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观点     
树立“零度容忍”的法治观念和价值体系尤为重要来自中国内地的女研究生陈静,因在港贿赂老师,而被香港九龙城裁判法院以行贿罪判处入狱6个月,并从宣判之日起“实时入狱”。这件事引起很多媒体的关注,而  相似文献   

2.
谭德生 《求索》2011,(12):216-218,68
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提出了“零度写作”这一概念。零度写作又称中性写作、白色写作,即零度、透明、中性、新闻式的写作。但绝对意义上的零度写作事实上并不存在,巴特提出零度写作并不是对思想、意识以及风格、个性的的简单拒斥,而是试图通过对写作断裂的弥合、超越,重获语言的自由、人的自由。零度写作在一种“无”中敞开了对一切的“有”的接纳。  相似文献   

3.
曾祥炎 《湖湘论坛》2009,22(2):92-94
“破窗”之后能否拉动经济增长,至今仍然存在颇多争议。为此,有必要引入“折旧冲击”概念,并基于索洛模型的计算,证明“破窗理论”的荒谬性。在索洛增长模型中,虽然“破窗”在短期内确实会导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但如果“破窗”之后没有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则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不会引起经济总量规模的增大。  相似文献   

4.
破窗效应     
提及“破窗效应”,读者可能会想起本刊今年第6期介绍过经济学里的“破窗效应”,说的是窗户被打破了却可以刺激消费。心理学里也有一个“破窗效应”,说的是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门曾做过一项试验: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社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把停在杂乱街  相似文献   

5.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名教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辆高级轿车放在一个空旷的地方,一辆车窗打开,另一辆完全封闭。几天后,打开车窗的车,车内的东西被人偷走了,车玻璃被砸了,连车门也被人卸掉了,整台车被破坏得不成样子。而另一辆车仍然完好无损。后来,教授用铁锤将好车的车窗玻璃敲了一个洞,结果这辆车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试验。它告诉我们:任何系统、不管多么严密,只要存在“破窗”,那么这个系统终将遭到破坏。 制度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机制的建立、规章的制定、规章的执行、违规的处理等,哪一  相似文献   

6.
基层“微腐败”问题相较于“大腐败”“巨腐败”,更容易发生却很难防治,如果放任不管或治理不力,就会产生“破窗效应”。当前,“微腐败”治理存在着认知困境、监督困境以及执行困境。在“微腐败”性质及其危害的认知上,出现了认知偏差;在“微腐败”的监督上,存在着监管漏洞;在“微腐败”治理的执行上,治理制度、治理机制与治理方式创新还存在不足。要深化对“微腐败”的认识,不断健全各项制度,抓好“微腐败”治理这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翁里 《公安学刊》2009,(5):35-38,66
“警情常量”是包含110、治安、刑侦、户籍(含流动人口信息)、出入境、派出所及公安队伍建设等警情在内的一系列常态化数据体系。基于全国警情联动机制的构建。北京市、杭州市、郑州市等地公安机关近几年先后开展了“警情常量指导警务工作”的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分析运用“警情常量”对提高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精确度,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十分奏效。比较“警情常量”与“破窗理论”。“警情常量”实际上可以说是发展了的“破窗理论”,加之构建“警情监测预警平台”实乃警务创新之举。以及“警情常量”在防控违法犯罪中的深度运用前景广阔,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3年来运用“警情常量”的警务创新工作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由破窗理论想到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提出的“破窗理论”,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政治和犯罪领域。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且不论“破窗理论”在政治、犯罪等领域广泛应用带来的好处,单单就其理论基础来说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中平凡小事的观察和研究之上的,这说明小事不能小看,小事也能出大文章,必须善待小事。联想到全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品事故频发。触目惊心的案例冲破了食品安全的“防御工事”,直逼社会容忍底线。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谨防"蝴蝶效应",遵循"南风法则",着力构建反腐倡廉教育自律机制;谨防"破窗效应",遵循"分粥法则",构建反腐倡廉制度防范机制;谨防"多米诺骨牌效应",遵循"火炉法则",构建反腐倡廉惩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零容忍”反腐败:内涵、特征与进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研究"零容忍"反腐败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借鉴新加坡和香港"零容忍"反腐败的基础上,提出"零容忍"反腐败的进路思考。"零容忍"反腐败要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律制度,形成一支坚强有力的执行队伍,加强执行权威,建构一个公民参与的、广泛细化的反腐败网络,也要通过反腐败教育提高公民反腐败意识和公务员廉洁奉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2.
破窗理论源于美国学者比德曼所作的实验,在实验中,将一辆完好的汽车停在一个街区之中,初期汽车完好无损,而将这辆汽车的车窗打破,很短的时间内,车子被破坏受损严重。破窗理论的提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渐被运用到社会治安领域,与西方的社区导向警务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西方社区警务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到我国,对于当前的我国警务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治安领域的破窗理论在我国的社区警务改革发展中更是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白族文化的包容性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是白族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包容性几乎表现在白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但突出地表现在白族族源的多元性、白族文化源流的多源性、白族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南诏大理国与唐宋的关系、白族的民族观及婚俗观和丧葬观等方面;白族文化包容性的主要成因是受中原文化和白族生息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挖掘和利用白族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对多样性的宽容--论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之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伍雄武 《思想战线》2005,31(6):63-67
民族的多样性及和谐并存,是云南的突出特点.云南各民族传承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经验就是宽容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对民族差异的宽容.云南各民族之所以能宽容,一是在既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不得不宽容,同时也是根据自己的民族精神选择了宽容.多样性的宽容和多样性的并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瞿磊 《桂海论丛》2009,25(5):33-37
现代宽容观念起源于宗教改革时期宽容思想家反对异端迫害,为宗教宽容和良心自由所作的辩护.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宽容的政治原则致力于区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划定政治强制的界限,为个人在信仰、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上的自主选择辩护,它所包含的理性有限论、多元论、个人权利观等自由主义价值融入现代民主理念和制度设计,丰富了民主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6.
发挥基层检察院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在侦防工作一体化工作机制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将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成效最大化。基层检察院通过侦防一体化机制的建立,使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部门与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部门在制度上确立职务犯罪预防信息共享、自侦案件分析、案件移送、职务犯罪侦查介入等各个环节有效配合,达到侦防一体化、功能最优化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7.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缘于维护消费领域公共利益的现实需要。与传统民事诉讼不同,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具有诉讼目的公益性、受案范围类型化、诉讼结果扩张性等特点。诉讼主体资格的界定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原告与案件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规定,诉讼前置程序的设定强化了保护公益及防止公益诉权滥用的目的;在消费公益诉讼的处理规则方面,对和解、调解、撤诉等方面的限制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而裁判效力的扩张又超越了传统既判力制度的规定,为确保维护公益提供了特别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8.
王洁  杨桂华 《思想战线》2002,28(5):56-59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 ,社区居民心理承载力与当地原有的文化涵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当充分认识旅游是一种文化差异活动 ,这种差异活动既决定了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又决定了旅游者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力。旅游者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大 ,对社区居民造成的社会和心理冲击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9.
非法经营罪自设立以来,司法解释对其进行过数次扩张,实践中绕过该罪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而直接以非法经营罪定罪的案例层出不穷,非法经营罪堵截条款的防线有被突破的嫌疑。近期,司法解释将有偿删帖发帖行为规定为非法经营罪,这一方面不符合非法经营罪的罪质特征,另一方面也违背了刑法体系解释的解释原理。通过不断扩充非法经营罪的司法解释来规制实践中花样翻新的违法经营行为,这使得非法经营罪的口袋化基因愈发明显,非法经营罪的口袋化趋势急需遏制。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s be tween prejudice or intolerance and hate-motivated school violence; to describe the aspects of school climate or culture that foster prejudice, stereotyping, and scapegoating; and, to provide examples of interventions educators might use, both individually and systemically, to create a school culture of tolerance and re spect for individual and group differences as a means for preventing bias motivated violent inci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