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其中,“明礼诚信”是第二个基本道德规范。这种排列次序,充分表明了诚信的重要地位。大学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道德规范。简短的20个字通俗易懂,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群众,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相似文献   

1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诚实和守信的统一,是一种善良的人性。要求人们以诚待人,讲求信用,遵守契约,兑现诺言。诚信是做人、为政、从商的道德准则,是立德之根本。  相似文献   

13.
大庆钻技公司认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理儿,上下同念“俭”字经。增收节支创出新水平。 思想上“节俭”。尽管奢靡之风有时总比熟烂于心、耳熟能详的古训勤俭遗风来得强劲,可在大庆钻技公司,人人信奉勤俭,崇尚节约,特别是“头头脑脑”们,头脑中节约的弦一直绷得紧紧的。以前,公司和大队机关办公室都很“宽敞”,可年终一付账,钱掏得叫人心疼。领导下决心让办公室都挤一挤,封了两栋办公楼。开始有人嚷着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农村经济伦理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主要表现为勤劳、诚信、公平、节俭和适度消费等。勤劳的传统理解为勤奋劳作,现代含义则与聪敏、智慧、科学、技术、能力等相联系在一起。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要求货真、价实、量足,守信要求守护住信用、信誉、诺言等;公平即一视同仁,得所当得;节俭即节约和俭省,与此同时,更多的农民则主张适度消费。这些道德规范一方面表现为农民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德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农民最为看重的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5.
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有一个关于“节俭的悖论”,就是节俭导致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减速,经济发展减速又导致贫穷,最终是节俭的手段与节俭的目的相悖。但笔者认为,从长远和全局看,所谓“节俭的悖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节俭应是社会经济持久繁荣的真正基础,而不是相反。其一,节俭对一个人或家庭而言,只是导致一个人的支出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而已,而并不是不支出,所以,由节俭导致的一个人的需求并不是减少,而是需求在不同时间段的重新配置。一个人有了储蓄,最终都是要花出去的,不可能一直留着不消费。若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没有消费完自己的储蓄,自己的后代最终也会消费这部分储蓄的。所以,所谓“节俭的悖论”,只具有静态的意义,但现实不是静态的,而是沿时间动态展开的。其二,节俭有利于家庭稳定。一个家庭选择节俭,有利于家庭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慌不忙。不注重节俭,既破坏了家庭美德,也破坏了家庭经济。因为浪费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拮据,也就容易导致家庭矛盾。从实际情况看,大凡注重节俭的家庭,大都生活的比较平稳。有了家庭稳定,也就有了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这种隋况下,就是有失业等情况发生,家庭也是一个好的缓冲器。因为若一个人冒险冲撞社会,家庭就是一个阻拦。而贫寒的家庭对个人冲撞社会的阻力就小,因为涉及的家庭损失成本小,阻力也就小了。其三,节俭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目前,我们保护环境,一方面是注重技术的改进,就是要提倡更环保的技术,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倡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是要减少生产量,降低发展速度;再有一个方面,就是要提倡节俭生活,因为来自生活方面的垃圾对环境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  相似文献   

16.
<正>深化现有标准体系评估、修改、完善工作,推动省级标准化专项试点和示范点创建,加强标准规范细分,持续完善地方标准,助推行为化经济节俭在节约型机关建设中的应用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核心是事业、重点在一切、关键在坚持、根本在勤俭,这四个方面辩证统一、相互支撑。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统筹配置机关运行所需经费、资产等要素,按照消费适度型节约、规模经济型节约、制度创新型节约、  相似文献   

17.
“酷抠”,既有“酷”(cool)的超逸,也有“凡人”(carl)的简约,是当下一种流行的抠门。“酷抠族”奉行“低碳、环保、新节俭主义”,崇尚“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他们追求简单的生活、自然的幸福,摒弃过度的奢侈。对他们而言,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节俭性消费是农业社会产生的一种为了解决消费品不足的消费形式。我国正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轨的历史性阶段,仍具有农业社会性质,所以节俭性消费还是应该大力倡导。本文通过对节俭性消费产生的缘起、理论基础的探讨,认为节俭性消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可以协调人与资源之间矛盾,而且是解决腐败问题的一种手段。它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当前继续倡导这种消费,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内容,又弘扬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容易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基本道德规范20个字,加上“三德”15句话60个字,共8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宣传贯彻《纲要》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一批重点理论文章、一批有分量的评论、一批生动…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近日就中央机关厉行节约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建设一个廉洁、节俭的政府是我们的目标。强调要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据相关媒体调查“三公”消费问题,已位居当前腐败现象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人认为,要真正控制“三公”消费,须切实完善行政成本约束机制,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