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古代中国与缅甸的友好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甸在远古时期,与云南境内各族的关系,自始是密切的;缅境各族通过云南与中国各地发生了关系,这是中、缅之间联系着的一条主要路线。 (一) 中国西南交通线最早的纪录,见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传说:“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西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诚通蜀身毒道近便”(亦见大宛列传)。这条记载,有确凿的根据而且是很明白的,在公元前二世纪时期已有从四川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旅缅华侨大多加入缅甸国籍,成为缅甸华人,只有少数老年华侨未能加入缅籍。关于目前缅甸华侨华人总数的说法尚不一致。根据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编著的《华侨华人概述》(九州出版社,2005年10月版)提供的最新资料,2001年,缅甸华侨华人已达247万,占缅甸总人口5000万的0.05%。缅甸华侨华人的祖籍主要是中国福建、云南、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浙江、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20世纪初以前中缅之间贸易及人员往来的过程,认为双方交往虽发端于汉代,但直至元代时,才有华侨定居于缅甸。到了明代,华侨社会开始在华侨人口较为集中的上缅甸的部分地区形成和出现。清代是华侨大规模移居缅甸时期,既有陆路迁移也有海路迁移,随着华侨大量移居缅甸,一些能够聚合缅甸华侨的纽带,如地缘组织、血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纷纷成立,华侨社会则在缅甸较多地区形成。  相似文献   

4.
简析缅甸华人族群——果敢族的形成、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旅缅华人华侨约有250万,占缅总人口的4.8%,主要分布在仰光、曼德勒、腊戌等主要城市及缅中边境一带。缅甸果敢族华人是缅甸华人华侨中的重要一支,偏居缅中边境地区,现有人口约20多万,是旅缅华侨华人中族群意识最为强烈、社会影响最为突出的华人族群,也是缅甸法律正式承认的缅甸华人少数民族。多年来,果敢族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5.
缅甸华侨华人及其兴办的华文学校已经成为缅甸汉语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受制于复杂政治因素的制约,缅甸的汉语教育发展缓慢。本文以现有学者研究和个人在缅甸的实地调研为基础,探讨缅甸华文学校的现状及华文教学的特点,并就缅甸华文学校在缅甸汉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提出对策和思考。本文认为,缅甸华人华侨是缅甸汉语教育的重要社会基础和力量,在缅甸汉语教育未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应加强与缅甸华侨华人的合作和交流,加强与缅甸官方和民间的交流以及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以推进缅甸汉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1989,(3)
缅甸的克钦邦紧靠我国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邦区,要开展中缅边境贸易,发展中缅两国间的传统“胞波”友谊,有必要对缅甸的克钦邦的资源、交通、社会状况和经济现状作一全面系统的了解。本文就其基本悄况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7.
缅甸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与东北部和中国接界。公元前2世纪时,中缅之间就有交往。至明朝已有成批华侨移居缅甸。20世纪以来,缅甸华人不断增加,据缅甸政府1911年发表的户口调查统计,其时全缅有华侨122000人;1921年为149000人;1931年为193594人;1936年已超过22万人;抗战胜利后已近30万人。至1960年约30多万。目前缅甸华侨华人约70万,多数集中在首都仰光。  相似文献   

8.
缅甸首都仰光市拥有300多万人口,其中以缅族占大多数,其他有华人、印度人、少数民族等等.根据仰光唐人街的一些小商人所说,缅甸的华人为了子女在求学、置业以及各方面的方便,大多会申请缅籍.如果没有缅籍的身分,华人不能转卖物业,子女不能在大学里供读医科或工程.尽管有不少华侨定居缅甸已久,依然有人尚未获得加入缅籍,甚至连半句缅语也不会说.到神庙去读华文华人主要集中在Maha-bandoola Street西段一带.和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一样,这里的华人都是以做小买卖、开金店、开药材店、餐馆等等为生.唐人街的老华侨还可以讲华语和福建语,至于年轻一辈的华人却似乎被同化了.尽管仰光有华人讲华语,可是也不愿意公开去讲.整  相似文献   

9.
缅甸政治转型、经济改革与对外战略调整为印度发展与缅甸关系带来新机遇。以两国高层互访为契机,双边在经贸、安全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双边经贸快速增长,边境贸易逐步提升,投资关系有所发展。出于建立互惠型防务合作机制的愿望,两国军事交往日益频繁,军事交流与合作机制化路线日益清晰,海上安全合作成为两国安全合作的新要素。印度为扩大对缅甸影响力,在硬件设施和软性能力建设上加大了对缅援助力度。加强在区域与次区域合作框架内的沟通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以来,因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中缅关系的改善以及地区发展环境的好转,缅甸华人开始自我调整,也面临较好的发展空间,华人社团在服务华人自身的同时,其功能逐渐当地化(服务缅甸社会)。华文教育呈现逐渐非华裔化趋向,华商经济(网络)亦得到缅甸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缅甸华人不仅成为缅甸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而且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肖彩雅 《东南亚》2011,(2):67-72
中国人移居缅甸历史悠久,尤其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华侨不断地涌入缅甸,缅甸华侨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社会的变化与19世纪缅甸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三次英缅战争(1824~1826年,1852年、1885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社会随着缅甸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诸如华侨的籍贯构成、经济活动、人口分布、社会组织关系等。在移民与贸易的互动作用下,这一时期仰光华侨网络逐渐形成并成为缅甸华侨网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缅是友好邻邦,两国有长达21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中缅两国于1950年建交。 中国发展对缅贸易有诸多有利条件 首先,中缅两国都实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这为两国发展和扩大双边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成为发展双边贸易的巨大推动力;其次,中缅两国陆地边界线长,这为两国发展边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三,中缅两国贸易历史悠久,许多中国商品早已打入缅甸市场,并已赢得了信誉;第四,中缅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通过双边贸易可以实现经济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第五,近年来,缅甸政府扩大了国内生产和消费,在从…  相似文献   

13.
冷战末期以来,中国积极推进中缅政治合作,加大对缅经济技术援助,扩大在缅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这些举措使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印度认为,中国“南下”缅甸对其在缅利益、国家安全以及“东向”政策的实施构成了挑战,遂通过政治拉拢、插手南海问题等措施,意图干扰中国“南下”缅甸的进程。中印在缅利益碰撞,不仅使两国在缅甸的合作难以开展,也促使缅甸加快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以期利用印度来平衡中国在其国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陈毅同志这首中缅友谊的颂诗,牵系了两国人民古往今来无比深厚的胞波情谊。中缅两国人民很久以来就在为本国的振兴、发展和世界和平而努力,不断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互相提供真诚的支援与帮助,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歌。 90年代第一春,由中国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研究缅甸的学者、专家撰著的缅甸小百科全书——《缅甸概览》问世,这是30多年来由中国学者撰著的第一部研究缅甸的专著。它包括缅甸的自然地理、历史、国家政治、国民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宗教、文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缅甸政府迁都事件的分析得出:缅甸迁都后其政局将继续保持稳定,缅甸国内已经出现了由于建立新首都而产生的巨大商机,缅中经贸关系将在这一机遇推动下快速发展,但同时缅甸与中国欠发达地区之间的贸易竞争将一定程度上制约两国贸易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纵横》2000,(9):50-50
缅甸首都仰光市拥有300多万人口.其中以缅族占大多数.其他有华人、印度人.少数民族等等,根据仰光唐人街的一些小商人所说.缅甸的华人为了子女在求学.置业以及各方面的方便,大多会申请缅籍。如果没有缅籍的身分.毕人不能转卖物业,子女不能在大学里供读医科或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中缅建交后,受地缘因素影响,缅甸一直担心中国危及其国家安全,中国则力图将缅甸作为突破西方战略包围的突破口。20世纪50年代中缅关系中的华侨问题即是在这一大框架下演变发展的。1954年周恩来访缅后,双边关系发展迅速。随后,中方为消除缅方在华侨问题上的疑虑,在华侨国籍问题、华侨政治、经济作用、与缅人关系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努力,使华侨问题没有成为制约当时双边关系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独立后的缅甸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中立外交政策,在与中美苏三大国的关系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冷战期间,缅甸与三大国的外交关系有以下特点:其一,缅甸与三大国都基本上保持着正常的关系,没有产生大的矛盾和冲突;其二,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从不倒向任何一方。其三,在与三大国的关系中,缅中关系显得更为密切,但两国仍属于正常的国家关系,并没有结成同盟。总的来说,缅甸的对外政策确实是中立和不结盟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缅甸华人处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 政治层面仍囿于缅 甸军人专政和1982年公民法的限制, 不能拥有与原住民平等的政治地位。未来缅甸华人政治地位 仍然不乐观, 华人中短期内不可能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平等的政治地位, 当政者也不会给予华人外来 移民群体平等的政治权益。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和10月出访中亚国家及东南亚国家时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缅甸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和角色突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缅甸的态度和反应就非常积极,中缅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五通"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诸多进展。展望未来,两国的合作依托"中缅经济走廊"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同时,也要正视缅甸内部冲突产生的外溢效应,以及缅甸极端资源民族主义和极端环境民族主义等因素对中缅合作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