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全面推进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先后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取得了初步成效 ,也存在不少问题。当前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中央政府应对地方政府提出明确要求 ;将地方行政改革的内容纳入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中 ;设定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提高公共管理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 ,以发展为主题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网上联合审批是地方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探索流程再造、实现一站式审批的重要项目;然而,网上公共服务面临的"碎片化"问题是我国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的困境,也是提高地方政府服务能力面临的棘手问题。作为回应政府治理"碎片化"问题而诞生的"整体政府"理论为我国网上联审提供了突破性思路。今后,在将相关部门整合在一个办事大厅采用电子办公的基础上,需要加强"网络"和"审批"的整合,对于文化以及社会力量的整合,方能使电子政务真正实现以服务公民为宗旨。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服务型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必须首先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相对于中央政府"调控——服务型"的职能定位而言,地方政府职能的服务性更加突出,因此服务型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应是"公共服务型"。具体体现为:服务型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市场运行的监管者、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环境的保护者、社会公平的保障者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4.
区域公共问题是国内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凸显出来的新问题。区域性公共问题的凸显迫切需要地方政府以相互联系与合作的新思维取代各自为政的旧观念,打破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而引发的"碎片化治理"现象,建立以区域公共问题和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为目标取向的协合治理体系。就目前来看,虽然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已经有所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诸多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协合治理提倡通过引入一系列理念、机制和制度安排促使地方政府之间在区域公共问题上出现一种"治理互赖"结构,从而促进各地方政府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参与协同与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整体政府理论涉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与沟通,也涉及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协调与整合,旨在克服当前政府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制度结构和部门自我中心主义,提升政府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整体政府理论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央视大火"应急处置中地方政府与驻地中央机构的互动过程,考察不同层级政府间合作的利益协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责任分担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合作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地方政府创新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考察。本文以基层公推直选实践为例,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问题,试图分析政治合法性的内在要素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治合法性所涵盖的正当性、合法律性、认同度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四个层面对增进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解决好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27%,其中60%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部分地区政府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这些问题暴露出在公共财政制度和地方政府治理上还存在漏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年7月,国务院已部署把"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列为各项整改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中央已决心化解多年积累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那么,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地方债实现软着陆,进而避免引发财政整体危机?本刊特邀相关专家把脉地方债实质,开出相关处方,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各地复杂的治理创新环境中,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其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表现出"失谐增量"的适应性创新实施特征,具体包括机械式适应实施、依附式适应实施和偏利式适应实施三种基本形态,引发创新目标短视、治理结构单一和管理配套滞后等短效化创新问题,影响着该型创新的持存性发展。结合这些创新实施问题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预设,可以通过构建"增益自适应控制"型创新实施机制,提升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痛点思维",搭建开放、合作的治理平台,加强治理创新管理等优化策略,以重塑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适应性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9.
晏俊 《长江论坛》2015,(6):47-50
自身债务负担沉重以及整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尽快转变融资模式。当前流行的三种主要观点,即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分税制改革或公私合营来解决地方政府公共融资问题,长远来看代表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但短期内却未必有可操作性。当前,地方政府转变融资模式的更具现实性的选择或许在于,强化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即:确保融资需求与外部融资供给和自身融资能力相适应,融资来源属性与资金用途相适应,以及融资权利与融资责任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贾宝林 《前沿》2008,(4):127-129
在市场转型中,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其行为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即从扮演生产领域的"企业家"转变为非生产领域的"经营者"角色.地方政府角色的变化是改革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和地方政府间竞争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央对地方分权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的地位日益强化,地方政府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财政支出竞争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已开始并越来越受到关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源于财政分权,并在市场化改革、"以足投票"机制等因素的推动下形成,其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一方面促进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和地方行政部门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平衡和"逆向软约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与担当。就业优先战略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地方政府贯彻就业优先战略要以稳定经济为方法,以"双创"策略为推动,以市场调节为助力,以社会公平为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地方政府诚信缺失的现象是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的.如何增强地方政府诚信,进而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是当前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考察了我国地方政府诚信缺失的现状,并对造成这种诚信缺失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鲁艳平  安雅丽 《人民论坛》2010,(10):116-117
合理定位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经济的深入发展也对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通过对广东省和上海市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实践模式分析,重点剖析了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方向,即地方政府应成为有限型、责任型、高效型、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5.
韦朝毅  卢丹凤 《桂海论丛》2011,27(2):107-111
我国行政成本的居高不下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奢侈行政现象密切相关。从该现象产生的内在根源出发,可以将地方政府奢侈行政现象归结为"诱发型"浪费和"原发型"浪费两种类型。完善行政问责制有利于遏制"诱发型"浪费,但要真正遏制乃至根治"原发型"浪费还必须对制度、政策、结构及价值等进行整体问责。因此,考量我国遏制地方政府奢侈行政现象久治无功的缘由,应该重新审思问责制能否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并以此推进政府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跨域合作是应对公共事务和政府权力外溢的主要手段。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权力模式主张,它的制度演绎首先要解决合法性问题,同时要注意防范其可能威胁宪政框架稳定的潜在风险,因而有必要确定其合宪性维度。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的合宪性基础源于公法思想从规范主义到功能主义的发展,具体的技术手段包括宪法解释、宪法修改等。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的宪法防卫机制应当以"合法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4E"标准、标杆管理、平衡计分卡等基础理论应用,论述了地方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改进地方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君君  顾凡 《前沿》2010,(19):174-176
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流程再造已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无缝隙政府理论的注入为地方政府流程再造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文章在对无缝隙政府理论进行系统介绍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政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行地方政府政务流程再造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财政部公布了2017年地方债余额16.5万亿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重大风险是违规违法或变相举债的隐性债务过高,主要问题归结如下:1.认识不足。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还未将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仍然"过度举债谋政绩,超出财力铺摊子,无序融资搞建设"。2.底数不清。地方政府认为只要保持高速发展,风险自可迎刃而解,继续不断"加杠杆"。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日益成为对外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但对外交往能力的不足已成为掣肘地方对外发展的突出性问题,地方政府有必要从创新政府思维、加强外事人员队伍建设、改革政府对外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升对外交往能力,使地方政府的对外活动成为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