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治吏”是韩非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韩非认为臣与主、官与民的利益都是根本对立的 ,君主必须用法律武器惩治贪官、恶官 ,以术和威势来预防官员犯罪  相似文献   

2.
简述韩非法治思想的历史地位孙瑞新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他出身贵族,但却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是对先秦诸子之学的法家总结,并对现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只就韩非法治思想的历史地位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韩非的法、术、势相...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8)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对其思想褒贬不一,总体而言褒少贬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韩非的"法治"思想作为古老的政治智慧,必有其科学的一面,对当代社会管理具有借鉴作用。梳理相关文献,从现实背景和思想基础两方面概述韩非"法治"思想的渊源,具体论述"人性自利,法必公开,以刑去刑"三大主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非的重刑论——从法律文化学的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刑论是韩非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是韩非的人性论、社会论和历史论等思想的综合体现,也是他贯彻“垂法而治”的根本手段之一。在强调“亲亲”“尊尊”、讲求“仁义道德”、提倡“德主刑辅”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的主流里,这个思想无疑是一朵奇葩。本文将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分析韩非的重刑论产生的渊源、内容、影响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叶红 《湖湘论坛》2003,16(1):20-21
当我们讨论法治时 ,常常会涉及四种主要法治观 ,即中国先秦法家倡行的“任法而治”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阐述的“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资本主义法治观 ;社会主义法治观。这四种法治观常被相提并论 ,并且在很多场合区分不严 ,甚至混为一谈。而实际上 ,这四种法治观之间 ,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与中国先秦法家所倡导的法治之间 ,具有重大差异。如果不在理论上澄清和界定其中差异 ,就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法治”这一概念。  一、中国古代法家法治观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首倡“法治”。他们主张将新兴地主阶级的…  相似文献   

6.
徐龙 《传承》2013,(3):146-147
“无为而治”思想中,老子的“清净不仁”是良性发展和公平不偏的指导理念,庄子的“在宥天下”是生命自在与精神豁达的思想解放,韩非的“刑名虚实”是劝利戒害、疏水防川的制度保障,这些对当今的社会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反腐败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是坚持“法治”,另一种是坚持“人治”。有的虽然在口头上没有公开反对“法治”,但在行动上却又存在轻视“法治”、偏爱“人治”的种种作法。 首先,夸大思想教育反腐败的作用。思想教育是指领导对下属的思想、精神灌输,很明显这是以“人治”为特征的。“法治”是根据国家和全体公民的最高利益及道德原则规范政府工作人  相似文献   

8.
韩非虽没有军事斗争实践,但其军事思想不容忽视.《韩非子》一书大量引用军事战争史料.在战争观上,肯定战争,强调通过战争手段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在战略上,厉行耕战、增强国力;在治军观上,主张集权、推行法治、严明赏罚;在战术上,重视“法”、“术”、“势”的综合运用;同时,告诫国君不可轻易发动战争.韩非的军事思想充满理性务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庸”是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重要的价值观念,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突出地位,但在法律文化领域内对“中庸”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对先秦法家韩非法术势统一论的法治理想、法治的模式、法治方法以及法的稳定和改革相结合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揭示韩非法治理论的中庸特色,从新的视角来探析“中庸”。  相似文献   

10.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的用人思想①,则是其中之一。韩非十分重视用人,他把“任人以事”,提到了“存亡治乱之机”的高度。他认为:“人臣之于其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历史上 ,“权”与“法”的矛盾 ,一直是治国为政者头疼的问题。毫无疑问 ,产生法治思想的久远 ,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骄傲。“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这作为法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在战国时代就提出了。韩非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 ,明确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 ,建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完整的法治理论。他主张法令一经公布于众 ,就具有不可违背的威力。“境内之民 ,其言谈者必轨于法。”既重视立法 ,又重视法律的效力。这些思想作为法家学派的理论 ,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追溯历史 ,它对中国封建统治确实产生过积极影响 ,并断断续…  相似文献   

12.
在初二、高一以及高三的《思想政治》教材中都涉及法治和法制两个法律概念,现将它们的异同作一比较。一、法治与法制的区别1.法治和法制的含义不同法治,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概念。其复杂性在于,首先,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思想体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主治”,与人治思想相对立;其次,法治作为治国的原则体系,奉行“法律至上、严格法定、法律平等、司法独立、分权制衡”等原则;再次,法治作为治国的制度体系,其制度化的表现是多层面、多领域的,主要有:权力制约制问题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等。由此可见,法治包…  相似文献   

13.
《韩非子》中的《解老》篇有两个问题曾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一是《解老》开头几段文字对仁义礼智等儒家思想的评论,与韩非反儒的思想是否存在矛盾;二是在“工人数变业……”一节说“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与韩非“法与时转则治”的变法主张是否抵牾。有不少学者把这两个问题归结为《解老》同韩非思想体系的矛盾,主张把《解老》从韩非作品中分离出来;也有学者认为《解老》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艾克文 《理论月刊》2003,(12):112-113
自然法思想对于西方法治国家观念的产生和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说明了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所依之法必须“合法”;二是界定了法治国家的权力范围。这两个方面的思想奠定了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法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汤诤 《理论月刊》2000,(4):43-45
法治是随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成长壮大的一种治国的思想体系。近现代的“法治”思想 ,与几千年来的“人治”相比 ,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法治原则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了世界各国普遍遵守的治国法则。我国“十五大”也明确提出 ,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无疑把法治的作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但有人提出 ,中国并不是现在才“依法治国”的 ,中国先秦的法家也提倡了“法治”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已提出了“以法为本” ,并为统一的秦王朝具体实践。这就让人不由想到…  相似文献   

16.
新立法法中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立法理论对自治区人大立法的行进方向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立法理念,要解决从“立法理论”到“立法实践”转变这一问题,则需梳理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结构、制度建设、立法设计”中的立法意涵,并从自治区人大立法的“原则遵循、立法行为”等角度进行多维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立法理论在自治区人大立法的实践价值上作为其立法的根本遵循,在实践功能上成为其立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21,37(1):92-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用“十一个坚持”对新时代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这“十一个坚持”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指导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抓手,必须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具体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包括:党法统一的政治观、以人为本的主体观、领航引行的方向观、宪法至上的权威观、国家治理的依托观、总揽全局的统筹观、治理方略的整体观、尊法崇法的信仰观。  相似文献   

18.
陈艳华 《今日浙江》2006,(22):27-28
今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明确了建设“法治浙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省纪委、省监察厅作为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专门机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忠实履行宪法、党章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从严治党治政方针,坚持依法执纪、依法监察,严格依纪依法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具有浙江特色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建设“法治浙江”提供政治和纪律保证。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政令畅通,…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其中,“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检察工作应该时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目前,我国部分检察干警在“执法为民”这一点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检察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教育和引导广大检察干警摒弃那些错误的、不符合“执法为民”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自觉用“执法为民”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检察机关的执法状况,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保障人…  相似文献   

20.
甘晓辉 《群众》2022,(8):43-4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强调“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高位引领,深化改革创新,凝聚共治合力,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竭力保障“美丽、活力、繁荣、幸福”高淳目标建设,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确保群众安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