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流行的观点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具有一致性质,它们都是根本性的对抗性矛盾。由于根本性质一致,其运动规律也一致,都是由基本适合发展到基本不适合,再由基本不适合发展到新的基本适合。笔者认为,把阶级社会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性质及其运动规律,说成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性质和运动规律一致,其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矛盾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2.
<正> 宜昌市社联刘开美来稿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结束社会基本矛盾,只是改变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表现在生产关系的内容(即公有制的性质)上,也就是不表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本身,而是表现在生产关系的形式(即公有制的形式)上,也就是表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具体管理体制上。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形式的显著特征。要研究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08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更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高日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关系不断更替的最终决定力量,也就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要素中的决定因素。所以生产力的解放实质上就是人的解放。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当大规模群众性的阶级斗争结...  相似文献   

5.
苏共27大以后,苏联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研究有新的进展,深化了一些观点。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自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被苏联理论界认为是无可争辩的真理。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上对这个专统观念作了批判。他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发展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生产关系应当经常加以完善。这意味着,需要及时发现已过时的经营方法,并以新方法取而代之。"他认为,目前生产关系的形式是"在经济粗放条件下形成的",某些东西"已经僵比",并进一步指出:"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太平天国革命,其间爆发过上百次大大小小的农民战争。由于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阶级力量,所以我们习惯上把这种农民战争称为旧式农民战争。旧式农民战争究竟是什么性质的革命,这是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国内史学界经过长期争论,逐渐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除少数不同观点外,绝大多数论者均认为旧式农民战争具有反封建性质。然而,笔者却要提出三个问题: 当封建生产关系还是唯一适合于封建生产力的形式时,会不会爆发反对这种生产关系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五种社会都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矛盾在每个社会形态中,又有不同的性质和表现形式。”不易理解。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学生的疑难,很有必要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不同社会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表现作简要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教材着重阐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建立造成了两个基本经济条件,即大量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和少数人手中集中大量的货币财富。如果以此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则是不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引起。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意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判断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标准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属性决定于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要倍加珍惜这一理论创造,增强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是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生产力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规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矛盾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编写组的负责人提出,能否把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轮廓勾画一下,以便于人们从总体上正确地把握它们。有关同志对此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思路,这里略述我的一家之言。一、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四类社会矛盾从宏观层面上考察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我认为可以大体上把它们概括为四类,即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以及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矛盾。我国以公有…  相似文献   

12.
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产品分配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近30年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道路。然而今日之中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问题,腐败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农民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等。笔者认为在当今中国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之中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一一分配不公。之所以说分配不公是当今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社会问题,是因为它是生产关系层面上的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其他一切社会方面,决定它们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而经济基础就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层面的分配不公问题便是具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可以说分配不公问题是其他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它关系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处境,又涉及到社会安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它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现阶段解决好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分配问题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单纯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合理调节分配,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们在如何对待和处理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不少模糊的认识。究竟怎样正确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呢?有必要作认真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进行阶级斗争以及其它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是与一定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离开物质利益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是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作为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有着探刻的根据。生产力不是脱离生产关系而存在的,它依赖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二者的矛盾运动,既体现着人与物的自然交换过程,也产生着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从经济利益关系中引伸出来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往往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性质、存在和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所以,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应该归结到生产力的高度上来。也就是说,符合社会历史规律,能够促进或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事物或现象是善的,违反社会历史规律,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事物或现象是恶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特点是非对抗性。这是保加利亚学者的共同观点。但在对非对抗矛盾所作的分析中,他们对这种矛盾的主要特点的认识,却有不尽相同的看法。多布里雅诺夫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非对抗性矛盾有三个特点。首先,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私有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联系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社会的生产力和所有制的社会形式之间的新的联系,从而使得矛盾的解决并不必须以冲突为前提;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总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步,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也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各种矛盾的途径。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同时并存”和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有它自己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 按照恩格斯的思想,生活在“蒙昧时代低级阶段”的人类——类人猿亦即“人类的童年”,是原始社会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上的人类还没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实践,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就是说“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  相似文献   

18.
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近年来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帝国主义的条件下,不是说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腐朽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那末,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技术还能迅速发展呢?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状况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于辩证地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现在,让我们来简要地考察一番: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全球化初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即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互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律。这些规律紧密联系,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互动规律蕴涵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生产与环保双赢,公平满足各国人民和子孙后代的需要。目前世界生产力功能正处于全面升级之中,在转变改造和利用自然方式的同时增强保护自然的功能。各国生产关系必须调适和扩容,着手建立有利于全人类共同拥有地球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共享发展成果的世界生产关系。全球化不仅引起国家内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巨大变化,而且促使国际经济基础和国际上层建筑逐步形成。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局部可逆性,总体上则是不可逆的。各国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走向共产主义。人类社会在各种客观规律的推动下正朝着共产主义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20.
(一) 特定的生产关系所赖以建立的生产力,在量的规定上有很大的伸缩性。生产力低的国家生产关系先进,生产力高的国家生产关系落后,是这种伸缩性的典型表现。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是否科学,不仅直接涉及历史唯物论的根基——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而且直接涉及许多重大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要唯物辩证地阐明这个问题,必须承认生产力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能同时决定两种不同生产关系的“共同幅度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幅度示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