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所谓法律信仰,是指社会公众对法律表现出的忠诚、神圣崇尚和高度信任,它包含着社会对法的理性推崇。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大量立法,法治形势却依然不容乐观。事实告诉我们,在通往法治的道路上,必须高度重视并精心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否则,法治对于国人来说将只是一个幻影。笔者认为,当前培育公民法律信仰,必须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  相似文献   

2.
贾蓉治 《理论月刊》2004,3(6):98-100
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法治环境的好坏,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立起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上对各级国家权力的实际掌握者加以有效制约与控制;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有司法公正做保障。  相似文献   

3.
张琼华  徐婷 《理论月刊》2001,(10):27-28
法律文化是实现法治的土壤和根基。在一个国家里,没有坚实的法律文化基础,要实现法治,只能是空 想,我国目前法治的状况证实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现代法律文化的氛围,使法治与法律文化互相发 展,本文提出了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治之难,在于公众对于法治没有形成普遍的信仰。正如法谚所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但法治信仰的文化如同土壤的改良,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制度建构与法律文化熏陶着这一问题的两面,何者应先行,似乎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制度根植于文化之上,法治能否得到较好的运行,取决于民众对于法治的信仰程度。但是,一项好的制度的建构与运行,对于文化土壤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正如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有经验的农民,选择的往往是先栽种一些绿肥或豆科植物。法律文化的形成亦如是。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乃治国重器。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依法治国能够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公平正义能够时刻守护寻常百姓,贵在让法治成为心之所向,难在使法治化作精神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便形同虚设。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09,(7):35-35
何平在《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法律信仰和法律制度是形成法治社会的两大支柱,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那么就是再多的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促成一个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建成合理、公正的法治秩序也只能是一种空想。完整意义上的法律信仰,应当包括法律信服心理和法律拜从行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满春 《前进》2003,(11):16-17
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最近20多年来,在法治理念、法制建设上有了巨大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有法不依、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等现象还严重存在.面对如此司法现实,必须在全民中树立法律信仰,使得法律受人尊崇,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是法治体系还没有形成,而且与真正意义上法治体系的形成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当我们作出这样的评断时,有两个基本概念是必须予以澄清的,也只有将这  相似文献   

9.
行政者:信仰、理念及其文化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与精神活动息息相关,高品位的行政文化、行政法律文化能塑造出坚定的行政信念。公务员如何依法行政、如何守法廉政为民,是长期困扰着行政现代化、民主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将行政者等同于知识分子,重塑他们独立的人格品质,目的在于使行政人员有法律信仲和公益理念,从而真正实现法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正>说到幸福与政府的关系,我周围有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得了吧!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政府何干?"另有一些遭遇过一些不顺的人有时会蹦出这么一句偏激的话:"别扯啦!我看政府就没给我们什么幸福!"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要把事情说清楚。否则,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11.
第一,必须着力于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首先应当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上。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工作,是不可取代的。这也是中华民族要振兴,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要有中国人的地位必须解决的问题。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综合素质的竞争。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并没有准备好一批人。当然也不可能准备好这么一批人再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能在做的当中来锻炼人、教育人、考验人、检验  相似文献   

12.
1.地方法制建设只是国家整体法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有超出基本法律和制度框架的成效。地方法制建设的重点要立足于把法律规定的职权落到实处。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前提下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法制建设只是国家整体法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国家基本制度以及国家机关的组成和原则等,只能由统一的宪法法律所规定。地方法制建设及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和空间已经被宪法法律所框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宪法法律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权力构架。地方法制建设的前提是,不得突破基本制度和法律大框架。况且作为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议会,不可能、也无力担负国家体制方面的职责。当下的紧迫问题是,通过创新落实法律规定的地方人大职能,实现制度权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如何形成一个健全、完备的法治文化氛围,进而建立法治社会下有效的法律实施机制,保障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权利得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必须有全社会的法治精神作保障。而法治精神的树立,离不开法治文化的  相似文献   

14.
在换届选举中,充分发扬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是相辅相成的。发扬民主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照这些规定办事,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的民主权利。最为重要的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当带头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中央反复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更要领导人民贯彻执行好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15.
正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  相似文献   

16.
芒来夫  刘磊  田丰 《前沿》2003,(11):118-119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乱了人们日常平静的生活."非典"的肆虐,使人人谈"非"色变,但就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刻,党和国家举起了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控制局势,使抗击"非典"的斗争在法律的保障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人民的利益.而这一事件,既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这几年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就此进行一下探讨,希望能对理论和实践界的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法治是法律的统治,法律在国家中具有至高地位,人人应当遵守法律,一切组织必须依法活动。在一个国家内如果有组织或个人超越或凌驾于法律之上,则这个国家实行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法治的思想同国家和法律一样源远流长,但直至人类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了法治国家。法治并非法制,法制只是法治的必要条件,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法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现代社会的人民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用法律的形式表  相似文献   

18.
江海洋 《群众》2008,(6):48-49
所谓“法治文化”,是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积淀于一个国家、地区,并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及其价值取向。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首要倡导法治文化。而法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必须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法治精神就很难延续传承,更谈不上提高社会法治化的水平。因此笔者认为,推进法治建设,必须以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法治文化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过去五年常委会工作的报告,这份浓缩了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报告成为中国民主政治最恰如其分的诠释。这份报告宣布,在立法为民理念下,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五年来通过了法律草案、法律解释草案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86件,并出台一批支架性法律,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是刑事法律体系中的最后屏障,是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让法治成为所有监狱人的一种信仰。所谓监狱人,既包括监狱人民警察,又包括服刑人员及其亲属甚至包括被害人和周边群众。所谓法治信仰,既切实接受法律的保护,又真诚接受法律的约束。中国人法治信仰了没有,作为社会缩影的监狱人可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