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前拉美国家金融压抑的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国家是比较早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导致拉美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最深厚的原因在于该地区长期对经济实施干预政策,金融压抑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前实施金融压抑政策的原因主要是受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盛行经济民族主义以及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主要表现为利率限制、高存款准备金率、直接信贷管制等.实施金融压抑政策初期对拉美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逐渐显露,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宏观经济动荡.  相似文献   

2.
拉美国家银行业的兼并和超级并购,是银行危机和外国投资流入金融部门的共同结果.在本国银行体系崩溃后,每个国家的金融集中和集聚过程都具有不同的模式.由金融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引发的金融危机,在日本和西班牙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两国的银行业在没有跨国金融集团参与的情况下获得了新生,强化了私人银行集团,并进行海外扩张.在拉美地区,银行业被外资银行收购,其中墨西哥的金融资产几乎完全被外资金融集团控制;阿根廷和巴西仍保留了一二家公共银行.本文旨在说明:金融体系放松管制并实现自由化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这3国金融体系的并购存在着差异性;拉美国家银行业的并购和外资银行主导拉美金融业,决定了外资银行母公司的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五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70年代起,拉美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相对于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改革起步较晚,成效较为显著,曾被誉为一个成功的范例,但终因一些国家改革进程过快和政策失误而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中。从金融自由化到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改革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一、东南亚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与措施东南亚五国金融自由化改革,是以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金融深化论"为理论基础,以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为国内背景,而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成为其国际因素。战后,东南亚五国的金融发展与改革大致经历…  相似文献   

4.
拉美人看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 ,新自由主义思潮就流入拉美。尤其在皮诺切特当政时期的智利 ,新自由主义成了政府制定经济改革政策的理论基础。进入 80年代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越来越流行 ,这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第一 ,由于拉美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拉美国家希望早日摆脱危机的愿望越来越强。新自由主义乘机为拉美国家开出了改革的“处方”。第二 ,在 80年代拉美“民主化”潮流中上台的所谓拉美“新一代领导人”多在西方国家接受过教育 ,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 ,学术界为新自由主义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 ,东亚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外资银行与拉美银行体系的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受“华盛顿共识”的影响,拉美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银行私有化改革。1994年底爆发墨西哥金融危机后,为了缓解危机和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多数拉美国家把引进外资作为银行私有化改革中的主要措施之一。拉美的银行改革实践证明了外资银行对一国银行体系的效率与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但要更好地发挥这种正面效应,需要克服多种因素的制约。与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拉美国家的银行经营效率与其外资银行规模不成比例,即外资银行所带来的正面效应不足。本文主要从影响外资银行发挥效应的一些政治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如外资银行的数量、源属国、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政府管理能力等方面分析造成二者效率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将资金从资金盈余部门向资金短缺部门转移而实现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其中金融工具是金融活动中各方承担义务的书面保证 ;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和机制 ;金融机构则指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等。所有关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设置和运行的规则 ,构成了金融制度。拉美国家金融体系基本上沿袭了发达国家金融制度的二级模式 ,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开发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拉美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相对较高。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哥伦比亚外 ,拉美大多数国家的开发银行由国家控制。此外 ,拉美还有诸如储蓄和贷款机构、资本市场、养老基金及其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本文将对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 3国的金融体系作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7.
北、南美洲国家自 1 994年以来就致力于在 2 0 0 5年实现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对拉美国家来说 ,美洲贸易自由化既是一个发展机遇 ,也是一次严峻挑战。本文考察了北 -南型自由贸易协定为南方国家发展竞争优势所创造的条件 ,认为美洲贸易自由化将会改善拉美地区的投资环境 ,在技术领域使拉美国家产生“追赶效应”,并使拉美国家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 ,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生产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因此 ,美洲贸易自由化为拉美企业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出现“技术性”失业增加与经济增长并行的情况.同时,拉美地区的就业结构呈第三产业化和非正规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开始大规模进入拉美的职业培训市场,从而推动了拉美职业培训体系的私有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拉美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职业培训私有化措施:巴西、阿根廷和一些中美洲国家在私有化初期实行职业培训的分权化改革;智利等国推行分权化和私有化并行的改革.拉美国家鼓励企业内部培训,允许企业参与制定职业培训政策、课程设置和教师培训;制定终身学习和培训政策,促进培训的私人化发展.在实施私有化改革后,拉美的职业培训体系呈现出培训资金多元化、职业培训高等教育化、培训与就业挂钩、培训体系形成新的多科或多价培训模式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介     
《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江时学著27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定价:26.00元拉美为什么经常发生经济危机?就内因而言,拉美国家在实施金融自由化、开放资本项目、管理汇率制度以及利用外资等方面有许多失误和偏差。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缺陷以及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等这些重要的“外因”与拉美国家的失误结合在一起,使拉美地区经常面临各种危机的打击。作者力图从金融全球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拉美国家在应对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和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拉美的大选年,举行全国性选举的国家就达14个。大选结果较客观地体现出 拉美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现状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今后一个时期拉美政治的发展 走向。近期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中最引入关注的现象是左翼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 90年代拉美国家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