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经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两届全国人大纳入立法修改规划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于不久前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13年1月1日生效施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达120多条,涉及内容及其广泛。其中对  相似文献   

2.
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中国现行的刑诉法是1979年制定,1996年经过一次修正。26日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审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这次修正案草案有99条,拟将刑诉法从原来的225条增加到285条,修改的面较大,修改的条文比较多,主要涉  相似文献   

3.
曹婧 《中国律师》2012,(10):10-11
今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律师更多执业权利,同时对加强和规范律师刑事辩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广大律师切实增强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鉴于此次刑诉法修订的重要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学习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律协扎实开展律师刑事辩护业务轮训工作,为明年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4.
各位代表: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一、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必要性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5.
现行《刑事诉讼法》,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很大程度的修改,但总体上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思想.在对刑事强制措施的修改方面,为了加强对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的监管,增加了采取取保候审后适用禁止令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2款新规定的内容来看,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增加的禁止令相呼应的.  相似文献   

6.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编第一章的题目修改为:“任务和基本原则”。 二、第一条修改为:“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  相似文献   

7.
徐鹤喃 《人民检察》2011,(24):47-47
作为“小宪法”的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无疑是本年度重大法制事件之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立法进程有了实质性的推进,刑事司法制度有望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站在《修正案(草案)》的起点上,放眼检察制度与实践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制度与实践交织发展的现实画面。如何在其中让基本的程序理念与要求更加明晰,是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科学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正案(八)》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犯罪者的保护,充分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然而,我国1997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现在日益完善的《刑法》相比,显得十分单薄,并且难以有效满足司法实践操作。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刑法修正案(八)》从实体上加强对未成年犯罪者保护的基础之上,通过《刑事诉讼法》从程序上加强对未成年犯罪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一、《律师法》修改对审查批捕工作带来的影响 新《律师法》已经实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业已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列入立法规划。虽然《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尚未出台,但新《律师法》对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和庭审言论豁免权的相关规定予以完善,表明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平等对抗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一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于这部引起国内外人士高度瞩目的期盼已久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如何评价,应该是见仁见智。作为最早提出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产生“刑事辩护三难”(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以及建议如何解决“刑事辩护三难”的本次《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我认为,2012年的新《刑事诉讼法》,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的显著进步,但对其下一步的发展,仍充满着期待。  相似文献   

11.
时评     
《中国律师》2011,(11):85-85
中国律师界为修改《刑事诉讼法》提出积极建议 9月30日,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截至这一天,律师界为刑诉法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以期推动刑诉法的修改完善。这其中包括全国律协、上海律协、北京大成所、北京尚权所、重庆百君所、山东德衡所等等,还有一些律师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交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各位代表: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一、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必要性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制定,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进行了修正。实践证明,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总体上是科学的、合理的。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3.
王健 《法律与生活》2011,(18):17-17
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众多修改条款中,有一章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第四章“辩护与代理”。该章规定:“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48小时。”诸如此类的规定被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曾全程参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著名刑事诉讼法专家陈光中称为:“此次修改最令人满意之处。”  相似文献   

14.
崔巍 《法制与社会》2013,(15):140+142
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程序法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保障被指控人权利的大背景下,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正案,其中对第四章《辩护与代理》部分作了大篇幅的修改,这也是此次《刑诉法》修改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谢恩芝 《法制与社会》2013,(17):130-132
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辩护律师阅卷权方面有很大的变化,该变化曾一度引起广泛的争议。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对于辩护律师阅卷权的问题再次涉足,而且是修改的重点之一,其目的是在加强控辩双方对抗性同时,强化辩护律师的辩护权。对于辩护律师阅卷权的保障和改善,在我国的司法体制下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刑事诉讼法》两次修正案中涉足的辩护律师阅卷权相关规定进行探讨,了解其发展的轨迹,探寻其理性回归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2012年的春天注定是属于中国律师的。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特别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司法保障,吸纳了《律师法》修订成果,设定了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会见辩护人,扩大了法律援助适用范围,维护了律师职业权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功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青  谭志鹏 《法学杂志》2012,33(2):105-112
诉讼功能认识的偏差影响人们对诉讼的运用及诉讼理论、诉讼制度的建构。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一方面不应削弱惩罚犯罪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应进一步强化人权保障的功能。本文试图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作功能性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几个争议问题,提出以强化与完善相关制度与程序予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万毅 《现代法学》2012,(6):180-19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文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七节后增加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但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技术上采取了"概括授权"的方式,即仅笼统规定侦查机关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有权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而并未明确列举可采取的技术侦查措施的具体种类和手段。与此相关,《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技术侦查措施"这一章节下同时授权公安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此即"乔装侦查措施"。问题在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乔装侦查措施的立法技术上同样采取了概括授权的方式,除列举性地规定了作为乔装侦查方式之一的"控制下交付"之外,并未在立法上明文列举乔装侦查措施的具体类型和方式,其结果是造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技术侦查措施"、"乔装侦查措施"等基础概念含义不清、相关法条内容模糊,减损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威胁到司法的确定性,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的终极目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施行在即,上述基础概念的界定问题不解决,司法实务中将无法正确操作《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与"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相关的程序与制度。因此,应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对"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这两个基础性概念进行规范解释,勘定"技术侦查措施"和"乔装侦查措施"的合理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9.
赞成2639票,反对160票,弃权57票。 2012年3月14日,在舆论的肯定与质疑声中,《(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至此,历经两届全国人大、耗时8年、一波三折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20.
顾永忠 《中国司法》2011,(11):28-30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已提交国家立法机关进行审议,同时公布于众,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在《修正案(草案)》中,对刑事辩护制度进行了多方面修改完善,特别是困扰刑事辩护的几个突出问题得到了明确的解决。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在对辩护律师的执业保障方面迈得步子还不够大。本文仅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