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横琴发新声     
正珠海多"珠",有大大小小146个岛屿,如一颗颗翠珠撒落于海。其中,最大的一颗是横琴岛。分大、小横琴,若两把古琴摆放于珠江口外的碧波之上。千万年来,吟风啸浪,相对而鸣,或急或缓,如泣如诉……珠江三角洲多"门":江门、虎门、崖门、横门、斗门、澳门、磨刀门、十字门……横琴岛有两个门,西面磨刀门,东面十字门。出此门向东,便是伶仃洋,与珠海的外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出版业向东盟"走出去"极具重要性,但当前存在受文化差异影响较大、出版单位文化创新能力较差、人才缺乏和认识上的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等有利条件下,应充分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增强向东盟"走出去"的主动性;发挥广西的平台作用,增强新闻出版整体实力;增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能力;加强新闻出版人才培养;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供法律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企业"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很多企业意识到"走出去"能拥有更远大的未来。然而,企业在境外投资与发展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最主要的。因此,本文提出依法融入是"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走出去"的生存之道。东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合作区,广西正在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文章结合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的经验,对企业对外投资如何依法融入当地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在东南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银行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银行正积极"走出去",这是我国银行实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东南亚是我国银行业"走出去"优先选择的地区.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到东南亚发展的原因,阐述了其发展历程与近况,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及存在的不足,以期对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成为美国历史上第45任总统。一年来,他不拘一格的执政理念和施政风格给美国政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对美国对外关系也带来了巨大影响。作为一个分裂型而非举国一致型的领导人,一个民意支持率只有40%左右、表态常出状况、深受"通俄门"困扰、执政经验稀缺且不善学习的总统,特朗普能否在执政第二年继续大力推进"特朗普主义"并在在国内政策和治理上继续有所建树,以至为2020年再次当选作好准备,亦或因中期选举严重失利或受"通俄门"调查冲击而提前成为"坡脚鸭总统"?换句话说,特朗普的执政前景到底如何?本文试图从特朗普执政后美国政治生态的主要变化,2018年他要面临的中期选举和"通俄门"调查冲击等重大政治挑战两个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够了!"朱卡斯塔说道:"你快把手里拿的什么家什放下!我们家里再也容不下一件工具,一本书或一盘音乐CD了,除非你先把一本书、一件工具、或一盘音乐CD清理出去。"她说得有一定道理。我们15年前搬进这栋房子的时候,一切都显得宽敞无比。无奈岁  相似文献   

7.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我国确定的加快对外开放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方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①的功能决定了在推进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视角,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因素和效应取向及支撑条件,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思路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健康问题也面临很大挑战。中医保健文化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面对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下凸显其巨大价值,越来越被世人关注,中医保健文化的传播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工程,中医保健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在分析其价值、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医保健文化"走出去"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适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和国家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大对东盟国家投资是中国—东盟经济金融合作深化的必然趋势,这既有助于中国产能转移,也有助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本文在梳理中国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立足于金融支持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现状,剖析金融支持存在的制约因素,探索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进入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10.
毫无疑问,外交资源作为国家非常珍贵的资源,其所具备的国际视野,深邃智慧及广泛影响力,是任何其他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凭借其丰富的海外经验,对东道国的深入了解,在"外交应为经济服务"的今天,外交资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国家政治和国家安全的职责,而且蕴含着为本国企业安全、顺畅、成功、快速、平稳地"走出去"提供条件保障的意义。本文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以外交为"走出去"服务为视角,就外交如何更好地为"走出去"战略服务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能源发展的"走出去"战略是在中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推动实施的,同时也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能源发展的"走出去"战略具有实施主体单一、商业性战略思维的转向、承担压力大、风险性高等特点。实施这一战略对实现我国能源多元化、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以及提高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能源"走出去"战略也体现了中国对外部能源市场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使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如何平衡能源发展"走出去"战略所带来的利弊,化解中国能源安全所遇的风险,也是对中国整体能源战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安全学"既是一门学科的名称,也是一类学科的总称。作为一门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国家安全科学与国家安全哲学的统一;作为一类学科,"国家安全学"既包括多门国家安全科学,也至少包括一门国家安全哲学,其实也是国家安全科学与国家安全哲学的统一。就像系统思维应当成为当代国家安全科学的重要方法一样,民主理念应当成为当代国家安全哲学的最高原则。只有把科学与人性、系统思维与民主理念有机统一到国家安全学基本原理之中,确立一种系统的民主安全观,才能使国家安全理论对国家安全实务起到积极的服务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华人穆斯林"形成于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东亚大陆进行文明对话的历史社会实践中,是一个兼具华人背景、伊斯兰信仰和本土化特征的多样性跨国族群。在前现代时期,"华人穆斯林"通过在东亚大陆的迁徙、流动和繁衍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连结起来,形成了以中国为枢纽、联通海陆的"一带一路"网络。"华人穆斯林"华化、离散和治理的历史是"一带一路"上最重要的前现代历史叙事之一,他们既是"一带一路"早期的开拓者,也是"一带一路"遗产的天然传承者。从前现代的历史路径来阐释"华人穆斯林"与"一带一路"的关联性,对于挖掘"一带一路"历史遗产,建构一个多元现代文明国家有重要意义。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穆斯林"网络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也是一种跨国治理的方式。把"华人穆斯林"作为一种理解"一带一路"的视角和方法,有利于中华文明和中国经验在"一带一路"上的社会化,在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体系之外,挖掘独特的东亚历史经验,建构一种包容性的区域或跨区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我看来,"美国研究"同"美国问题研究"有某种微妙的区别.前者是把美国当作研究的对象国,涉及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它的内部特征和历史文化."美国研究"的英文在美国是大写的A-merican Studies,其在美国学术界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后者则关注同美国相关的一些"问题",更多反映动态和近期变化,其英文表述可以是issues rel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中国矿业企业开始全面实施"走出去"的矿产资源开发战略。总的来看,中国矿业"走出去"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对非洲矿产资源市场开发规模小,与其资源的丰度不相适应,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大约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国家因为历史或民族原因将两种或多种语言定为官方语言。本文以东南亚五个"多语国家"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为例,介绍其"一国多语"的现象,并分析与其相关的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梳理和归纳其官方语言、通用语言、民族语、国语、母语之间的关系,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发展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有利于促进华侨华人学科的完善,拓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推动当今华侨华人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现实意义。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学科属性是探索历史时期与华侨华人相关的地理现象的演变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并进而探索演变和影响的规律的学科;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与华侨华人相关的地理现象的演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侨乡历史地理,移民历史地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人文地理、社会地理,华侨华人历史自然地理等;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文献法、实地考察法、新技术手段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十五"计划纲要,迄今已整10年。其间,中央关于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的提法,经历了从"积极稳妥地实施"到"进一步实施"的发展演变,直至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加快实施"这一战略,并为此确立了多项  相似文献   

19.
当代国际关系议题已无法避开民族主义及其政治正当性问题.在现代国家历史之前,民族表现为"历史自然民族",具有一切民族要素,但与国家仅具有极松散的关系;在现代国家时代,民族表现为"现代政治民族",并等同于"人民",成为现代国家正当性的唯一根据.民族主义合法性根据在于现代国家原则即同一而平等的公民之间的公共契约;现代国家要避免民族主义对政权合法性的挑战,或要把民族主义纳入爱国的行列,就要成功建立"公民宗教"或说"国民教育".这是对付极端分子分离主义运动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20.
如何应对拉美对华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数据表明,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呈日益上升之势,而以阿根廷和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国家是其中的主力军。中国遭到反倾销的原因:一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尚未得到认可;二是拉美国家希望保护国内市场;三是拉美国家为了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四是中国商品的出口秩序混乱;五是中国企业不能积极应诉。应对反倾销的对策是:1·积极应对反倾销;2·果断"走出去";3·寻求当地盟友的支持;4·充分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5·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6·改变出口战略;7·尽快让拉美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8·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9·加大对拉美产品反倾销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