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追求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愿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阐发,揭示了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李莉 《前沿》2007,(5):225-227
和谐是儒家文化之精髓。“和”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状况,即人自身的修养。儒家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这些关系,旨在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互蕴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因此,以追求和谐为特点的儒家文化精神,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类文明合理的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益慈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与"仁爱"及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理想生存状态。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培育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的公益慈善意识,发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及其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就是建立全面和谐的社会,这不仅是在中国,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思想家们一直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中,还是在近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兴盛过程里,都对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历史眼光和理论创新勇气。和谐通常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就是社会共同体内各个方面、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我们要实现的社会和谐,主要指社会结构之间和谐、社会各阶层之间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  相似文献   

6.
儒家德治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长云 《求索》2005,(11):135-137
文章论述了儒家向往和追求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以及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根本途径德治;揭示了儒家德治思想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人性论根据;阐明了儒家德治思想对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并指出了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俗语说,不公则怨,不平则鸣。应该说,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公平至关重要,应该成为执政党不懈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轩 《理论月刊》2012,(3):37-41
和谐辩证法通过对事物存在的形式和状态、事物内部和事物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方向、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目的与理想的认识与描述,展示了与矛盾辩证法不同的着力点、思维理念和价值取向,形成了对矛盾辩证法的包容与超越。对和谐的目标追求构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持,"和"体现且揭示的是古往今来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思考、探讨、向往与希望,也代表着人类最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公安工作中融入和谐发展的理念是时代赋予公安机关的使命,为和谐发展服务是公安工作追求的目标。禁吸戒毒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和谐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只有个人、家庭、单位、组织之间相互和谐,才会有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刘卿 《人民公安》2007,(16):52-53
和谐世界理念反映了中国追求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共同安全的外交政策主张,体现了中国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1.
李黔翔 《人大论坛》2007,(12):30-32
《说文解字》上讲“有禾入口”为和,“人皆能言”为谐,“和”是民生问题,“谐”是民权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无一不是在不和谐、欠和谐中追求和谐,在相对和谐巾追求更加完美和谐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即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3.
邓明 《群众》2007,(8):78-79
所谓和谐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平衡,协调、统一在一定的层面上,实现共处。事物间的和谐是相对的,需要不断更新调整,进而达到新的和谐。社会和谐与否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  相似文献   

14.
骆美瑛 《群众》2007,(3):46-4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我们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人类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状态。和谐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美好生活状态。这个追求历程一直伴随着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探询。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由于文明发展的差异,对和谐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从抽象本原的本质特征,到具体事物的对立统一,再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理性状态,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哲学上来看,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阐释可分为:抽象和谐论时期、具体和谐论时期以及发展和谐论时期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是和谐关系论的观点,这里的"和谐"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关系——事物间共生、互利、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徐宇 《淮海论坛》2007,(3):36-38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之间的和谐状态。当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社会不同阶段人们实现自己愿望的客观条件不同.这种和谐的状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和谐的程度、范围及和谐所惠及的社会群体.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今天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要惠及全体人民的最广泛、最高层次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富 《前进》2008,(5):18-20
“和谐”作为中国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包含了我们祖先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学智慧,是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以及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它不仅闪烁着东方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取向,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两千年前,中国就有“和为贵”、“兼相爱”的思想,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在批判旧社会、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产生了对构建一个民主平等、能够涵养爱心和诚信、人人都能参与社会利益分配的"新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新俄考察期间,认识到真善美的理想社会,在于能够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回国后,提出构建未来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的理念,主张改进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对构建这一和谐新社会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些认识和探索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