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全球证券交易所方兴未艾之“Demutualization”改制潮流,在阐述“Demutualization”内涵及各国实践、成因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对传统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督机制造成的影响及各国相应变革措施,并着重阐述了处于法律混沌形态的我国证券交易所之改制取向及自律机制之重构建议:这包括应明晰产权,政府对交易所参股10%为宜;创新自律监管机制,可实行沪深交易所交叉上市,引进代表公众利益的独立董事、设置自律法规委员会、上诉委员会等;在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及证券业协会之间合理配置好权限,共同编织好证券监管之网。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球证券交易所纷纷向公司制转变的世界潮流,我国证券交易所在组织形式的选择上何去何从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与会员制相比较,其实公司制更能保证交易公正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并能更有效率地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管,也更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选择公司制有助于改变我国证券交易所准政府职能部门的地位,增强证券交易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我们应当注重平衡公司制证券交易所中股东利益与公众利益、商业职能与公共职能的冲突,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上市地位的应用和选择恰当的自律监管模式来解决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不少学者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做法,改革我国现有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制属性并进行公司化改革。但是,以政府主导为特点的我国证券交易所和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在历史背景、作用及地位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我国证券交易所从来就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会员制交易所。因此,以非互助化为特点的公司制并不是我国证券交易所的最优选择;相反,在处于新兴市场加转轨特征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下,以互助化为特点的真正意义上的会员制交易所仍是我国证券法律体系和证券监管实践所应尽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一些国家和地区证券交易所创建以来的历史和演讲过程来看,证券交易所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如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等、另一种是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如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等,各国采用会员制的证券交易所居多。我国《证券法》虽来明确规定证券交易所采用何种形式,但第98条第2款讲:“证券交易所的积累归会员所有,其权益由会员共同享有,在其存续期间,不得将其积累分配给会员”;第111条和第113条有“会员费”和“会员管理规章”的提法、可以认为,我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交易所自治性和自主性严重不足,自律监管形同虚设,无法适应国际范围内的证券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交易所自律监管能力的缺失,同时也是自律监管法律制度的缺位。尊重交易所独立法律人格,还原其作为自律性组织的固有权利和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构建有利于其开展自律监管的法制基础,是提升我国证券交易所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制定我国证券法的几个法律问题──兼对我国证券交易所立法的检讨王斌1993年7月初国务院证券委制定、颁行了《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为证券交易所的管理以及证券交易所行为的规范,提供了初步的法规依据。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我国证券交易所实行会员制,只有会员才能进入交易所参与集中交易。对会员的管理属于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会员对证券交易所的会员管理行为不服,应当寻求何种救济,尚存争议。结合法律形式要素、参与要素、自行负责以及固有事项等四个要素进行考量,证券交易所属于功能性自治行政体。在我国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二元分立体制之下,根据重要性理论,证券交易所取消会员资格引发的争议,应允许会员提起行政诉讼;对于一般的会员管理行为引发的争议,应当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与证券商之间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者与证券商之间的法律关系沈厚富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和发展时]司不长,各项法律、规童制度等均不健全和完善。在证券交易所均采会员制之下,投资者不能直接进人证券交易所买卖证券,而必须委托具有会员身份的证券商代为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许多投资者在进入证券市场前并...  相似文献   

9.
吴飞 《科技与法律》2006,(4):102-105
证券交易行情信息是经过证券交易所整理、编排的信息集合体,本质上是数据库。我国著作权法和证券法都没有明确证券交易所交易信息产权的法律性质和权利内容,无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证券交易信息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法律应当给予“特殊权利”保护,数据库制作人证券交易所享有复制权和再利用权。  相似文献   

10.
不完备法律理论为监管者介入证券市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而证券交易所对于拟上市公司的上市审核就属于事前监管。但是目前的上市审核权并不完备:证券交易所虽为名义上的审核主体但却对上市审核流于形式,同时其对上市条件的设定并没有充分的自主性,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独立法律地位尚待确立。  相似文献   

11.
邬时民 《政府法制》2012,(21):28-28
很多人以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其实,在1949年,新中国就成立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天津证券交易所。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场外交易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通过证券公司进行的非集中竞价的证券交易,又称柜台交易。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如深、沪两地证券交易所)一样,都是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证券场外交易一直是我国证券立法中很有争议的问题,八届人大常委会几次审议的证券法草案中,都有关于场外交易的专章规定;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证券交易所的管理,明确证券交易所的职权和责任,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证券交易所。  相似文献   

14.
证券交易所与会员公司的关系 ,应以证券交易所的法人地位为核心 ,向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明确两者之间的财产关系 ,即确认证券交易所的独立财产权利 ,划清两者之间的财产界线 ,而不是如证券法所规定的那样 ,将“积累”归会员所有 ;二是明确两者之间的管理关系 ,即揭示其自律性和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治如何形成——对证券交易所法律地位的历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篱 《现代法学》2004,26(4):128-133
本文通过对旧中国清末民初时期和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证券交易所自治地位的考察,分析了这两历史个时期证券交易所自治状态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关于证券交易所、甚至是自治组织自治地位形成的一些共同因素或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证券交易所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证券交易所纷纷从传统的会员制组织变成营利性的公司。不管是会员制还是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的框架应当确保交易所能够履行自律监管职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2003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对公司治理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2004年和200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提出了交易所公司治理的改革方案,改革的主要宗旨均是提高董事会和自律监管的独立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公司治理不同于美国的交易所,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减少政府的不当干预,增强交易所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证券交易所是上市证券进行集中交易的场所,是重要的高度组织化的证券市场主体,在提供证券交易设施及信息、减少投资风险、维持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分别于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虽为我国公司、证券制度的完善作出了贡献,但在发展中确实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而我国尚不完善的相关法规又无法为之解决提供有效的途径。本文试图为其中尤为重要和迫切的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的处罚寻找法律依据,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证券虚假发行上市问题屡禁不止,这折射出证券发行监管无力。透过证券发行监管中的问题,可以看到根源在于证监会、保荐人及证券交易所监管权配置被扭曲,因而应当重新定位三者的职能,合理配置监管权。证监会应当逐步放松股票公开发行审核的行政管制,回归执法者角色,配合完善的保荐人制度和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能;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虚假发行上市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场外交易是相对于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证券交易而言的,即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的证券交易。场外交易在日本称为柜台交易,在台湾称为店头交易,其英文名称为OvertheCounte(简称OTC)。从名称使用上就可以看出,场外交易指那些在酒店里、柜台上进行的零星证券交易。从一些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发展过程来看,先是自发地形成场外交易市场,随后是证券交易所的形成并排斥场外交易,最后形成证券交易所与场外交易市场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完善的证券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已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建立在电子交易网…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与之相适应,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也在经历着行政机关附属物的地位,向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而向成为真正独立的企业法人转变。要搞活国有企业,就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目前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职务犯罪现象频繁出现,与一般职务犯罪相比,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务犯罪表现得更加疯狂贪婪,因此,要予以严厉惩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