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带来了积极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朝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这也是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当前,推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直接投资规模有待扩大、直接投资国别有待平衡、直接投资行业结构有待优化,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可以从积极完善和利用经贸合作平台,加强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合作规则与政策的宣传,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开展境外金融服务,加大对老挝、柬埔寨、文莱等东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力度,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走出去”,以及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着手推进,不断提升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伪满“建国精神的设计者”橘朴的“王道政治”理念中,“农民自治”是其核心内容,是其设计的“满洲国”作为“东洋”农业国家发展的独特道路。橘朴的“满洲国”“农民自治”论的产生,源于其对资本主义前途失望而产生的对第三条道路的追寻理想,是站在对中国社会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糅合日本国内“大亚细亚主义”、农本法西斯主义等思想的产物。其理论中虽然包含一定的理想主义,但主要牵绊着日本侵略者利益的算计,同时缺乏精准的设计和明晰的实现路径,因此,不仅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且最终成为为日本侵略者服务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作为日本的对外投资的重要地区,亚洲发展中地区的日资不论在投资规模,还是投资结构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进入21世纪,日本在亚洲地区选择了中国作为其海外投资的重点。本文拟就近年日本在亚洲发展中地区直接投资的变化与趋势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日本、亚洲“四小”的海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东盟国家成为投资热点。这些亚洲资本的大量涌入,加快了东盟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和区域内产业分工的发展。本文拟就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亚洲“四小”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动因及其影响作一分析。一、日本、亚洲“四小”在东盟国家投资的现状1985年日元大幅度升值之后,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呈现跳跃式增长,继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货币普遍升值,引致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急剧扩张。在东盟国家,形成了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从单向引资国到双向投资高水平均衡发展国的重大转变。日本、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中、日、韩三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行业结构等展开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一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存在密切关系;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将越来越多地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自身的优势产业部门;三是中国与日本、韩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互补性高于竞争性,投资合作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初,特别是2003年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结束了停滞和下降的局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连年衰退和中日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之所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乃是由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中国工业化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新阶段等因素所决定的。这意味着中日关系出现的“政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热”,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热”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2022年2月,第六届欧盟—非盟峰会期间,欧盟对外行动署公布《欧盟—非洲:全球门户投资计划》系列文件,推动欧盟2021年底提出的“全球门户”战略在非洲的实施。欧盟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应对“一带一路”倡议、强化欧非合作、修复欧非关系以及促进自身利益和价值传播。但是,由于欧非关系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欧盟“全球门户”战略在非洲的推进带有浓重的地缘政治和价值观色彩,投资计划脱离非洲实际,所需资金也不确定,影响了非洲国家对该投资计划的接受度。面对非洲巨大的基础设施缺口和发展需求,只有摒弃将非洲当作大国竞技场的旧思维,在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基础上切实推进对非投资与经贸合作,非洲国家才能真正得到实惠从而予以欢迎。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概观 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日本对各国、各地区的直接投资实绩”,2000年度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4.4175万亿日元。就日本投资各大洲的情况来看,欧洲在1998年以后连续5年成为日本最大的投资对象(图1)。第二位除了2001年度的中南美之外,其余年度均由北美占据。亚洲的比率不怎么高。 图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各大洲) (亿日元) 就1998年度以后日本对中国和东盟的直接投资来看,对东盟5国(原成员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的投资每年都多于对中国的投资(图2)。但是,1999年以后,对中直…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及长期经济停滞,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大幅度下降之后一直处于曲折回升的状态。当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再次集中于发达国家;制造业投资大幅度增加;跨国购并成为投资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式;经由第三国的投资增加等。从整体看,今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有进一步重新扩大的趋势。促进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重新扩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日本经济有走向复苏的希望:日本仍有资本输出的能力:经济结构的继续调整等。  相似文献   

10.
中日之间基于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交流的合作与发展,终于催生出“战略互惠关系”。然而,由于日本追求“国家正常化”的战略选择和右翼势力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误读,中日关系将会沿着合作与斗争交织的曲折道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多极化思想从萌芽于 40 年代的“中间地带”论到 90年代最终成为 指导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多极化思想尚 处于孕育时期,“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多极化思想的基本轮廓; 第二阶段, 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渐明朗和“多极化”提法被普遍接受,多极化思想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我国学者对多极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多极化的积极 意义凸显出来,多极化思想最终发展成为指导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中小企业全球化经营的新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其在投资规模、投资地区结构、投资方式以及信息技术利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研究日本中小企业全球化经营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开展对外投资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伴随改革开放和引进市场经济而出现了中国的法人犯罪问题。日本有关法人刑事责任的论战是围绕“两罚规定说”、“过失推定说”和“企业组织体责任论”而展开的。韩国受日本的影响,在法人刑事责任问题上有“肯定说”与“否定说”的论争,目前“肯定说”占了上风,中国的法人刑事责任中也有了“两罚规定”。目前在中国刑法的修改中需要引进“抽象的危险犯”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是中小企业最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日本中小企业为了寻求新的发展途径,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掀起了一个继70年代初期之后的又一个高潮,并且在投资重点的地区分布上从北美转向亚洲,在亚洲又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即亚洲“四小龙”)转向东盟和中国。  相似文献   

15.
韩国政府为缓解国内资源短缺和市场狭小的矛盾,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对外投资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外投资政策。我国政府为鼓励企业“走出去”,在金融、税收、外汇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历史较短,在对外投资政策上,我们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我们有必要借鉴韩国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除了政府参与的少数大型项目外,均是面向亚洲和中南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的。六十年代末期以前,一般企业的对外投资极少,七十年代以后对亚洲地区的投资才走上正轨。从生产要素和市场占有的角度来看,七十年代日本对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这一时期对亚洲地区投资的动机主要是“劳动力价格便宜”和“有望获得当地市场”。在七十年代日本对制造业部门的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中,对亚洲地区投资的比重是最高的,约占日本对全世界直接投资的40%。这是因为日本对亚洲地区投资的动机,即市场方面和生产要素投入方面的动机较为协调的缘故。其次,从上述的角度看,日本对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有如下三个特点:(1)追求以当地劳动力代替资本的效果。就1973—82年期间日、美对泰国的直接投资看,美国对巨额资本投资型行业部门的相对投资额是日本的4—196倍。这种现象在日本对东盟和亚洲新兴工业化经  相似文献   

17.
“封闭大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部分欧美国家赋予日本的称号,表明了对日本国内市场真实开放水平的怀疑。日本商品进口市场的开放水平高于其国内直接投资市场的开放水平。关税、可视的非关税壁垒等已经很少成为日本国内市场开放的限制措施。削弱日本国内市场真实开放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日本式产业组织、企业交易惯行等不可视的市场进入壁垒。这些因素是民间企业自主行为作用的结果,所以削弱这种市场进入壁垒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出现转折的一年。此前,中日政治关系持续恶化,经贸关系却迅速发展,出现“政冷经热”现象。日本政府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以打经济牌回击中国反对参拜靖国神社,令中日经贸关系开始降温。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世界对华直接投资(不包括金融类)实际金额6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同期日本对华投资却出现罕见的30%下降。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06年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包括金融类投资)大幅增加,特别是对俄罗斯、印度、巴西投资成倍增加,相比之下对中国投资仅出现小幅增加。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23·8%,其中对欧…  相似文献   

19.
独立时间不长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面临复杂而特殊的国际环境,其对外政策要考虑到主权、安全以及对外经济联系诸多因素。对外政策的目标首先是要保障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等安全要求,然后是国家经济等发展问题。针对自身的内外条件,哈提出了符合本国利益的对外政策理论、方针和原则。其对外政策实践勾勒出一个“同心圆”轨迹,具有显著的地缘政治色彩。哈中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政治、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两国共同致力于构筑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日本充当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雁行模式”已经崩溃,因此,“日本在前面拉、中国在后面推”的东亚经济发展的“双头列车”模式也就失灵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构建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具备了引领东亚经济发展领头者的条件,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等方面是东亚经济强有力的推动者,而且在东亚经济一体化方面离不开中日两国的密切合作。因此,未来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在前面拉、日本在后面推。”这种模式和传统“双头列车”模式相比,中日在东亚经济中作用的角色发生了换位,故称之为“新双头列车”模式。“新双头列车”模式对中国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