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论警察哲学的范畴及范畴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地说,与一些相对成熟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相比,我国警察学,从警学基础理论到警察部门业务学科,至今还没有建立起能够表明自己独立存在和理论优势的成熟的范畴及范畴体系.中国警察学研究如欲摆脱以往的感性、封闭、滞后状态,就必须积极引入哲学思维,进一步增强范畴意识,重视警察学范畴的研究.从警察哲学角度讲,应当从内容到体系突破既存的警察理论,构筑起以"公安"和"治安"为逻辑起点范畴、以"警察"为核心范畴、以"警政"和"警务"为基本概念的一整套警学基础理论概念范畴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注释警察学到理论警察学的提升,使警察学研究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范畴作为学科的基本理论单元,是一门学科建立的重要基石之一,由学科范畴构建起来的逻辑结构体系是该学科的基本骨架。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与一般范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理论的重要内容。深入辨析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与一般范畴之间的区别,对于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内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同层次的范畴体系,并通过范畴体系的发展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涉外警务学以涉外警务基础理论、涉外警务的法律依据、涉外警务的具体业务、与公安机关有关的涉外活动现象、规律和对策为研究对象。它与公安学、治安学、侦查学和边防管理存在密切的关系。涉外警务学的学科地位应是与治安学、侦查学和边防管理并列的公安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安机关与世界各国警察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在进一步加强 ,涉外治安管理和涉外刑事管辖进一步国际化 ,迫切需要国际型的高级执法人才。公安院校应开设涉外警务专业 ,完善涉外警务的学科体系和课程建设 ,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执法能力的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 ,满足国际社会惩处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涉外警务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提出了涉外警务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以期对涉外警务教学内容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保驾护航,需要大量涉外警务人才。目前全国有八所公安院校开设有涉外警务专业,专门培养涉外警务人才,但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在目前公安联考体制下面临一些挑战,此外涉外警务专业还存在学科专业不够成熟和师资队伍短缺等问题。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效应对涉外警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需要加强涉外警务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创新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公安专业课程设置,深化涉外警务教学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语教学手段促进涉外警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性。学生必须了解国际和国内的公安涉外管理制度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涉外行政法等相关的交叉学科内容。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并结合中文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就成为了探索中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双语教学模式与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关保障措施,以确保涉外警务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8.
职业化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对外交往增加,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和涉外警务人才紧缺的现状,顺应公安队伍职业化的需求培养涉外警务人才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六所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涉外警务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专业界定不清,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薄弱;国家标准不明,职业化培养目标未见凸显;课程体系不同,培养方式与规格存在差异;教材建设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欠缺。基于职业化目标培养涉外警务专业人才,首先应在厘清相关学科及专业关系的基础上,明晰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而以此为支撑,构建以课程为核心、以师资和教材为保障,兼具职业共性和区域差异,多形式联合办学的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对外开放继续深入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的今天 ,调整和规范涉外警务活动的法律仍然为数不多 ,而且相关法律成为空白区域。研究涉外警务法的一般概念、基本原则、涉外警务法律关系以及涉外警务法的立法展望 ,对理解和加强涉外警务法律 ,丰富和指导涉外警务活动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国家研究生扩招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涉外警务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然而,研究生扩招和数量的增多与教学质量和预期目标的实现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人员数量的增加并不能确保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通过对涉外警务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涉外警务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警察在单警装备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配置内容不合理,法律保障不充分,训练脱离实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造成了一线民警不愿佩戴、不敢使用单警装备的现状。相比之下,国外警察在单警装备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规范、科学、实用、高效的特点。为此,通过比较中外警察在单警装备各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借鉴国外警察部门在单警装备使用中的先进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警察单警装备的配置、法律保障、训练和管理,进而为我国公安基层民警合理、有效、规范的使用单警装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警察制度都有所不同,但是又有一定的可比较性。认识和研究世界各国警察制度对于我国公安学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浅析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警察制度,以此来说明我国现行警察制度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愈发公开的舆论环境中,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使警务工作完全置于公众的视野内。从本质上说,警务沟通是研究公安群众工作的方法,公安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与之息息相关。要将警务信息及时传递给群众,必须通过交流信息、相互合作来完成。随着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在警务沟通过程中,更多的媒体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只有从警察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及警察与媒体沟通三方面來论述警务沟通的问题,才能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进一步做好公安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4.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范畴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学者在95’世妇会前后开始关注学理化的性别与传播研究的相关议题。近几年来,各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均有了长足的进展,世界性的学术对话使该领域呈现出生动而又充满活力的景象。本文着重探讨了性别与传播研究的学术源头、历史演变、各阶段发展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呈现了性别与传播研究的历史性成果,梳理了性别与传播研究较为系统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高度重视警察教育训练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国外警察教育训练工作中的理念、制度、内容、保障以及绩效等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面对当前我国警察教育训练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应当借鉴国外经验,正确处理好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关系;面向实战,贴近实际,改革教育训练内容;完善教育训练的保障制度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严峻的社会治安环境面前,警察所面临的警务工作异常繁重、工作压力异常巨大,基层一线民警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体力、精力严重透支,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建立健全警察休假制度既体现了国家对作为劳动者的警察休息权的尊重和保障,也是公安机关依法治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具体举措。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在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基础之上,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警察休假制度。  相似文献   

17.
治安学范畴是关于治安现象的普遍或本质的概括反映。从包容的知识量和结构量的不同,治安学范畴可分为普通范畴、基本范畴、核心范畴三个不同层次。治安学范畴体系是一系列个别范畴的有机集合,由本体论范畴、主体论范畴、客体论范畴、运行论范畴和价值论范畴构成,相互之间紧密相连、互为依存,形成互相关联的范畴树。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发展已经进入了范畴构建的阶段,国外的司法实践中也已将其纳入整个刑事诉讼体系之中,对我国刑法的理论和实践都能起到借鉴作用。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既要在理论层面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范畴研究,又要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制度移植探索,以促使这一侦查手段在我国的侦查工作中尽旱发挥辅助侦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加快电子警务建设推进公安工作历史性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警务建设是一项公安体制创新与计算机技术创新紧密结合,事关公安管理现代化和公安体制改革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实施电子警务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改进公安组织机构,重组各层公安机关、各种警种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对于强化公安机关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起办事高效、动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安行政管理体系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子警务建设是推进公安工作历史性转变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社区警务是一种以警民协作、重视预防为核心理念的新警务模式,其主要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警方通过与社区的紧密协作与共同努力,尽早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可能影响治安环境的问题与隐患并加以解决,从而实现社区的和谐与安定。自媒体作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出现的全新传播工具,其平民化、大众化、传播高效与人际传播的特征与社区警务重警民关系、重基层基础的特征相吻合,使其可以作为辅助社区警务工作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